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鹏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3602)
在计算机及通讯手段愈加成熟中,在线监控与无线通信逐渐被运用在煤矿行业中,促使井下监控系统合理化更新。实现全程监控井下供电设备工况、异常信号采集、远程操控等,促使煤矿生产活动的可视化与数字化程度加深,并减轻日常运维任务量。
以某煤矿为例,其供电主要包含地面与井下两个部分。一方面,地面供电系统。在井下设置4 个双回路10KV 的电源,引自110/10KV 变电站。110KV变电站双回路电源,来源于上级330/KV 变电站不同母线段,总体的输电长度是18KV。从地表的供电设备来看,布设3台S3810−X612000/110/650000KVA变压装置。其余的地面有关供电设备有煤矿提升机的控制机房、生产现场的电力装置、风井的控制室等。另一方面,地下供电设施的情况。共有两台MNST−320型的变压装置,构成中央变电所、盘区变电所,任务是井下各排水系统迎头工作面低压线路提供电源。对于井下供电设备,首先,过流保护表示在被监控设备与线路内,电流值大于既定阈值后,系统能直接启动保护动作。其次,漏电保护,在线路和地面构成导电回路时,出现电流经过的情况,对此现象加以防护预警。最后,接地保护,在供电设备表面壳体带电,会和所接触的地面建立连接,避免井下工人出现触电事件。
该系统是基于地面系统自动化手段比较成熟的条件下,结合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运用以太环网,形成在线监控系统,以避免因为供电,带来严重事故。微机保护系统支持动态监控、历史信息整合等,可达到无人值班的状态。通过设置井下的通信平台,实现各类监控资料的稳定传输。运用先进的手段,促使煤矿管理更为自动化与现代化。
组态软件为供电专业版,满足供电设备普遍性管控习惯,易于使用维护,而且能结合煤矿井下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功能设计。配备Windows操作系统、SQL Server数据库与B/S/C体系结构,具体较高的灵活度。此外,设置实时数据库与关系式历史数据库,展现出显著的通用与可扩展特点。该系统包括地面与井下系统,借助以太网及数据库完成子系统的连通,实现信息高速输送。而且支持开放式的信息连接,构成有序的联动系统,以免产生“孤岛”格局,确保数据资料的得以充分应用。将嵌入式应用该软件,融入到井下监控与通信装置上,支持现场信息采集与保护反应、通信和数据转换。针对低压漏电,配备分布式的运算方式,以规避井下漏电事故。借助神经网络的设备手段,处理供电设备故障识别及定位的问题。另外,该系统还能提供优异的数据发布及网络,电子设备在接入局域网及Internet网络,根据账户权限,提供在线监控资料[1]。
1.系统硬件
主站中硬件包括监控工作站、通讯与数据的服务器。结构模式设置成单机与网络两种,前者最多配置2台能相互备用的PC 机,能视为后台机,最少配置是单个后台机。后者则分别配备2台相互备用的通信及数据服务器,以及25 个监控工作站。具体来看,一是通信服务器,功能任务是井下分站、监控工作站及数据服务器,三者之间的信息交互、通道监视等。单机条件下,两类服务器和工作站均部署在同一计算机中,而在网络条件下,通信服务器设置独立的PC 机,并可设置主备参数。日常工况下,由主机完成全部工作,仅有在其停止运转后,由备机继续工作。接口选定以太网。二是数据服务器,主要是保存历史资料,同样分成主备机器,同时也能负担起监控工作站的任务,兼顾Web服务器的功能。一般工况中,监控信息来自于主服务器,在主机退出工作后,会有备机顶替。三是监控工作站,其负责定值管理、工矿监控等,最多能设置25 台。
2.系统软件
软件部分包含系统与应用两项。系统软件有操作及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则涉及到基础平台、通讯单元、组态工具、在线监控单元、Web服务单元等。操作系统运用WindowsXP,安装过程中,需先载入IIS。数据库系统为SQL Server数据库。应用软件方面:基础平台,安设于服务器及工作站;通讯单元,安设在对应服务器上,负责信息转发;数据库单元,运行于服务器上,支持系统参数设定;组态工具,安设在工作站,支持制作图形资料;在线监控单元,同样配置在工作站中,负责动态监控;定值管理,布置在工作站中,支持设计及查找、更改系统定值;Web服务单元,安装于服务器,支持信息浏览;录波分析单元,运转在工作站中,负责录波处理分析;下载工具,可将录波资料下载到计算机本地中保存使用[2]。
井下分站是用于保护设备和地面监控之间的信息沟通。其具体功能有:保障合理系统内部的数据交换,基于主站发出的指令,采集各项所需信息,传给中心站。同时,按照地上调度中心的指令,调节高保开关,和综合保护器一同,完成单线接地选线,以达到高阻接地等情况的需求。在实现接地后,同时数据记录与信号的方式,输出接地线路等信息。可保障上下级的保护装置,时间相同,主站每个小时确定两次时间,而分站则间隔一刻钟和综合保护确定时间。在保护器的通信断开,会立即生成事件记录,不仅会直接反应在设备本身上,还会同步送至地面监控。配置外挂式的扩充单元,支持第三方的供电装置连接。此外,还能连接带以太网接口的各类系统,能直接把信号传给地面。该系统掉电后,能自动保存并传送必要资料。
