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

2021-11-27 16:31许玉婷
山西青年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务教学管理互联网+

许玉婷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30)

高职院校是目前我国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也是“互联网+”时代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重要环节。当前,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高职院校在搭建“互联网+”平台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我国教育部门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对于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即“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提升教学、实训、科研、管理、服务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以信息化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造传统教育教学,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根据这一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把握“互联网+”时代机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探索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路径。

一、构建数字校园,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从硬件条件着手,引入信息技术,升级网络布局,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化管理环境。

第一,高职院校应完善云计算数字校园数据中心,构建更加智能的网络布局。例如本校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以IPv4/IPv6双栈作为技术基础,全网部署IPv6,打造内核为400核,内存为6T的数据中心,提升计算能力,从而形成高速稳定可靠的硬件架构,为“互联网教学管理+”提供硬件支持,促进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的信息化建设。第二,高职院校应加强无线网络的改进和升级。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要做到全面优质的覆盖,则需要对互联网出口带宽进行升级扩容[1]。例如本校通过技术升级,让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3.1G的水平,并确保在校园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实现了优质的网络覆盖。这样的技术改造,有效提高了校园网用户访问速度和质量,让师生能够利用网络系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时也为教育教学中,各种数字资源的统一化、标准化和集成化管理提供了条件,为教学工作的精细化决策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高职院校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升级网络信息安全等级,构建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例如本校通过对当前教学管理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增加了入侵防御检测系统、杀毒软件、日志审计系统、漏洞扫描设备、安全认证、堡垒机、数据备份系统和虚拟化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加强身份认证、密码口令的精细化操作,利用专业技术应对网络安全风险,有效提升了安全防护水平,保证了教学管理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第四,高职院校应完善信息化服务系统。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移动智能技术,对学校中各类业务进行重构,并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用户与系统的有效对接,让系统自动完成教学管理工作,减少师生来回奔走的环节,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二、搭建教学管理平台,开发优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目前,由于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充斥在网络平台上,学生、教师只能获取碎片化的教学资料,而难以获得系统、完善的教育资源。对此,高职院校应抓住“互联网+”建设的机遇,构建教学资源系统,开发优质、规范、统一的教学资源,支撑本校人才培养的同时,推动教学资源共享[2]。

第一,高职院校应注重校企合作,获得企业的技术支持,并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以及动态更新。在教学管理中,学校应利用技术力量,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并为网络化教学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例如慕课、微课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课程资源类型,高职院校应利用自身的职业教学优势,开发课程资源库,建设特色课程,并为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与模拟实训提供条件。第二,高职院校应完善课程资源的组织建构,打通校内外网络阻碍,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例如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中可以采用跨平台技术,确保数据库技术可以在UNIX、LINUX、WINDOWS操作系统下安装运行,确保资源的文件描述保持统一属性,明确文件的命名规则等等,这样才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水平,推动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第三,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入虚拟仿真等先进技术,破解实践教学难题,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加先进的条件。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都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一些学校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无法建设完备的实训场所。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弥补这一短板,即通过与技术公司合作,完善虚拟仿真平台建设,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解决实训教学难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训课程资源,增加学生实训机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引入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实践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方式也不断创新,而线上教学也成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中应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打造快速、高效、实用的教学平台,组织加强学生利用共享教育资源展开自主学习,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在线考试、评测等手段检查与巩固学习效果,并通过学习任务分配、调查、民意测验、论坛交流、聊天、消息等机制,加强学习过程中互动性,打造全新的在线课堂,提升职业教学信息化水平。

在“互联网+课堂教学”模式中,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用户管理。即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选择一种语言应用于系统的用户界面,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而管理系统会对学生用户的信息进行记录,并将线上操作活动形成数据。第二,课程管理。平台包括不同的课程版式,如每周课程呈现版式、话题呈现版式或者特定讨论话题的群体版式;包括灵活的课程活动,如论坛、日志、测验、资源、选择、调查、任务分配等;包括用户的登录和跟踪活动,同时还包括课程打包成压缩文件的功能选项,确保用户批量下载学习。第三,任务管理。学生可以根据平台分配任务展开学习,并将作业上传到服务器上,对于每一个特定的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线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评论,表达看法等等,以反馈到平台上来。这样教师可以利用系统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予新的建议。第四,测试管理。即教师可以利用平台上的问题数据库,根据课程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在线测试,测验可以进行多次,测验的问题和答案可以随机安排,同时也包含多种形式,平台对测试自动进行评价,并给出结果,教师根据数据分析,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作出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3]。

四、注重全员参与,培养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参与,因此,着力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学生的岗位信息技术职业能力,促进师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也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学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第一,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升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使其尽快适应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组织信息技术能力过硬的骨干教师对学生展开教育培养,利用信息技术课程优势,结合学校实际教学管理情况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根据教师应用能力情况及教学环境设计不同的培训课程和模块,切实解决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围绕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组织工作会、研讨会、成果展示会等等,调动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综合信息素养。第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升师生信息培训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技术公司的专业人员对教师、学生进行培训,让师生全面了解数字校园的架构,以及教学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并通过实践操作指导其参与其中,以适应新的教学管理平台;学校可以通过校际沟通,展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交流会,分享发展成果,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人员的信息素养,从而逐渐补齐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短板[4]。

五、完善教务系统,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水平

教务管理对一个学校的运行起到中心枢纽的作用,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学校将来的运作发展。当前,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职院校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发展来讲极为重要,而要想搭建完善、高效的教务管理信息化体系,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入手:第一,从微观来看,围绕学生管理建立信息化体系。学校根据对学生全过程管理要求,建立从入学到毕业的教务管理体系。例如学校在引入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围绕学生管理需要,设计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及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确保学生的各方面信息都能够在平台上汇总,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分析数据,提高教务管理的精准决策水平[5]。第二,从宏观来看,构建教育管理框架。高职院校应建设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采用基于浏览器、客户端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完善网络教务管理系统,使教务管理真正实现远程办公、异地办公。高职院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应满足现在和将来对信息资源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这样才能为各级决策管理部门提出准确、及时的相关信息和快捷、方便、科学的决策分析处理系统,为信息交流、教务管理提供快捷的电子化手段,最终达到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水平,提高各院系、各部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减轻工作负担的目的。

总之,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推动教学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通过建设安全、可靠的网络硬件系统,引入先进、高效的网络技术,打造教学管理平台,构建信息化教育环境,推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了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有效支持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务教学管理互联网+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高校教务员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写在最后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