外语教学中基于课程思政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述评

2021-11-27 15:37杨跃李常玉李丽
魅力中国 2021年49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跨文化

杨跃 李常玉 李丽

(华北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065201)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化,世界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和促进不断加强。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国家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高度重视。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以下简称《国标》)、《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以下简称《指南》)等文件精神,跨文化能力无论对于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还是非外语专业,都成为核心能力目标。由此可见,良好的跨文化能力是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核心目标、重要内容和能力要求。

一、国内外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

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在全球化时代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中外学者对其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从不同理论视角对其展开研究、实践和教学。

(一)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研究在国外

20 世纪50 年代末,美国人类学家Edward T.Hall 的著作《沉默的语言》面世,引起学者们开始关注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关系。60 年代,西方涌现出了如Morris、Deutsch &Won、Cleveland、Gullaborn &Gullahorn 等学者,他们致力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跨文化有效性因素的辨析以及文化适应阶段模型的构建[1]。70 年代,跨文化能力研究倡导实证主义和量化研究,并把交际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交际行为作为研究的焦点,同时有学者建立了跨文化行为评估量表。这一时期代表性的学者包括Gudykunst、Ruben、David 等。总体来讲,60 年代跨文化能力研究强调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及其个人特质,而70 年代则侧重个人行为及综合分析,并为80 年代的系统的理论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2]。80 年代的跨文化能力研究主要集中于行为层面,兼顾认知、情感和态度,同时开始建构跨文化能力有关理论和模型。如Bennett 提出了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模型、Kim &Ruben[3]提出了跨文化适应能力理论。90 年代,跨文化能力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和突破。在这一时期,Chen &Starosta、Spitzberg[4]分别提出了不同层面和过程的跨文化能力模型,特别是英国学者Michael Byram[5]创立了基于外语教育的跨文化能力模型,指出外语学习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启了跨文化能力的外语教学研究。

进入21 世纪,全球学者们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文化价值观念、文化认同、文化适应和跨文化能力研究进行拓展,并从多元的研究视角解析跨文化能力,构建独到的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Chen 提出全球交际能力模型、Kim[6]提出跨文化适应能力理论等。2010 年以后,西方跨文化研究主要围绕价值取向、文化适应、身份认同、冲突管理、跨文化能力等问题展开,但也有学者开辟新的话题,如文化间性、社交媒体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跨文化公民身份等,研究更加深入、具体、个性化。

(二)跨文化能力及其培养研究在国内

国内对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主要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当时国内学者开始关注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因素并展开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意识到西方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局限性,力求建构适用于本土的理论。

2010 年之后,中国的跨文化能力研究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杰出的中国学者对跨文化能力及培养批判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孙有中全面解析了跨文化能力的核心内涵: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他认为,外语类专业的课堂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学,外语教育本质上就是跨文化教育[7]。王守仁[8]通过分析201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跨文化能力概念与行动框架》,同样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是“跨文化能力这棵大树的一片叶子”,因此应当把二者区分开来。因此王守仁[9]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能力的界定:认识层面的跨文化知识、功能层面的语言融通、行为层面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跨文化交流中的责任感和思辨意识。这样,中国学者立足于本土,结合西方的研究成果,对跨文化能力及教学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二、国内外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及教学状况

(一)国外的“思政”教育研究及教学状况

国外虽然没有字面上的“课程思政”概念,但从古至今却通过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对人的素质修养、个性发展进行熏陶和提升。虽然国外没有明确的思政教育概念,没有专门的学科和课程,但是通过公民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等进行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不过这种教育模式更为隐性,实质上通过润物无声的形式发挥了“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以公民教育作为其常抓不懈的重要内容,在塑造合格的美国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日本各类学校的德育教育都注重个人权利、自由、尊严的民主教育,引导确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国内的课程思政教育研究及教学状况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基于全人教育的价值引领。我国西周时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就把“礼”放在首位;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推崇“克己复礼为仁”,讲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客观上就是提倡人们要加强自身修养,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特别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独具特色,为了保持全民族思想的先进性和道路的正确性,我国一直以来都在各级学校开展思政课程,然而思政课程和其他类课程一直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甚至还会发生一些碰撞和冲突。2016 年12 月,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

三、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结合研究

近年来,在《国标》和《指南》等文件的指导下,我国高校外语教师意识到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各类外语课程中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以及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习主席的讲话精神引领下,全国高校教师们认识到外语教学是课程思政的前沿阵地,意识到应把课程思政和跨文化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中国学者和高校教师们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担当,深刻认识到当代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人“应该具有深刻的反思能力,能够对本土文化和外国文化进行客观公允的评价和鉴别,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8]。在此基础上,通过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使中国高校能走出更多德才兼备、适应国际规则、为国家争取更多“话语权”的国际化人才。

四、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及研究的不足

结合相关的中外学术研究以及国内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现状,发现在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存在如下不足:

(一)目前大部分研究仍然把“跨文化能力”等同于“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明确跨文化能力的丰富内涵,致使思政内容涉及的跨文化研究与教学范围有限,没有充分发挥思政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更没有全方位地促进跨文化知识和思政教育的高度结合。

(二)由于思政教育近几年才开始在外语教学中得到重视和更多地体现,思政教育在跨文化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还需要从根本上探讨思政教育和外语教学的具体联系、思政与跨文化培养的紧密关系,以及如何使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当代高校跨文化人才的培养。

(三)目前基于思政教育、从跨文化能力培养角度进行的高校外语教学研究还停留于个别科目有限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缺乏基于课程本身对教和学两方面需求和问题的深入调研和对策研究,也缺乏系统的思政教育策略和资源,未能把思政教育落到各门外语类科目教学的实处。

五、结语

探讨思政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指导作用及应用策略和方法,有助于高校外语教师更加理解课程思政对外语教学、特别是对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外语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的艰巨使命,我们应把思政教育贯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不断探索培养高端国际化人才的策略和方法,并细化到每一堂课,切实在外语教学中实施“全人教育”。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跨文化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Discussion about Varieties of Modern English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