分站在接收到主站发出更改定值的指令,基于固化命令,传给综合保护,后者完成固化后,分站会生成更改记录。开关调节的指令运转过程,与之相似。另外,在综合保护形成录波信息后,分站会申请获取,随即产生三种格式的文件资料,保存在分站内。此项储存功能有一定限制,在文件资料超过限定数量后,会依次删除最早记录。分站带有OPC Server接口,能和整个矿井的集控平台建立连接。此外,井下分站支持远程监控通信,软件升级、信息维护、下载资料等操作也可通过远程完成。
1.分站特点
其一,拥有工业级的微处理器,功耗偏少,运行稳定性高。其二,通信形式多样化,支持不同规约与波特率的环境。其三,通讯和监控均设置外挂式单元,利于后期功能增添,并利于信息交换,达到集中监控的效果。其三,在掉电之后,备用电源启动,继续供电,并能保障在全站停电,把故障数据传递到地上监控系统中。其四,配备以太网的交换机,直接连接以太网。
2.软件设计
分站软件功能要求为:增减、运维、规约方便。规约及功能模块均是外挂形式,支持远程调整参数、查看部分信息、使用磁盘、启动计算机、信息传输等。分站软件设计,重点为数据和功能。设置公共数据域,不同功能单元基于自身需求,获取信息资料,通过基础运算,生成所需功能。
一方面,重要公共数据区。包含的数据类型有:一是实时信息,如模拟量、电度量以及状态量。而其中的状态量不仅涉及到终端状态数据,还有单相接地及通信单元形成的运行状态资料。二是事件次序记录信息,包括终端传输的事件记录以及各功能模块形成的事件信息。三是故障录波信息,支持文件传输。信息的存储方式为:实时数据根据逻辑设定的顺序,依次保存;事件记录是根据获取及形成的时间,排列保存;录波信息是在录波传输结束后,形成文件保存后,开始下一个。
另一方面,普通公共区域。设置六个分区,即实时数据,保存模拟量与信号量;电度量数据,保存整点的电度量信息,用文件保存;事件记录,属于循环数据区;指令交互区,支持上位机通信单元和终端通信单元之间,传输指令与反馈落实情况;公共参数,保存最基础信息,比如测控端口的资料等;录波数据,保存一次录波资料[3]。
保护器设置,是为避免由于单一回路异常,导致整个系统发生问题。借助数据次序信息与异常录波,方便锁定故障点,以缩短停电时长。并配备远程遥控操作,提高系统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1.硬件设置
其一,配备标准机箱,确保内部结构相同,达到模块化、规范化的目的。其二,双CPU格局,装配高品质的处理器保护CPU,运用微处理器,操控系统界面。其三,使用低耗能、快速的A/D转换芯片,每隔一周借助采样与频率跟踪进行系统保护与测量。其四,存储器支持保留定值与动作记录,确保系统全部信息及时面对掉电情况,也能完整保留。其五,保护器内芯片都实行表面贴片,并组合四层板制造技术,使保护器自身抗干扰性能有所依仗。其六,硬件可进行自动检测,并在识别到故障后立即反应,让保护器能保持正常运转状态,维护系统保护效果。其七,能提供闭锁合闸,以免出现误操作。此外,还提供高清的操作界面,使用者能根据自身工作习惯,进行个性化调整,输出实时的设备工况,方便远程巡检。
该部分系统的硬件原理为:(1)保护装置接线。DSPfalse 属于微处理器,通过数字信号完成信息处理。运行原理:在获得模拟信号后,转变成数字信号,对其删改及强化,解译成模拟信息及环境格式。具备可编程的特点,支持实时运转。(2)E2PROMfalse 数据储存器与时钟线路。测控模块中,异常报告及保护定值等信息需长期保存,占用空间较少,但对可靠性标准较高,绝不可丢失。时钟线路就是提供时间信息,方便事件记录等模块运转。(3)CAD总线驱动电路。本自动化系统的站内通信,配置CAD总线,能实现分布式操控,拥有较高的开放性。借助总线接收器,能保障通讯距离以及瞬时抗干扰的水平。(4)模拟信号。交流插件把电压与电流信号,转换为满足测控设备输入标准的形式。在供电系统出现异常后,互感装置二次侧电流的波动区间偏大,因而设置传感装置中,应实现:在最低电流条件下,能表现出必要的分辨力。变换器需合理选定二次侧负载,以免发生饱和问题[4]。
2.软件设置
该系统具体的功能模块需包含:交流采样,负责获取模拟量,输给数据区;联网通信,和井下分站通信,实现数据应答;就地通信,和操作系统显示页面交互;交流计算,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模拟量的有效值;保护逻辑模块,提供保护功能的分析判断;开入采集,获取开入作业情况与相应动作监控资料;开出动作,维护逻辑出口与分合闸操作;上电自检,支持硬件自我查看。软件整体分成主程序与断开服务程序,前者设置初始化及自检、逻辑判断与跳闸应对单元。后者则分成定时采样与串行口通讯两个部分。
结束语:设置井下在线的监控系统,基于某煤矿当前的监控系统情况,拟定新的设计方案。采用如今比较成熟的以太网,支持各模块的稳定连接,保证数据的低延时传递。借此消除井下作业的部分危险源,保证煤矿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