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君
(延吉市职业高级中学,吉林 延吉 133000)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颠倒课堂”,是2007 年美国科罗拉多州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化学教师Jonathan Bergmann 和Aaron Sams 为缺席学生创造性地尝试了通过录制教学视频上传网络使之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手段,后进行了更为广泛的教学推广与尝试而产生的新的教学手段。翻转课堂打破了课内外教学课堂时空上的限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导下,将学习的决定权由教师为主导转移给学生。课下学生群体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讲座、播客及电子学习资料的方式获得新知识与新理解,课上教师通过提问与教学辅导的方式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实现更深层次的探索、理解和形成新的知识认知,从而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和学生多层面能力发展的教育目的。相对于传统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形式,翻转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更大、时空局限更少,教学目的更强调学生的探索能力、整合能力、理解力等能力的自主发展和成长。从理论上讲,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更专注于主动学习、探索与交流等综合能力的发展。我国自2011 年重庆市奎北中学为突破地理位置和办学条件制约首次引入翻转课堂后,翻转课堂引起了各级学校的广泛参与和讨论,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成立C20 慕课联盟,并在多校进行试点,去年后疫情期间较多中职体育教学也引入了翻转课堂。
常规课堂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系统讲解,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等方式进行练习巩固,翻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把常规教学方式颠倒过来,学生通过视频、课本、互联网等工具在课前完成对知识的消化和学习,而在课堂上,老师通过提问、测试、针对性的讲解来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讲解。在常规教学中,学生的挫败感主要来源于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也就是主要挫败在知识消化和吸收阶段,而在翻转课堂中,该阶段是在课堂前完成,教师就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可以说翻转课堂的中心由教师转变为学生,翻转课堂意味着教学者在上课之前就准备好教学资源(视频、课件、教学任务),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用课余时间在课前学习教学资源(视频、课件、教学任务),并在上课前进行自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针对性辅导完成课程任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受学习地点和固定时间的局限,与常规课堂的教学组织相反,使得学生学习的方式与常规方式不同,教师教学中的行为方式、教师教学管理模式都在发生改变。它充分准确地说明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反映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能力水平,它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教学特点,囊括了学生上课前,学生上课中和学生下课后的教学环节。翻转课堂提供了学生充裕的学习时间,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灵活性和个性得到了发展,反映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的课堂组织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的进步与创新。它使学习过程更加活跃,灵活和多样化,并使学生更多地融入教学过程,并更好地进行互动交流。
教学内容是一个学科赖以发展和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与灵魂。健美操之所以深受学生群体喜爱,就在于它是一门融合音乐、舞蹈、体操等诸多体育要素为一体的现代运动项目,具有更契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多元化的元素与魅力,但多元素的特性又使得健美操运动不能仅停留在技术技能教学层面上,还需要兼顾学生的音乐赏析力、舞台展现力、爆发力、审美能力和动作创编能力等多个维度的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健美操发展至今,中职院校尚未研制出较高水平的统一教材,各校基本自主开展,实行校本课程,因而在整体上存在组织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差异。根据笔者所掌握的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中职健美操校本课程基本覆盖了专项理论、基本技战术和专项身体素质等主要组成部分,但在实质上仍具有教学内容单薄空洞的难题,在教学种类上仅有大众健美操、姿态健美操及竞技健美操等有限种类介绍,而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停留在大众健美操、姿态健美操的动作要领掌握等技术层面,缺乏发展性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体验内容的开发,学生很难体验到健美操的运动魅力,产生更为持久的运动兴趣与发展欲望。而在新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健美操教学中的首要价值和新发展就是彻底摆脱当前中职院校凭一己之力自主研发的困境,扩大教学参与主体的融合能力,依托国内外互联网教育资源的发展和广泛的社会教学主体的教育研发与实践能力来拓展教学内容,形成连续、发展和注重综合能力提升的课内外一体化,注重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综合能力发展的内容体系。
