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悦,张宗国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当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主动适应和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助推和加强与产业全维度多层面合作的能力与水平还不够。在一定领域内未能做到教学与科研并举,生产与服务并举,技能训练与技术培养并举,制约了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改革进程,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职教理念没有全面渗入高职院校,认为高职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学上,科研工作对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收效甚微,科学研究不易开展,主动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强、氛围不浓,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对研究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的概念界定存在片面认知,导致教改理论成果与教学实践脱节,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不明显。[1-3]二是高职院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成效不显著、运行体制机制不健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师资建设不到位,科研社会服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相当一部分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低水平重复性运转阶段,科研成果水平较低,综合研究能力匮乏。[4-5]三是高职院校在项目独立研发和合作推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层次上,与相关行业、产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际需求不尽适应,与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不紧密,未能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现实生产力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形式单一、成效薄弱。[6-8]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要求: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工作方面,通过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到2022年要实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有较大提升,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50%以上。
2020年,《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在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方面,支持在鲁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和省属国有企业继续做好做强已有的职业院校,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并以此为平台,推动国有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率先成长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当地形成兼具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科学研究、生产服务、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校企命运共同体。
“双高计划”建设的目标是:五年内建成一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中国国情特色、具备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建成一批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引领高新技术行业、适应区域经济转型和支柱型产业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群。通过项目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把高职院校建设成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高地,成为产学研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典范,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整体发展水平。
“产学研创”融合是指产业、学校、科研机构、创新主体等多方的合作,兼具产业性与创新性特点。其中,“产”是指在产业界或各类产业领域中,依托技术创新实现盈利目标的社会经济组织;“学”是主要涵盖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在内的学术界;“研”主要指以各类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开发为中心的应用型科研院所,也包含高校的科研机构;“创”是指以创新为主要标志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活动。
广义的“产学研创”融合侧重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主体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协同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能创新应用等。狭义上的“产学研创”融合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以“育人”为中心,主要面向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领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产学研协同培养、协同办学、共建平台和基地、设置科研专项基金等一系列形式,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人才从各自不同的区域聚集到某一特定区域,互进互出,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团队,实现创新创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基于高职视角,本文所提到的“产学研创”融合主要是狭义上的概念界定,旨在优化配置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将其有机融合,共同打造合作研发、协同育人、服务社会的平台。“产学研创”融合教育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和高质量就业竞争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与产业园区、科研机构等多元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互相渗透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通过转变传统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融入直接获取岗位实际经验和实践能力的企业教育,将生产工艺和技术研发有序纳入学生的创新培养过程。主要的呈现方式有:高职院校为行业企业或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共建研发机构和产业转型升级基地,共同参与技术研发项目,共建人才培养机构,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共建各种合作培训机构,共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结合“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因地制宜顶岗实习、定向式或订单式专业人才培训等,加强学生新型岗位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产业链水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最终实现适应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1.促进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转变,国家实施民办和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办学政策,高职院校的队伍会逐渐壮大,呈现出规模大、同质化、数量多、特色少等特点。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1423所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数量相当。其中有56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有141所高职学校入选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教育消费群体对优质职业高等教育的追求愈加强烈,社会和行业企业对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日益增多,对高职院校加快创新改革进程、提高吸引力和知名度也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围绕区域新型产业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亟需“双高计划”院校搭建职业创新技术技能人才与产业工程技术人才相互贯通的成长立交桥,加速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一批有效支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范式和标准,形成服务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2.推动服务型、融合型“产学研创”平台的搭建
