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芳
(廊坊市第十六中学,河北 廊坊 065000)
语文是初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在该学科不仅可以获得丰富语文知识,还能够从中获得理解能力、思考能力、思辨能力等,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对语文知识巩固的不可或缺手段,但就目前的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来看,还未完全符合减负的要求,使作业的设计还不是很科学,所以,加强对减负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优化策略的研究,可以不断提高课后作业的 “质”,合理把握课后作业的“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 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下面笔者将根据个人总结的作业设计建议,对减负背景下作业的具体设计与优化建议进行说明。
《中小学减负措施通知》的提出,为中小学教师的作业布置提出了严格的减负要求,老师应遵循减负的原则,为学生设计适当的作业,以更好将作业提质的作用发挥出来,但通过对目前初中生的作业量来看,虽然老师都在努力调整作业的量,但依然存在作业量大的问题,使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耗费时间超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各学科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任何的合作行为,所以虽然各科的作业量有了明显减轻,但是各学科作业量相加之后,仍存在作业总量偏大的问题,这对于初中生来说其挑战依然较大。为此,作业总量偏大问题的解决是落实减负实质的有效途径。
对于减负背景下初中生语文作业的调查发现,不仅存在作业总量偏多的问题,还存在作业设计较为随意、单调作业内容以及趣味性缺乏等方面的问题。尤其体现在为学生设计各类抄写、背诵类的巩固作业,且作业始终固定在该形式中。初中生与小学生不同,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在30 分钟左右,如果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还会继续延长。所以,如果学生总是面对较为固定和乏味的作业,会产生明显的疲劳感,但又被迫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所以在完成作业时也就衍生出了作业拖拉,甚至会产生对作业十分抵触的不良行为。
如今,越来越多家长都意识到了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孩子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加之学校也越来越看终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虽然形成了教育合力,但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家长开始关注学生的作业量,认为在作业量过少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及时巩固知识,所以在家庭教育时间会出现课外不充作业的行为,在此种作业形势下,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的厌学情绪,甚至会逐渐加重。另外,学校在重视家校沟通的过程中,会设计更多与亲子相关的实践类作业,这些作业通常需要亲子之间的合作,而部分家长为了完成作业,则会出现直接由自己完成作业的情况,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既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作业,也会让家长的负担明显加重。
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中,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吸收和转化知识,而不是靠老师和家长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如果仅靠增加作业“量”这一途径强迫学生学习,必然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只有真正做到提高作业的“质”,才可以让学生愿意参与到学习之中,也会在享受作业的过程中,理想的完成学习任务,甚至是超额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减负。
兴趣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只有初中生对语文作业真正产生兴趣之时,他们才会乐于去做作业,而不是再将作业看成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也才能够真正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发挥作业设计的积极作用。为此,初中语文老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之时,应该遵循趣味原则,设计出合理的趣味性作业。
第一,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学生每天都需要完成一定的作业,在与作业的长时间打交道中,如果总是一种形式,必然会有厌烦之感,所以,老师即使在设计趣味作业之时,也需要注重作业形式的改变,这样才可以提升作业的吸引力。比如老师可以从改变作业的名称入手,如在为学生布置续写课文作业时,可以将其名字改为“请看下集”等。另外,作业呈现形式不需要仅以文字展现,还可以融入其他呈现方式,如绘画;课文改编成为课本剧,并将其录制下来发送给老师......通过让作业形式创新多变,学生可以在作业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同时也在完成作业中实现了对知识的有效巩固。
第二,内容丰富。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平时学习中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广阔,老师可以结合网络中的丰富资源设计内容丰富的作业,让学生积极进入动手、动口和动脑之中。比如在教学《屈原(节选)》课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中搜集关于“屈原”的影视剧作品;在学习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体裁课文之后,既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了解更多伟人的故事,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更多关于新闻体裁的文章......通过对作业内容的丰富,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学习视野得到拓展,且在感官参与作业之时,学生从作业中获得了快乐感和成就感。
第三,主体多元。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老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转变作业设计的思路,由老师独立设计作业转变为师生共同设计作业,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学生的认同,并促使其兴趣的提高,自主进入对作业的完成中。在具体设计中,老师应对必做作业科学设计,之后再让学生对自己关于作业设计的想法进行发表,最后以民主的方式确定作业。在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空间之后,学生不再处于被安排作业的状态,所以对于作业的兴趣会有大幅度提高,这样也就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
对于每个初中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发展速度和侧重点有较大不同,如果总以统一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他们必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所以,在减负背景下设计作业之时,老师应注重对层次性作业的设计,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作业需求,又能够体现老师作业设计的智慧性。
第一,作业自助餐。目前,“作业自助餐”方法受到了语文教师的普遍关注,也在积极尝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应从以下三点优化,即紧扣教学目标,让重复作业得到减少;作业难度层次应做好科学设计,确保不会出现过大的差距;活动应丰富,带给学生学习乐趣。比如在教学《背影》课文时,老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①完成联系单上的生字词内容;②向朋友讲述课文中的故事;③与同学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课文;④根据课文的主要情节,说一说自己与父亲发生的故事,或者说一说自己的见闻。其中只有①是必做题,其他可以选做一个即可,这样梯度性的作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第二,批改分层。作业内容上设计为分层之后,作业批改时的分层极为必要,如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标准应较为严格,对暂时落后的学生采取个体内差异评价的方式鼓励其进步。
第一,作业的适量和适当。固定形式的抄写等作业,会让学生感觉厌烦,兴趣逐渐缺乏,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这也不表述作业只需要遵循少量原则就可以,而是要对适当作业的科学设计。一方面,老师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这样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时,才可以设计出适量的作业。另一方面,老师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出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和拓展知识的作用。
第二,生活化作业。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老师应考虑其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为学生设计出生活化的作业,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去感受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比如在教学《春》课文后,老师应让学生基于课文的基础上,进入生活中去观察春天的景物,体会作者运用的描写春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作业所用表情达意方式,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综上所述,减负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与优化意义重大,针对当下语文作业设计中的不足,老师可以从趣味性作业的设计、分层作业的设计、科学性作业的设计三方面入手,设计出更多符合减负要求的作业,在提高作业质量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越来越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和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