教育探索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力。健美操是一项高度讲求审美、舞台展现能力和创编能力的现代体育舞蹈,项目特征就决定了中职健美操不能仅停留在健美操技能学习上,还应注重运动感受和体验,从而获得在音乐、舞台、舞蹈、体操等多个领域内基本的感知力、鉴赏力和舞美展现力乃至舞蹈创编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培养和实践才能获得连续性、发展性的综合能力。根据笔者大量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结果来看,当前由于中职相对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健美操的影响力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有限的校内外活动,学生的教学实践和赛事磨练机会相对较少,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健美操运动体验与成长机会。而翻转课堂依托互联网技术,将国内外校内外的多个主体都整合到中职健美操教育中,通过多主体参与的实践模式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大大拓展了中职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与比赛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造创新等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首先要建立翻转课堂的教育理念和发展应用理念。笔者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翻转课堂在体育教学中仅有形式而缺乏内容实质和教学能力发展的桎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2 个方面着重进行探索。第一,基于“身体素养”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和新时代“五育”的均衡发展要求,深入剖析健美操在中职开展的意义、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向,为中职健美操翻转课堂的长期、发展、创造性应用奠定发展理念基础。只有坚持长期和发展性应用,才能杜绝短期功利化行为和形式主义的不良影响,为翻转课堂的健美操教学实践和研究奠定坚实的支持和发展空间。第二,全面提升教师的翻转课堂认知水平和创新应用能力。将翻转课堂引入健美操不是简单地将PPT 换成微课视频、专业竞技视频赏析和线上交流方式,也不是抛开课本对原有教学进行全面否定,而是依据原有教学体系和学生运动基础,将课堂内容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基于当前新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要求下的,包含运动技能、理论认知、综合学科能力发展要求的全方位拓展。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健美操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必须要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能力提升。教学实践部分是该研究的核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 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层面着手:
第一,通过与校本课程和教学进度紧密结合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初步培养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整体认知与感知,拓宽学生对健美操运动价值、运动魅力的了解,来初步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感;
第二,通过线下课堂教学、线上辅导及课外自主锻炼的有机统一的教学模式,着重强化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力、基本健美操技术动作认知与表达能力、音乐、舞美欣赏力,使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健美操展现能力;
第三,参与一定形式的健美操竞赛与表演,在大量的实践中磨练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与管理、舞蹈动作创编等更高层级的能力与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健美操综合发展水平。
翻转课堂虽然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巧妙地解决当前健美操实践教学过程中师生比、人均场地、器材失衡及竞赛与表演组织机会过少的教学难题,但健美操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并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监管漏洞和教学盲区。特别是当今青少年在中学阶段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往往使得他们在大学阶段无节制地使用网络,甚至沉溺于网络,而网络安全与自控能力的教育当前还是中职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在中职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发现,中职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思想的形成与大学生不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具有直接相关性。因此,翻转课堂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使用,必须要注重使用的“度”,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监管。在能力发展上,翻转课堂必须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发展要求和自觉意识的激励与监督,可在以下3 个方面进行强化。首先,形成学习小组,以小组考核的形式提升小组内成员的情感联系与监督,激发学生整体的健美操学习兴趣与较高的学习热情;其次,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学生考核体系,通过课前测评、课堂表现、课后参与几个环节的有机考核测试,让学生在课前能够真正通过翻转课堂所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保证课堂效率和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提升学习结果转化为能力的效率,真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竞赛创编和表演参与的形式,让翻转课堂真正发挥在学生健美操项目中的发展综合能力的优势,并通过实践探索和展示使学生最终养成自觉意识的激励与自我监督,获得持久的运动兴趣和更高层次的健美操技战术技能与赏析能力。
健美操运动是当前最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翻转课堂的探索不仅对中职健美操的发展具有影响,更对今后多学科的深度应用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必须着眼于长期、高效和教育产出3 个维度,在新教育理念下探索好翻转课堂的教育实践路径,让体育发挥更为重要的学科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该文主要在身体素养和素质教育落实人的全面发展等主流教育背景下,探索健美操的翻转课堂现代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新发展、新路径,先后在教学理念、教学实践和能力发展3个维度进行了探索,具有一定的教学探索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