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晖歌舞音乐《麻雀与小孩》创作探究

2021-11-26 04:38
黄河之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歌舞剧歌舞麻雀

梁 越

一、黎锦晖的家庭成长环境

黎锦晖,湖南湘潭人,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父黎世绶在清朝咸丰年间曾两中举人,父亲黎松庵也为清末秀才,学识渊博,且写得一手好字,其母黄庚也传承了深厚的家学,能言善辩且豁达开明,在这样一个学问满庭,自由宽容,勤学思辨,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黎锦晖与其兄弟七人皆各有所成,世人号称“黎氏八骏”。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环境给人日后事业以及生活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意义深远的,从黎锦晖之后的音乐创作以及用人做事,家庭生活来看,这样优秀的家庭背景是其快速成长成才的本源所在。

二、黎锦晖的音乐创作背景

(一)民族民间音乐对黎锦晖歌舞音乐创作的影响

黎锦晖在音乐领域所取得的巨大建树与成就,以及在音乐形式上的改革创新,兼容并蓄,独树一帜不光是来源于他对音乐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其拥有的优于常人的音乐天赋以及从小接收到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对他的耳濡目染更是给他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助益。湘潭地界自古以来民间音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比如湘剧、昆曲、弹词、三棒鼓、花鼓戏、莲花落等等,而黎锦晖最早接触到的音乐形式则是莲花落,莲花落是一边打竹板一边说唱韵词的表演形式。而真正使黎锦晖喜欢并投入到的音乐类别则是花鼓戏,花鼓戏以山歌声腔为发声特点,题材丰富,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片段舞台化来进行表演,喜剧因素强,表现力也异常丰富。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深受民众所喜爱。黎锦晖边听戏边认真记歌词,并饶有兴趣的向民间艺人讨教拉二胡、吹笛子、擂鼓、打镲等民族民间乐器的演奏方法与技巧,黎锦晖对乐音音调特别敏感,上手几日便可以熟练自通。黎锦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崇与热爱给他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所创音乐形式中强烈的民族韵味与风格更是日后其音乐作品风靡海内外且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在他所开创的音乐形式即儿童歌舞剧中的作品《麻雀与小孩》、《葡萄仙子》、《明月之夜》、《三蝴蝶》中就隐含表现了民间音乐片段“打铁歌”、“呆子吃醋”、“铜钱歌”、“采茶歌”等音乐形式。而且其时代曲(今称流行歌曲)《桃花江》也是结合了湘潭当地的民间歌谣,使这首歌更加给人以深情,热烈之感。在任湖南省内重点四校的音乐教员时,黎锦晖就反对常用日本曲调填词的教法,而是大力弘扬民族名曲如《满江红》、《阳关三叠》、《高山流水》等,并配以历代的诗词来用作音乐课程的学习部分,且广受学生的欢迎。黎锦晖曾有言一重要论断,即“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本人深感认同,黎锦晖的观点充分的契合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音乐是民族历史上各种音乐思想、音乐文化、音乐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历史发展的产物更是我们华夏人民所体现出的关于音乐智慧的结晶。民族的音乐文化是一个国家音乐的气质与灵魂,民族的音乐文化应对人民所作、被人民所享、为人民所用,我认为无论何时代的音乐从业者以及音乐爱好者,都应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探索民族音乐精华,立足时代、着眼未来、兼容并包从而使中国音乐熠熠生辉。

由此,以黎锦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推崇程度上看,他深知要想真正的普及民族音乐,让民族音乐成为广大民众心中引以为傲的音乐形式,就必须做出一系列人为上的主观努力。普及平民音乐的思路与概念就此油然而生。于是,黎锦晖聚众人之合力,扬平民音乐之大旗,于1920年正式成立了近现代史上第一个由文人组建的平民音乐团体“明月音乐会”,拉开了平民音乐推广的帷幕,也为黎锦晖独创的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表演曲的新音乐形式的创作打下了音乐技艺以及创作思想、创作路线的基础。

