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添
在流行音乐各行业中,和声,并非单纯指乐理上的解释。通常大家侃侃而谈的“和声”,其实包括了种种面面,类如和弦、音程、和音等方面。因为和弦各音之间存在着音程关系,所以,“和声”,也多指和弦。
如今,和弦在不同音乐风格里的叫法有差别,分类也各不相同。而在流行音乐中,三和弦、七和弦、离调和弦、变音和弦和高叠和弦较为常见,笔者通过这几类和弦,分析伴唱在流行音乐编曲中该如何使用。
三和弦是众多和弦里面最基础的和弦。其中,三和弦的原位和转位之间存在的音程共有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四种音程关系,而这四种音程关系都属于和谐音程。按理论来说,在主旋律定型的情况下,为其编配伴唱声部,只要和声级数正确,三和弦内的任意一个音都符合成为伴唱声部的条件。
离调和弦,是指临时离开调性的和弦,从而导致调性色彩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只做了短暂停留,之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调性上。用移动调式和弦的记法来展示的话,以C大调为例,比较常见的离调和弦有E、A、Fm、Gm、D、bB等。
变音和弦,是指在不改变和弦功能和不超出调性范围的条件下,把调式中的全音进行改为半音进行,使其倾向尖锐化,这就是变音,这样的和弦也叫变音和弦。比较常见的变音和弦有#Fm7-5、Em7-5等。
在流行音乐编曲中,7和弦的使用较为常见,特别是离调和弦和变音和弦出现时,往往是以7和弦的形式出现,但作为写作伴唱的参考来说,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的声部呢?以周杰伦-《最长的电影》为例子进行说明。
笔者将使用最合适的方式,为其编配出伴唱声部,并列出以和弦音为主和以主旋律音为主的两种情况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
1、以和弦音为主
如果以和弦音为主的话,将所有和弦声部都用上,会比较生硬,而且伴唱声部旋律性较差,仅仅充当为和声效果。当和弦为七和弦,或者更复杂的高叠和弦时,必定会出现二度和七度的不协调音程关系,甚至会出现减和增关系的音程。所以,将和弦音为主,所编配的伴唱效果并不算好,效果一般,起不到很好的衬托主旋律声部的作用,请读者写作时尽量避开这种写作思路。
2、以旋律音为主
秉着伴唱声部为主旋律做“绿叶”的思路,简化和弦声部,再通过和谐音程的关系编配出伴唱声部,是伴唱声部在能很好的衬托主旋律的前提下,还具备了一定的旋律线条性,可以很好地配合旋律的情绪、音高起伏等因素,听觉效果恰到好处,效果佳。
高叠和弦的使用,如今已成为大多数音乐人对于歌曲编配方式的一种新的突破口。而高叠和弦变化多端,叠加的声部较多,便于简化,更多人倾向于使用sus、add等带有倾向被解决,好连接的挂和弦。例如:Gsus4、Cadd2等。
以徐佳莹的《失落沙洲》作为例子。可以得知,并非所有句子都需要写多个伴唱声部的。考虑到此处为歌曲开始的第一句,不宜添加太多声部,添加一个声部较为合理。按照和弦音,再根据旋律的起伏变化,写出了与主旋律颇为“相似”的伴唱声部。再看伴唱声部和主旋律声部各个音的音程关系,分别为三度、三度、四度、四度、四度、四度、四度,都为和谐音程。而三度、四度的使用,会给人一种很贴切的感觉,符合歌曲的情绪。另外,在写作时,一定要用线性思维思考,切忌一个音一个音的往上填声部,流行音乐伴唱并非四部和声或者合唱,线条性和旋律性对与伴唱写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织体,泛指音乐作品中纵横关系的构成形式。音乐织体分单声部织体和多声部织体。单声部织体包含一个旋律声部(包括同一旋律的八度叠置)。多声部织体包含两个以上的声部。多声部织体又可分为主调织体和复调织体。主调织体以一个声部(通常为旋律声部)为主,其余为陪衬声部。主调织体可分为旋律和伴奏两个织体层次。复调音乐织体各旋律性声部并处且地位同等。音乐的织体结构形式对于刻画音乐形象、表达某种意境有着重要的表现意义。应用持续音的简单和声织体,可起衬托作用,帮助突出主要曲调的性格,与主调形成两声部和声。
对与伴唱来说,主调织体式的进入,就是和主旋律同节奏、同歌词、同步地进行。当伴唱只有一个声部的时候,笔者一般使用副旋律的方式作为主旋律的对称。而主调织体中的副旋律的创作,是依据主旋律的需要所添加的不同主旋律,但又能从某方面与主旋律相配合的曲调。他与主旋律共居肢体的旋律层中,无论是在旋律的上方或下方,均应与主旋律构成良好的对比方式。
