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进新
摘 要: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全方位理解,而且通过相互的传阅和交流,帮助学生提升阅读体验。本文针对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展开分析,结合当前教学现状,针对其具体应用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 改进措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3.002
批注式阅读作为常见方法,可以降低文本理解难度,为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感受。而且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批注式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引导其思考,记录阅读感受等,对于阅读效果的提升和阅读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推动学生主动阅读的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切实发挥批注式阅读的作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批注式阅读法的优势
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入批注式阅读法,依据具体情况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批注式阅读本身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侧重学生阅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自主阅读,感知阅读材料的内涵,并学习各种文章的写作手法,利用线条等语言符号及简要文字完成旁批,也可以在片尾写上自己的感悟与体会。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直接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在整个阅读环节中,教师只是一个教学引导者和纪律监督者,主要负责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提醒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批注,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侧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而批注式阅读模式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对话,将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营养,使其得到思想启迪与情感熏陶。批注式阅读强调对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培养,使得学生通过阅读深化理解,提升文学素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概念认知模糊
当前,部分教师没有全面掌握批注式阅读教学内涵,完全凭借自身经验对该概念进行片面理解,导致理解不透彻,开展不全面,实施不彻底。同时,有些教师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认识不全,觉得日常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在每一节课上运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时间也不允许。
而且,当前教师没有将批注式阅读作为教学的关键,未将其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目前为止,教师对于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应用还停留在课前预习上,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未在教学设计中纳入批注式阅读。造成很多教师在备课或者开展其他教学活动时,因为没有进行提前批注而导致准备不充分,在实际讲课时,东拉西扯,逻辑不清,完全是想到哪里讲哪里。
(二)节奏设计不合理
很多教师在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时,经常因为个人经验或者课程安排等原因,使课堂节奏设计不合理,为学生预留的批注时间有限,降低了活动效果。虽然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设置自主批注环节,但这一环节时间有限,通常仅有3分钟时间,这么短的时间无法让学生完成批注。
此外,还有一些教师直接告知学生文章中的优美词句,课后抄写即可,学生不明白这些字词好在哪里。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充足的阅读与思考,批注时间不足,也就无法体会其中的内涵。阅读本身就是自己的事情,教师无法代替学生去思考,学生自主批注阅读时需要充足的时间阅读与理解,教师往往不重视这一环节,预留的时间不足。
(三)学生的批注缺乏新意
批注式阅读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学生在批注时内容单一,形式老旧,而且缺乏新意。通过分析学生的批注,可以发现内容雷同,而且大多停留在表层,都是对文章中生字词或某个句子的批注。缺少创意,且多为套话,丧失了批注式阅读的初衷。
同时,部分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表现为学生不会主动批注。学生没有充分并且合理利用教师给予的批注时间,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共批时,学生交头接耳,相互抄袭,导致批注结果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三、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教师重视批注式阅读
1.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切实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与主体地位,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教学模式。阅读活动的主体就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必然带有自身的精神气质,对文章产生不同的解读。通过批注打下自己的印记,获得相关知识,为后期写作与阅读夯实基础。批注式阅读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但错误并不是随意解读、歪曲解读。如果学生批注时产生错误,师生要进行讨论,明确到底是误读还是新思路。
2.主动做好备课批注
教师要重视备课批注工作,可以将备课环节分成两部分:其一是非教学性备课。这个阶段教师以鉴赏态度完成批注,往往会出现意外的结果,夯实了知识储备。其二是教学性备课。教师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哪些知识需要向学生传授,哪些知识简单提一下就可以。当前高年级段的学生思维多样,会出现不同批注,产生不同思考,学生阅读的多样性决定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意识,通过批注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质量。
(二)对批注形式进行统一
批注式阅读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阅读。而所谓个性化阅读,完全是为彰显其地位的与众不同。因此,为了保证该阅读活动的有序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批注形式进行规范,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傳阅。
比如,低年级学生在刚开始接触阅读时,很多生字词都不认识或者不理解,而高年级段的学生虽然字词都认识,但对于一些句子的内涵可能掌握不清,或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一些优美的语句等想要标注。针对这些问题和内容,学生都可以通过圈、点、勾、画等形式进行标注,保留阅读痕迹的同时,用以提醒自己。而针对圈、点、勾、画的形式,学生一般都会随自己心意和习惯进行标示,但为了传阅和交流的需要,教师需要对此做统一规定。比如可以用底下画“。”的形式标注生字和词;划重点时可以在文字底下用“△”进行标注;对于优美句式,可以用“_____”的形式进行标注;分段时可以用“//”在段尾进行标注;对于存在疑问的地方,可以用“?”进行标注,等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另外,除了对批注符号进行统一规定,对于批注的位置,需要根据具体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如在文章标题处,称作眉批;两行之间的空白处,称作夹批;正文旁边的留白处,称作旁批;结尾处进行批注,称作尾批。
(三)推行小组合作共批模式
在小学课程改革中,主要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高,它能在一定基础上集组内学生的智慧、能力于一体,帮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共批模式,能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总结以及分析能力,促进学生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加强师生交流,帮助学生实现全面提升。
但是,教师在推行小组合作共批模式时,首先需要重视小组成员的组成,要高、中、低层次混合。同时注意情境的营造,引导学生在批注过程中,领悟相互学习和分享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凭借引导者的身份在各组中充当流动组员,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指点和帮助,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批注,加强氛围的营造。
其次,针对批注能力强的同学,在完成自己分内工作的基础上,可以给批注能力弱的同学以帮助。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各组能成员能力的强弱,做好职责划分,明确各自的分工,做好批注的安排,争取通过有效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得到提升。另外,教师在推行小组合作共批模式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勇于突破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彰显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学生批注时针对自己生活经历、感想等形成的与他人不同的想法、见解,不仅角度独特、新颖,同时充满创意,与众不同。对此,学生一定要敢于发表,同时对于组内同学所提出的不同意见或者建议也要积极接受,大家共同交流、探讨,得出更加新颖、全面的见解。
总之,批注式阅读方法在应用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通过各种有效的引导和鼓励,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而教师需要熟练掌握批注式阅读的内涵,根据教学内容选好批注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磊《关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小学生作文辅导》2021年第3期。
[2] 韩芳《小学高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