为适应“双高计划”对产教融合发展的要求,“产学研创”综合平台的首要任务是整合集聚多元创新资源,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合作体系,加快突破技术应用与研发进度,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壮大地方支柱产业和企业集群,助力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制造和服务水平。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不仅要积极参与产业链条的终端和技术中试运用,还需主动参与“产学研创”全过程,将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信息和资源尽力向上游延伸,强化与高职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宽口径的领域中协同促进发展。尤其高职院校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给对象主要服务于企业,势必要将更加多元和专业领域中的市场主体吸纳进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中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加强社会服务,激发创新动力,形成科学合理的融合机制。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研发机构等合作,要立足“融合”,在融合之初就要建立问题处理联席保障机制,保障各类突发事件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为“产学研创”融合发展和产业全链条发展提供基石。打造利益融合共同体,在项目研发的设计和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细分不同资源优势,归合对合作项目的差异性发展目标,逐渐寻找、建立相对一致的规则和制度,规避主观融合的冲突和矛盾,在进行中试检验、逐渐成熟后应用到“产学研创”的范式推广。其次,要建立迅速响应的冲突处理机制。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研发机构等作为上中下游产业链条主体,务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兼容,实现利益趋同化,避免冲突造成内部运行循环成本上升、整体效益和个体收益下滑。第三,从高水平高职院校角度,不能仅满足于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还应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更多力所能及的区域性、地方性特色服务,搭建云端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社会公益性,设立专项成立“产学研创”技术转化机构,组建研发团队,激发创新动力,打造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技术服务平台,助力科研成果转化与科学技术转移。
“生态”强调互联互通,全部元素和组织都是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各元素和组织相互之间、元素与整体之间、组织和系统之间都密切相关并持续循环,进行能量传递和交换。当生态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时,就衍生出一种生态思维,要求研究者从生态思维的角度看待“产学研创”的融合体系。各种生态都离不开环境。“环境”的内涵理念更强调主体性,力求分析环境影响与被影响的各种条件。“产学研创”的融合生态环境对生态体系构建的全部因子具有复杂的双向的影响。在生态系统中,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产学研创”的核心任务,与系统中的其他元素相互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构成一系列自然和非自然的影响。
支撑本文研究内容的高职院校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主要把生态哲学作为基础和依据,对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系统观测,用生态世界观的观点和原则探讨和研究“产学研创”融合进程的发生发展规律、融合生态系统内各因子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关系。“产学研创”融合教育生态是以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将融合过程的主体、客体(对象)、介体(媒介)和环体(环节)有机关联起来,从系统整体、特征个体进行中观和微观的动态分析,判断生态系统整体目标、政策、环境、课程、课堂等功能要素,是否可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自我调节、动态平衡、开放互联、交互影响的体系。
“双高计划”建设院校面临着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等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挑战,产教融合始终是建设主线,把握市场需求,服务地方,做出特色。高职院校必须充分与当地企业和相关行业产业融合,结合区位战略和行业背景,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所在地区支柱型产业的资源优势。在这个过程中,从中观角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对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从“产学研创”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解决多年来阻碍发展的长期性问题。二是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从有所作为向大有可为转变,为其他职业学校做出表率,为全面提高科研服务质量、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和贡献。三是通过专业与专业群的协调发展、专业群与产业集群的纵深对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能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真正成为命运共同体,达成科技服务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构建以资源共治共建共享、共管共用共服、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为核心的“产学研创”融合生态体系。微观策略具体如下(图1):
图1 “产学研创”融合生态体系
实施生态体系体制机制创新,成立产业链上的产业学院。体制创新实现了产学研各方共建共享、共管共用和共同发展,机制创新实现了产学研各方的良性互动,重在解决实施产学研创深度融合过程中难和慢的问题。根据产业建专业(群),依托专业(群)建平台,对接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借助混合所有制,集聚校企产业联盟、“产学研创”融合联盟等社会资源,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构建内外联动、各方交互的绿色生态体系,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科技创新中“研”的要素融入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过程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技术研发与生产变革相结合、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结合。将企业和科研平台的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工艺革新转化为高职院校带入课堂、置换学分的实习、实训、实践项目,共育共建共用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和生产基地,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企业工程师和技术研发人员走进真实课堂计划。合力开发活页式科技研发教材,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重置课程场景。实现教学案例对科研内容的吸纳,实训单元对项目任务的吸纳等,构建“产学研创”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实施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引领计划。通过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创新项目驱动,逐步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差异化办学,对学校学生、教师和企业员工、社会相关群体分层化选拔,通过专项培优培训,各方协同创新,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科研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战略。对接区域特色产业链条岗位集群,发挥学校专业动态调整优势,深化终身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推进社会社区培训,与行业、协会、学会、知名企业联合开展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打造有一定影响的社会培训品牌,共建服务产业链的教育基地,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随着技术革新和创新业态的演变,构建“产学研创”融合生态体系是推动区域经济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在创新进程中的作用愈加凸显。要切实优化全社会创新资源调配,助推创新因子有效聚合,激发主体和个体的创新潜质,推动多元要素的融合创新,促进企业家、教育家、科学家、金融家、创新创业者紧密结合,引领和发挥产学研创各界的主观作用。本文提出的“产学研创”融合生态体系构建策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高职院校深度产教融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