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心
“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舌尖上的美食》总导演陈晓卿在《肥肉》一书中谈到美食“白糖拌油渣”时,认为这是他童年时代的美食体验极限。
朱赢椿策划的这本《肥肉》很有意思,他邀请到沈昌文、钟叔河、苏童、叶兆言、麦家、蒋方舟、陈晓卿、封新城、史航等人讲述关于肥肉的珍贵记忆,也收录了不同国家、民间不同年龄和领域的人关于肥肉的故事。
每种食物,都是其所处时代的产物。食物承载了过去与现在的种种信息,“吃什么”和“怎么吃”的变迁,反映的也是时代和社会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在吃饭这件事上,孔子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态度,还有“八不食”和“不多食”的准则流传于世。有人说,孔子周游列国,常年在路上,吃饭还这么讲究,其实这代表的是他对“吃什么”和“怎么吃”的一种态度,是对自身健康和生命的一种态度,是在条件允许下对合理饮食原则的坚持。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说,“我们正步入一个物品空前丰盛的国际食品大集市”,那么,“吃什么”“怎么吃”便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的总决赛舞台上,庞博提起自己吃健身餐的感受,说腮帮子都嚼酸了;樊登读书会发起人樊登在节目中与人分享他最近吃的营养代餐奶昔味道不错;10月14日,李雪琴更新抖音,告诉粉丝,她正在用控卡美味高蛋白轻食品减肥……
从本刊记者采访的案例中也看到,仿佛不经意间,年轻人的吃饭方式发生了变化,轻食、速食、代餐等占了他们餐桌的C位,好吃、有营养,关键是快捷,似乎成了年轻人最大的诉求。但与此同时,他们又高度关注健康,关注吃下去的每一道食物的营养成分。
年轻人成为当下最焦虑于自身健康状况的群体,这个现象可能跟大家越来越忙碌、距离乡愁里的美食越来越远也有关系。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一位朋友邀请我们去她家里吃饭。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在家吃饭多麻烦啊,前期买汰烧,后期刷锅刷碗,为吃饭而吃饭,顾不上说话了,不如就在外面餐馆吃,轻松自在。朋友说,是一直住在老家的外婆来了,带来了很多的家乡特产,想趁着假期做了给大家一起尝尝。
于是,我們兴致勃勃地去了。外婆炖鸡、烧鸭、烧咸猪蹄,全都是很结实的硬菜,也都是平常吃不上的大菜。尤其一道干豇豆烧肉令人口齿生香,欲多食而不能。外婆的干豇豆,是夏末秋初,趁天气晴好,把长豇豆摘下来洗净、清水煮熟、晾干晒好,特地带来的。虽然已是干豆,但每一口都可以嚼出太阳的清新味道,比我们在超市、网上购买的包装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新鲜豇豆不知好吃多少倍。
看我们吃得高兴,外婆也高兴,她说:“这些东西,你们是吃一顿少一顿。你们都不会做这些干菜,也没那个空做了。”
我们承认这是事实,即使网上可以购到同款,也不可能再有外婆亲手做的味道了。如果不是“外婆的菜”,我们也不可能聚在家里。这年头,人们吃的方式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但“家宴”却越来越难得了。
吃的改变,改变的又岂只是社交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