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悦
山西民歌是山西人民祖祖辈辈留给后代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反射出一个民族千百年来留传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文化印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2006年,左权开花调及河曲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于一个民族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标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山西民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非遗”传承教育一直也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2002年10月,北京召开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施动员大会——“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入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开端。笔者根据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发现大多数音乐类院校并未充分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的教学活动。这促使笔者想要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方式与实践进行探索,希望通过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样也希望能够引起各大艺术类院校对“非遗”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动力之源,是民族文化的摇篮,是形成民族特色的基因,是我国民族文化复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中提出,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①。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在高校教育中推进是势在必行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看山西民歌意在突出传承与保护山西民歌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传统是一条河流”②,在传统民歌这条大的河流里,既有源头之水,也有源源不断汇入河流的小溪,形成我们当下所拥有的民歌的特点之一,也就是丰厚的历史积累。据史料《乐府诗集》中记载,山西民歌的产生最早出现在尧舜时期,主要来源于民间,反映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生活。后来歌曲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传统民歌到革命民歌再到新民歌,歌曲反映的内容随历史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然而,在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各种文艺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快节奏的生活,通俗歌曲流行歌曲等潮流歌曲的大量产出,广受大众的喜爱,这无疑是冲击着山西民歌的发展。旧时代的民歌除了有《诗经》中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歌曲外,还有很多表现生活不幸,揭露封建社会的不公,婚姻不由己,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本质,表达内心对封建统治阶级的不满,对其压迫的反抗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内容的歌曲。新中国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思想的解放,婚恋自由,对于歌曲传唱中的内容已不复存在,歌词内容与现代生活脱轨。
山西民歌的产生有很多是人们即兴的演唱产生的,是劳动人民的产物,通常看到什么唱什么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灵活性,自由性,也极其贴合生活,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歌词语言上也有方言土语的特色。现如今,普通话的普及,许多地方的年轻人已不会说家乡的方言,因此会唱带有特色方言民歌的人也逐渐减少,很多歌手用普通话演唱的民歌缺少了其中的韵味,了解和喜爱山西民歌的人也越来越少。不仅如此,老一辈山西民歌的传承人正在老去,逝去。这无疑对山西民歌的传承是一笔巨大的损失,旧时文化与现代文化脱轨。
随着《非物质文化教育宣言》的推出,各高校积极响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将其中具有本民族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列入高等院校教育体系进行传承,不少专家及学者纷纷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分析当地“非遗”进校园的现状,并撰写论文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韩再红于2010年《中国音乐》发表了《合唱课中的地域民歌传承——以山西师大音乐学院山西民歌合唱教学为例》,作者根据在山西师大音乐学院合唱教学的实践中,努力从地方音乐文化入手,强调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地域优势,成功将山西民歌融入高校教育。杨美嫒2008年在《山西师大学报》中发表了《将山西民歌引进山西高校》从山西民歌艺术的魅力、增进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山西民歌对大学生的促进和影响。笔者将“高校、非遗、山西民歌”作为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发现文献共有34篇,大部分相关论文以研究山西民歌唱法为主,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保护与传承以及如何在高校进行有效传承的探讨。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坡,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是我国的文化大省,也是民歌的海洋。受传统音乐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还保留着西方音乐教学的思维方式和教学体系。虽然近年来高校对山西民歌有开设相关课程,但只是侧重于理论的研究层面,而不是具体的实践演唱,这意味着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不能有效地进行“活态传承”。随着山西民歌的传承人数量减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的传承十分紧迫。虽然有山西左权民歌的传承人刘改鱼老师,有河曲民歌的传承人辛里生、吕桂英等多位老师为山西民歌的传承展开了许多教学以及宣传工作,在各地参加了很多文艺演出并获得各项奖励百余次。即便如此,影响力也只是冰山一角,了解和喜爱山西民歌的人无法达到全民覆盖。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的传承离不开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壤,依靠地方高校传承文化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高校培养的许多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继续进行音乐教育事业,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这件事像播撒一颗种子一样,生根发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但非遗在高校的传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非遗在校园的传承中缺乏多元化、规范化。有关许多非遗项目开展的活动目的仅仅是为了表演,对于山西民歌的学习仅仅浮于表面,传播形式单一。有些关于山西民歌作品的演出及比赛由于参加的学生数量有限,不能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二,在非遗山西民歌传承与实践的教学中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学生在学习山西民歌的过程中缺少实践。有些高校对于山西民歌的教育只注重理论学习,教师往往是把“书本搬到课堂”式的教学,一些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业务培训。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教师仅凭借自己对有关非遗山西民歌资料的学习、理解从而开展教学,甚至会产生误导学生的情况。例如,许多山西民歌都以当地的方言土语演唱,任课教师并不会说纯正的方言,因此示范较少,学生就很难学到原汁原味的山西民歌。如果教师只能讲一些有关“非遗”山西民歌的理论知识,其教学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此外,师资力量的匮乏,许多教师难免有超负荷工作的情况,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很难得以保障。