三、黎锦晖儿童歌舞音乐创作之分析探究

黎锦晖曾在书中写到“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儿童的模仿本能十分发达,习演歌剧可以借此训练儿童一种美的语言、动作与姿势,也可以养成儿童守秩序与尊重艺术的好习惯。”等等一系列论断,鲜明的表达了他的儿童音乐思想,以及他对儿童音乐的重视程度,充分的认识到了儿童歌舞剧和儿童歌舞表演曲会使广大少年儿童在与儿童音乐交流的潜移默化中,对其身心、精神、思想会产生的巨大且深刻的影响。

(一)音乐表演形式、体裁形式的多样化

在儿童歌舞表演曲中《蝴蝶姑娘》采用的是双人对唱并配以双人舞蹈齐唱齐跳的表演方式,《好朋友来了》采用的是对唱对舞并配以生活化的舞姿的表演方式,《寒衣曲》采用的是表演唱并配以舞蹈化动作的形式,《吹泡泡》采用的是既有领唱又有齐唱并配以编队领舞的形式,而最为著名的儿童歌舞表演曲作品《可怜的秋香》则是采用了整个歌唱队伍配合舞剧表演的形式。在儿童歌舞剧中黎锦晖根据曲目内容形式的不同把歌舞剧大概分成了四大体裁类别。1、直进式。是以整个故事走向为基础,用歌舞表演恰当贴合故事情节来烘托剧情,直接发展。是以剧情主题为主要部分,以歌舞表演为次要部分。这种体裁形式的代表性作品为《麻雀与小孩》。2、递展式、与直进式相反,它是以歌舞表演为主要部分,剧情主题为次要部分,舞剧的动作大多都被舞蹈化。代表作品为《葡萄仙子》、《三蝴蝶》等。3、回旋式。剧中人物根据情节的展开、重复需要,做重复上场下场。代表性作品为《七姊妹游花园》等。4、并驱式。用和唱来阐释乐舞,用舞剧来宣扬乐歌。

(二)题材多样、灵活,契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儿童时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处于萌芽发展的思维阶段。也是良好思维培养塑造的关键期,性格活动被指引性强。而黎锦晖的儿童音乐作品善用各种修辞手法,大量运用拟人化手段,比喻化辞藻,使其作品活灵活现、通俗易懂、感召化强烈极易被儿童所吸引,并被儿童所接纳直至喜爱。例如在儿童歌舞剧《葡萄仙子》中,故事主角的葡萄仙子其实是葡萄本身和园丁的结合体,而更有把自然界的雪花、春风、雨点、露珠、太阳五种自然现象比作了自然界的五位仙人。还有在《七姊妹游花园》中,把群花拟人化成万花仙子等。他的大部分作品既大众化又生活化、自然化,所以也易于在各年龄层段传播。

(三)内容丰富,精神意义强烈,给人以生活、成长之启示

儿童歌舞表演曲《寒衣曲》的内容表达了母子情深,儿行千里母担忧,母在家中被儿思的人间至情。《好朋友来了》宣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礼节,希望儿童能养成知分寸、懂礼貌的好习惯。《可怜的秋香》更是让儿童提早的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希望儿童能珍惜现下拥有的一切。儿童歌舞剧《春天的快乐》告知青年,只有辛勤的劳动才是获得快乐最本质的道路,宣扬热爱劳动的理念。《葡萄仙子》的内容告诉儿童要尊重并且保护他人的劳动果实。《月明之夜》宣传人本位的思想,不可盲目迷信神仙鬼怪,只有现实中的人才是正统与本源。告诫儿童,关注自身,破除迷信盲从。

四、《麻雀与小孩》内涵之展示

《麻雀与小孩》作为“直进式”结构,是以剧情主题为主要部分,歌舞表演为次要部分的儿童歌舞剧作品。

第一部分“教学”采用的是英国民间舞曲。在表演内容上麻雀妈妈对小麻雀进行飞行上的细心教导,着重展现了在现实生活中母亲对孩子的悉心关爱与呵护备至,从侧面也反映出孩子对母亲那种深刻的依赖之情。就如我们每一个人的孩童时期一样,都会对万事万物好奇不止,而母亲总是会去担当“讲解员”这样的角色,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进行耐心且细致的解答。麻雀妈妈无时无刻不在为小麻雀担忧,时刻盼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及时的避开一切危险因素,周详安稳的生活。根据自身在以往以来所取得的处事经验,来提醒和告诫孩子尽可能少走一些弯路,靠自己的能力去分辨世间之事。随后,麻雀母亲则离家去工作,努力来给孩子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活,同时也想要给孩子以自由、独立的成长空间。就像在孩童时期的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这样或那样的小秘密,当父母与孩子短暂分离而让孩子自己独处时反而能够让其心灵得到更加自由的释放,这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塑造至关重要。

