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玉明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随着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提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者副高以上职称的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日益增加,成为高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高校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效性,不仅是高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核心力量。加强在高知群体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是落实党管人才工作,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在教师队伍里无论在业务还是思想政治方面都起着引领和骨干作用。他们不但能激励教师在思想、政治和业务等方面的不断进步,而且能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在政治上、思想上感染青年学生,扩大和加深党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从而推动高校党建思政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青年教师党员在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工作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优化整个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近年来高校发展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党员的比例不高,发展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基层党组织以系、教研室或学术团队等为单位设置,由于学科带头人等有威望的专家、教授多忙于教学科研,对党建工作参与较少,也比较少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工党支部的战斗力;其次,党支部相对缺乏开拓创新精神,部分教师党支部故步自封,忽视工作方法上的创新,组织学习机械死板,灵活性不够,对如何站在战略高度,联系工作实际,尤其是如何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相结合以发挥更大作用,做得还不够;最后,党支部工作保障机制相对不足,活动经费、活动场所、激励报酬等相关政策落实起来仍有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支部活动的开展,使得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影响。
高校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结合时事开展,突出政治性,具体工作一般由学校宣传部门统一制定计划安排后,由所在二级学院党委或党总支落实。高知群体非党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二级学院党委或党总支组织开展的教职工理论学习进行。不容忽视的是,部分二级学院党委或党总支对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到位,在重科研、轻党建的大氛围下,往往将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化,学习大会变味走样,成为工作部署安排大会;学习内容抽象枯燥,学习形式以枯燥地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为主,单一机械;更不能结合教职工工作、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此外,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很少针对不同教职工群体特点分类开展。
高知群体青年教师与大学生不同,主动要求入党的意愿相对不强烈。因此要求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发现,主动培养。现实是个别基层党支部不能够很好地做到积极主动发展,而是消极等待高知群体青年教师主动提交入党申请。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高知群体青年教师虽然有入党的想法,但无奈不知如何按照程序向党组织靠拢,导致出现最后放弃入党念头的现象;或者部分党支部无法转变工作作风,按照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发展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入党,程序繁琐复杂,工作效率低下,谈心谈话形式化,培养联系人走过场,导致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对党组织先进性和战斗堡垒作用失望,进而放弃入党。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团结、组织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工程。”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注重把党支部建设融入科研创新、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高校各项中心工作中,切实增强党支部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功能作用,使党支部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1.加强支部建设,优化党组织设置。将党支部建立在高知群体青年教师所在的学科组、课题组、科研团队、创新团队、学术团队、重大项目组和重点实验室,推动党建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在全面推进中心工作中彰显党支部的先进性和战斗堡垒作用,增加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入党的原动力。
2.坚持典型引路,发挥激励示范作用。现阶段,依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支部为单位打造“党员好故事、支部好案例、书记好党课”。宣传一批在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用身边的典型教育、感染、激励身边的人,竖起学的标杆、做的示范,有效提升党组织的先进性,增强党支部的吸引力。
3.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提升党支部创新力。结合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的特点,创新党支部活动方式,探索符合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特点的党建工作模式,形成有效、可学、可操作、可复制的工作模式。利用支部立项、党员活动日等形式,创新活动内容与主题,通过党建活动,提升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的活力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党支部创新力。
1.只有在思想上入党,才是真正的入党。要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全面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培训贯穿发展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党员的全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与提升高知群体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相融合,切实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灵活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强化青年教师思想入党。
2.实施“三阶培训”,保证教育培训系统完整性。抓好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三阶培训”,尤其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思想入党问题,不断提升高知群体青年教师新发展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三阶培训”由浅入深,逐步递进。针对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学习能力强、理论水平相对较高这一特点,“三阶培训”内容与方式应当区别于一般大学生党员,可以采用邀请知名专家开设专题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实践调研等方式进行,旨在使教育培训入脑入心入耳,真正达到端正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的效果,继而引导高知群体青年教师自觉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加强党性修养,做到打基础、固根本、强素质。
3.加强“双重引导”,打造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一是找准契机,坚持抓好对新入职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的入党启蒙教育,引导其对党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入党要求和入党程序,端正入党动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创建“双学”小组阵地。入党前,引导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坚持参加“双学”活动;入党后,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为非党员大学生或教师“双学”提供学习指导作为对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党员的要求,使之在教与学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党的理论、方针、政策。
在高知群体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既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始终坚持党员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切实把好发展党员的工作节奏,克服“为发展而发展”问题,提升发展党员工作水平,也要立足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实际,做到方式灵活、区别对待,切实提升发展党员工作效率。
1.用好用够“谈心谈话”工作机制,全面动态把握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对于递交申请书的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入党申请人,党组织在一个月内应当同其谈话,一方面全面准确了解入党申请人的情况,另一方面增强入党申请人对党组织的好感度和认可度。通过党支部共建共创活动,针对高知群体,高校要挑选入党申请人所在学科组、课题组、实验室、创新团队、学术团队负责人,或所属专业杰出人才等业务能力强、道德威信高的党员同志,“一条龙”式地做好与入党申请人谈话、发现和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担任培养联系人等工作,建立健全“谁谈话、谁观察、谁推荐、谁培养、谁负责”的工作机制。
2.高度重视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特点,探索建立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动态培养机制。根据高知群体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强、思想活跃等特点,党组织应当加强谈心谈话工作,从关心高知群体教师工作学习、缓解科研教学压力、解决生活困难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将党的思想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证思想教育的实效性。要区别于在大学生群体中发展党员的机制,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学习、工作内容定期进行考察,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进行充分讨论和票决,并把获得推荐票情况作为一项考察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对其提出具体要求。二级学院党委、党总支要把高知群体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作为专项,定期研判,分析问题,改进措施,同时对培养机制的贯彻落实情况加强检查。
1.建立党建质效评价体系,科学开展党建工作考评。加强发展党员质量工程建设,建立党建质效评价体系,使基层党组织在党建工作中目标明确,有章可循。
2.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建强基层党务工作队伍。在“选”上,拓宽基层干部来源,打破学院、机关、党政、专业等身份限制,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在“育”上,实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培训工程。在“管”上,强化制度、规范运作、以人为本、动态管理,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3.构建精准党建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宣传引导教育。结合传统党建工作和信息化技术,构建多元素完美结合的精准党建服务信息化平台,有效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的宣传、引导和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