第三,在非遗山西民歌传承与实践的教学中缺乏适合的相关教材。有些偏重于专业的艺术类高校则注重实践,而缺乏理论的指导。一些口传心授的民歌没有固定的歌词,往往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在许多情况下是歌者的即兴之作,歌曲作品不成文本,难以使后人系统的学习。目前,进入高校的非遗项目,基本没有系统的相关教材,学生学习山西民歌缺少理论的支撑。即使目前拥有的教材,也不能很好地结合各个学校以及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易造成教学、教材“两张皮”的现象,不能使传承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与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紧密结合。
第四,高校大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对于非遗的了解较为薄弱。目前,由于我国青少年从小学习的就是现代文化,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现代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及非物质遗产文化接触较少、兴趣相对较低。很多大学生喜爱的歌曲似乎更偏向于现代、流行,反而对本民族节日和民族艺术正在渐趋淡漠。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这是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中对于文化自信的阐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自信根本上来源于文化自信,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山西民歌无疑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笔者认为,非遗山西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非常适合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满足学生提高自身民族文化自信的需要。高校教育应重视非遗山西民歌传统文化的教育,更要明确教学目标。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走进民歌,正确认识及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真正喜爱山西民歌;培养学生对非遗山西民歌的自觉保护意识以及传承意识。高校建立“全校学习”机制,构建多元化传播形式,非遗山西民歌在高校的环境里如果想得到原生态的保护以及传承发展,必须要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以设置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山西民歌可以纳入到艺术专业的课程当中;将山西民歌文学、山西民歌文化发展等类别的课程纳入到文学、法律等专业的教学课程安排当中;还可以考虑安排大学的选修课程,用奖励学分机制鼓励大学生投身于自觉学习、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的活动当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其次高校可开展“非遗山西民歌进校园”的社团活动,合唱比赛,山西民歌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地展现给高校师生,营造一个传承山西民歌的浓厚氛围,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山西民歌的熏陶及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挑起传承山西民歌的担子,自觉地保护非遗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保护本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高校重点培养大学生中的“好苗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做好传承,真正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延续下去。让新时代大学生真正树立起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
高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首先需要授课教师的专业性以及传道授业解惑的超强能力,因此要格外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此外,在高校设置非遗传承课程的基础上聘请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做活动交流,或做外聘兼职教师。传承人亲临校园为学生现场教学,能够使学生听到学到原汁原味的山西民歌。同时传承人可与学校研究非遗相关人员展开学术交流以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与保护。
高校将非遗山西民歌纳入课程应根据教育教学需求按照教学安排制订合适的校本教材以便完善师生教学。在教材的选取上要注意挑选左权开花调,小花戏,河曲山歌小调等具代表性的作品,更要注意歌词内容积极向上,曲调简单易学的。教材可以打造“国际,国内,地方”三位一体的符合教学内容的,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编写本土教材。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立足于国情,制定相关保护政策。高校想要真正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进行下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声声不息”,教育部门可制定相关政策支持高校师生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民歌,例如给予经费举办山西民歌比赛及山西民歌交流活动,培养优秀传承人,让非遗山西民歌真正地在我们的传承中得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教学体系,高校系统科学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民间传承方式相比而言呈现出许多问题,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尊重民间艺人的传统传承方式,而且要把握传统山西民歌的教学效果。要想实现将山西民歌在高校中的有效传承,还需要相关文化部门以及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的共同努力,在高校进行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乔晓光.交流与协作[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10.
② 黄鹏翔.传统是一条河流音乐论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10.
③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