第二场主题为“引诱”,曲调来源于湖南本地民歌《嗤嗤令》,这一部分是通过对唱的舞台表演形式,细致描述了少年抓小麻雀的心理过程。在舞台表演中少年表现出了对万事好奇的儿童特性,这也让他对走失的小麻雀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之心,这一部分内容在充分表现了少年聪明伶俐、人小鬼大的个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少年其年龄虽小,却也有着专属于孩童时期小孩子那种大胆的且独特的创造性,丰富的体现出孩子思维聪颖的一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孩童刁滑狡黠的一面,即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不惜撒谎以求得原谅。从这一段我们要挖掘出的内涵就是想要警示家长在孩童的快速成长时期,就需要及时有效的给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谨的把握孩子正确的成长方向,绝不能任由其负面自我思维与意识的发展。

第三场主题为“悲伤”,曲调来自北京大学音乐研习所的长白山组收集到的《长白山曲》,旋律进行多为下行,这样下行的旋律走向也正表现了麻雀母亲发现小麻雀走失时那种悲痛欲绝的情感。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作为一个母亲,当自己心爱的孩子走失时的那种痛苦与焦虑的心情皆是一致且相通的。孩子一时的好奇与贪玩总是会给他们自身带来各种糟糕且不利于他们成长的境遇,反观我们每个人在顺境时总会自觉可以掌控一切,对父母以爱之名的管教不以为然甚至置若罔闻,但每当我们自身真正所处危险之中时,那种对踏实对安心的渴望之情,对能够继续被爱被呵护的渴望之情着实可以从心底喷涌而出,所以无论我们每个人在何时何地或者什么年纪,永远都要去珍惜被爱的日子,享受被爱的日子,更要珍惜无论我们到了什么年岁都会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深深的幸福感。

第四场主题为“慰问”,作者将民间流传的《苏武牧羊曲》运用不同音色的对唱以及速度的变化,将少年得知老麻雀失去小麻雀的痛苦由同情、悔悟到主动送回小麻雀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的细致入微。善良且积极的家庭环境必然会更早的挖掘出孩子的同理心,人性本无善恶之分但是习性却有善恶之分,就像少年一样,他能够快速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够承担下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也必然是因为少年母亲的善良以及少年母亲对少年的深切关爱,让他不忍心再如此的对待小麻雀,努力做出改变让麻雀母女团聚。这一部分警示了家长,善良,真诚和爱永远是世间不变的真理,要想真正培养孩子成才,就要在家庭中打造和谐温暖的氛围,孩子受此环境因素影响自会耳濡目染,从而受此熏陶后变得更加坚强优秀。

第五场主题为“团圆”,选用民间曲调《银绞丝》。告诉世人一切美好结果的取得都是那样的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这幸福且安稳的美好时刻,同时也告知世人,要心怀感恩、心怀阳光、心怀正能量。只有相信美好,美好才会如约而至。同样,母亲对孩子的那种大公无私的爱,深沉且带有灵魂的爱,以及作为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不惜牺牲一切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平安幸福的强烈愿望,更值得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大力称颂。

结 语

黎锦晖作为儿童歌舞音乐形式的开创者与奠基人,其儿童歌舞剧不仅具有音乐创作特点、艺术审美特征、舞台表演形式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剧本创作、主题架构、体裁选择上的学术价值,还具备精神指引、内涵丰富、启示性强等价值。所以,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音乐形式,不仅为后人创作歌舞音乐带来启发,同时也为学校的儿童启蒙与素质培养带来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歌舞剧歌舞麻雀
谈如何有效提高歌舞导演的创作能力
歌舞欢庆“三月三”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愈纯粹愈醉人——天津歌舞剧院新版《爱之甘醇》初品记
燕子和麻雀
我为内心的需要而写作——谈民族歌舞剧《伴嫁歌》
当下的人性如何张扬——以《云南映象》等民族歌舞秀为例
大型歌舞剧《壮锦》的审美随想
麻雀与红襟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