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堂观察实践与反思
——以公开课《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例

2021-11-27 21:09吴喜喜
山西青年 2021年23期
关键词:观察员量表核心

吴喜喜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临港校区,江苏 无锡 214400)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对标核心素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和尝试如何创新教学设计,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缺少第三者视角的客观评价,对于效果的判断往往只局限于主观感受。因此,笔者申请开设了一堂校级公开课,并邀请了两名语文课程教师及两名研究“课题观察”课题的老师作为观察员参与本次公开课,借助课堂观察量表,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为今后“对标核心素养,探究有效课堂”提供参考。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堂观察实践活动

笔者此次邀请的两位课题组成员都践行过课堂观察LICC范式,因此本次课的课堂观察,我们还是按照范式进行[1]。

(一)课前研讨

笔者与参与课堂观察的四位老师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就课堂观察的准备事项进行了交流和商讨。

1.笔者首先介绍了本次公开课的设计思路。《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中职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新闻特写篇幅短小,作为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情况的报道,文章出色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中国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本次课授课对象是单招班二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好,理解能力较强,但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上课发言不甚积极。

教学中,教师将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解读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探讨三次降旗一次升旗的历史意义,以促进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2.笔者与四位观察员商讨确立本课观察点,并进行任务分工。经过多番交流,最后确立了两个观察点,并将观察员分成两组,具体分工如下:

观察点一:教师问题设计对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情况的影响。观察员:高老师(语文学科老师),薛老师(课题组成员)。

观察点二:阅读探究活动中小组讨论的情况。观察员:王老师(语文学科老师),周老师(课题组成员)

3.观察员根据观察点确定观察方式,设计观察量表。两组老师经过反复商讨,都决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观察方式,以观察量表为主要的观察工具,以手机作为辅助工具。因为准备时间有限,观察量表的设计借鉴了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观察点的具体要求进行修改[2]。

以下是本课教学使用的两份观察量表:

(二)课堂实践

在课堂观察实施阶段,四位观察员每人负责一个小组,分别按照事先定好的组别就坐。按照观察的原则,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员不干扰小组的讨论活动,在两个主要讨论环节开展过程中,用观察表填写、手机录音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三)课后研讨

课后,笔者与四位观察员再次召开集体会议,对观察资料进行了整理。观察员利用手机录音对观察表内容查漏补缺,并根据观察记录做反馈。以下是各位观察员反馈的观察结果:

1.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第一个话题的讨论预计用两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分别是“三次降旗都是英方的行为,根据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判断,他们分别有什么意义?”和“一次升旗写的是中方的行为,与前面三次降旗对比思考,它的意义是什么?”。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第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只讨论了不到30秒就无话可说了,从要点实录的记载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学生大多只能笼统地理解为“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对三次降旗的不同意义无法区别开来。课堂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用了“港督府是什么的象征?”“末代港督离开时,港督府降旗意味着什么?”“他不会回来了,那还会有别人来吗?”等7个问题才引导学生逐步找到答案。与一开始的综合性问题相比,更多地用到了描述性问题、说明性问题、判断性问题,从要点实录的记载可以看出,通过这些问题的启发,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基本能得到答案。

2.根据观察表的记录,本次课学生小组讨论的总时间大约8分钟,第一个主题用时约5分钟左右,第二主题用时约3分钟。第一个主题讨论过程中,阅读思考用时约1分半,交流讨论约2分钟,记录约1分钟,还有不到半分钟左右学生面面相觑,对问题的解答无从下手。这一阶段学生讨论主要受教师提问影响,未理解问题,找不到答题方向时,课堂气氛冷清,教师进一步引导后,学生讨论积极,气氛热烈。第二个主题讨论过程中,学生朗读思考约半分钟,交流讨论2分多钟,记录时间少于半分钟。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主题的讨论中,学生领会了文本主要内容,找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第二个主题的讨论气氛热烈,从教师理答的反映可以看出问题解决比较到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课堂观察总结与反思

通过此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观察实践活动,笔者在与观察员充分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后,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第一,新课标的实施,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中职语文教师带来了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在实践中发现,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我们目前做得还很不够,对其概念和内涵的剖析还不够深入,因此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得还比较表面化,我们需要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研究,“对标”要对得准确、对得扎实、对得深入,才能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3]。

第二,从教师预设与课堂实践情况的对比来看,要促进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本课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难度较大,而且类型单一,使学生陷于无从下手的困境,在对问题进行简化,更具体细化,问题类型更丰富之后,学生才得以顺利开展交流探讨。其次,教师对学生的能力和表现应该更有信心,充分给予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教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落到“学”上,而核心素养的提升也主要在学生的“学”中得以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多地把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

第三,此次课堂观察的实践很有意义,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运用观察量表对课堂进行分析评价,但量表的设计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比如《阅读探究活动中小组讨论情况观察表》中的“氛围”和“教师理答”这两个项目,在具体操作中很难进行界定,造成填写上的困难,因此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这两份量表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运用到其他课程的课堂观察中。我校以“课堂观察”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还在持续推进,今后我们将更深入地研究课堂观察的方式,开发更有价值的课堂观察量表。

猜你喜欢
观察员量表核心
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研究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