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莉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已经被否定。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著名中学语文教师教育家马小平老师曾经提出:“我们所培养的人才,并不缺乏知识与技术,他们有知识,却没有是非判断力;他们有技术,却没有良知,他们患有‘人类文明缺乏症,人文素养缺乏症,公民素养缺乏症’”。如何治好学生的这种“病症”,教师在这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给教师明确了一个方向,让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个“完整的人”。下面,我们谈谈在教育当中教师如何立德树人,做学生的引路人。
中华民族文化历来重视师德,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提倡师者的“修德”,蔡元培先生也提出:“砥砺德行,敬爱师友。”师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正因为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所以教师才要修身立德,言传身教。在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生活质量,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学生能从中受到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工作中,待人处事时平易温和、和蔼可亲,以人格魅力引导着学生的心灵,用厚德博学去激励学生,才能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德行的生成与发展在于主动的实践过程中,师德同样如此。教育伦理学认为,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除了受到专业领域客观结构的影响,也与教师和同事及学生的互动、学校的日常工作生活密不可分。所以师德养成的土壤是教育教学中丰富的实践情景。教师要在每日每时的教学生活中,敏感于道德问题,不断思考和实践教育道德活动,洞察自我,并不断进行反思,在不断丰富自我又扬弃自我当中形成师德。正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观察着、讨论着甚至模仿着,所以教师的行为不仅要合乎道德,更要内化成个人德性。古人云“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说文解字》里对“教育”两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所以说,“不使作善”或者“使作恶”的活动都不能成为“教育”。所以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目的是蕴含在教育本身。而中国社会在很长时间里,各种教育乱象的频频发生,就是对教育道德目的这一本源问题的漠视和扭曲。很多教师忽略无视“成才”的价值远高于“成人”,对他们而言“育分”比“育人”更具诱惑力,部分老师单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缺乏学科的德育意识,对学生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不加以引导及教育,这反映了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对教育本性的迷失。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里说道:“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所以我们要正本清源,教育的根本对象是人,根本任务是树人,培养有德之人,所以要求学生要成才必得先成人。我们的教学内容当中,有具体的学时学文化知识,却没有一个具体的科目学“尊重”“责任”等道德价值,但是道德可以通过任何事来教,它内嵌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课堂中的道德教育应以知识为载体,具体、自然地呈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空洞地对学生进行说教,生硬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洗脑,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中明确规定教师应该以“师德为先”“学生为本”。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的主体地位,心系学生,关爱学生。以生为本的第一原则是尊重学生。树人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独立的健康的人格的个体。我们倡导育德于教,以道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而道德的方式是尊重学生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不是将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学生,更不能轻视讥笑甚至打骂学生,侮辱学生的人格,践踏学生的权利。当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尊重和理解,才能以朋友的角色和学生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他们提高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能力。
爱是教育灵魂,师爱是以生为本教育的感情基础。有些老师尽管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然而并没有爱学生的职业情感,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优点和缺点,喜、怒、哀、乐,也缺乏足够的关心,这也是造成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一个内在因素。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是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鼓励。师爱是崇高的,而它的作用又尤其显著,一旦学生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同时,爱不仅表现为一种情感,也表现为一种能力。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罗姆在《爱的艺术》一文中,强调爱不仅是非理性的激情,而且是一种具有特定能力和责任感的艺术活动。所以师爱是一门专业艺术,立德树人要艺术化,必须从善良的道德动机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走向如何操作的科学方法和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