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意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音乐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曲作者及演奏者心中有各自的理解,这决定了音乐表达形式和演奏技巧及乐器运用的多样化。民族音乐是各民族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和总结,融入了特色风情元素所创作出的音乐形式。将我国民族音乐融入钢琴演奏,实现多样化推广,利用微时代把不同的民族音乐和钢琴演奏结合呈现,能够为推广传统乐器与民族音乐提供支持。
微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接受,甚至喜欢进行这种碎片化和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内容和方式。这种信息传递和交互的方式给人们传统信息阅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改变了人们的理念。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应用广泛、传播速度快且操作简便,由此产生了微时代这一概念。微时代是利用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传递和人与人交流互动的网络社交形式下的现代化时代,同时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任何时间,人们都能从微信等软件中获得更多资讯、信息。
我国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民族音乐作品资源,很多优秀的音乐家积极地进行着传统民族音乐的改编,创作出很多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为音乐文化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利用微时代特点和优势进行民族音乐钢琴演奏的多样化推广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首先,要想实现微时代民族音乐钢琴演奏多样化应用推广,相关工作者就必须掌握多种微视频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向微信等公众平台上传演奏视频、演奏技巧解析视频、民族音乐钢琴演奏视频等,通过多样化的演绎方法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其次,微视频等视频传播平台的构建,能够实现民族音乐钢琴演奏多样化的应用和推广,在音乐交流和音乐文化的推广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民族音乐钢琴演奏的相关技巧,并下载音乐作品进行欣赏。
以教育领域为例,教育领域中利用这些视频传播平台能够实现现代微课堂的构建,提升教育的效果。针对民族音乐钢琴演奏多样化技巧方面的问题,学生能够随时进行相关信息、资料的获取,也能够随时与教师就音乐知识和演奏方法进行沟通。
另外,很多网络平台相继推出了微视频上传和下载软件,用户能够通过App 等途径进行微视频的获取,尤其很多视频网站都相继推出了微视频账号,加大了民族音乐钢琴演奏多样化演绎和技巧讲解的宣传力度。同时,一些网络平台设计了不同类型演奏方法和曲目的板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音乐思想和理念及技法的不断涌入,钢琴创作进入了自由、创新的多元时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钢琴改编曲和新作品,如储望华的《筝箫吟》、崔世光的《山泉》、张朝的《皮黄》,等等。人们可以随时从一些社交软件、传播平台中欣赏这些优秀的作品。而现代网络中有很多评选平台,如大众评审、大众点评等网站,很多微视频平台、音乐App 都开放了评论和评价功能,助推了长效评价机制的完善,也为微时代民族音域钢琴演奏多样化的应用推广、建立长效评价机制和获取评价数据提供了支持,有助于民族音乐钢琴演奏多样化应用推广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助推了音乐文化创新发展。
微时代的来临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在增强了娱乐性的同时,也促进了各类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改编,利用钢琴进行民族音乐的演绎,能够从多方面、多种类型丰富民族音乐。钢琴演奏的多样化也推动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民族音乐钢琴的多样化演奏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受到喜爱。如今,微时代信息传递速度极快,各种微信社交、短视频传播平台的广泛应用也为民族音乐钢琴多样化的应用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能够真正将民族音乐文化语言向全世界推广,让更多的人听到更优秀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