莫文蔚版本的《忽然之间》,在副歌的伴唱部分就是使用了主调织体式的进入,在和主旋律部分起伏一样的情况下,合理利用音程关系,构成了副旋律线条。
复调织体有许多种,例如:二声部复对位、倒影与逆行、二声部模仿、卡农、模进、多声部对比式写作、多声部模仿等。但这么多种写作方式,归根到底,他们的重心都是在旋律的对位上。
如方大同—《春风吹》的作品中,在主歌部分就使用了复调织体式的进入。原曲编配者考虑到歌曲进行的位置和乐器的数量,把伴唱声部写成了三个声部。三个声部的节奏较为简单,与主旋律节奏复杂的特点形成了较大的对比,让人很明显的听出主次的层次,富有张力。而伴唱声部的节奏简单,更具有铺垫、衬托的效果,让主旋律的律动性,体现的更加显著。
在流行音乐歌曲中,主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具备较长的叙述性。相对副歌来说,情绪的波动和音高的起伏都不大。所以,伴唱在主歌阶段,到底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笔者以不同歌曲分别使用主、复调织体式的进入,加以分析各自的形式,以及如何使用。
1、主调织体式进入
王力宏-《依然爱你》在第二遍主歌的时候,出现了一个伴唱声部,音程的构成只有四度关系,比较单一,起到点缀的作用,比较注重旋律性的推动。
2、复调织体式进入
与主调织体使用最大的不同在于,这种方式写作的伴唱多以烘托主旋律,作为基调为出发点的,并且声部不少于两个。而在音程上面的构成也是较为丰富的,体现一定的和声感。
在一首歌曲中,副歌是整首歌曲的第一次高潮点,并且,副歌也是最容易让人留下印象的。笔者依旧以主、复调织体式进入的不同,分析主、副歌在使用相同的方式时,在哪些方面有差异?
在陶喆的《飞机场10:30》这首歌曲中,就在前后两句中分别使用了这两种方式。而在使用主调织体的前一句中,不同点在于,增添了一轨低八度的同声伴唱,在编曲中,主歌部分只用了一轨单声道作为点缀,而在副歌部分,使用了四轨单声道,构成了立体声,增加了层次感和空间感。在在使用复调织体的那部分,不同点在于:声部减少了,音程关系变简单,考虑到为第一遍副歌出现,可能为简单铺垫,后第二次的副歌出现卖下伏笔。而在在编曲中,使用四轨单声道,与前一句做法相似。
桥段是一首歌曲的最强点,也是推动力最强的地方,编曲加入的乐器也是最丰富的地方,但对于伴唱来说,要在乐器中得到取舍。比如,乐器很多,节奏和频率都很满的时候,伴唱就不需要太多声部了,因为会影响到人声的频率,会使人声在桥段最强的地方出不来;而当乐器频率没有铺得很慢的时候,就可以交给伴唱来填充剩余的频率,也就是添加多个声部。具体看实际的编曲风格和思路来衡量伴唱的使用。可以学习林俊杰-《修炼爱情》中桥段是如何使用伴唱的。
1、在桥段开始时先加入两个声部的伴唱,彼此互为八度关系,伴唱和主旋律的音程关系为五度、四度、三度、六度。
2、第一句末尾加入中间声部,后来与主旋律声部一样,形成立体声的效果。
3、第三句伴唱声部与主旋律为同度和八度关系,增强推动力,在最后一个字上形成和弦的和声效果,添加丰满度。
对于再现段来说,是全曲引向结束阶段,伴唱如果使用,会做减法,比如降声部减少、音程简单化、节奏简短等。
王菲和陈奕迅合唱的《因为爱情》,在再现段最后一句的时候,以女声作为主旋律,男声作为伴唱声部引向结束。伴唱声部以三度音程关系作为主要支点,与主旋律声部十分贴合,是音程关系最近的一种写法,听觉效果比较温暖,也能让人印象深刻。
衬词,为完整表现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语气词、形声词、谐音词或称谓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正词基本句式之内,甚至很多还是无意可解的词语,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就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常用的衬词有:啊、哎、吧、哪、噢、啦、唻、呣、啰、咪、咿、呀、嘿、哩、嗬、哟、呵、唉、咳、喂哈、咧、咚、嗯等。
而非衬词则为字面上的意思,除了以上衬词解释的部分,就为非衬词。在歌曲伴唱写作中,非衬词多半以原歌词与主旋律同步的出现。以下来探究不同歌词的不同伴唱效果。
当伴唱声部使用衬词演唱时,多作为歌曲和声的基调,颇有多声部合唱的韵味,但又并非完全如此。当歌曲风格颇有律动性的特点时,写作者偏爱使用衬词的手法,在歌曲中加入伴唱声部,一是可以添加声部的丰满效果,二是可以完全把伴唱声部当成某几种乐器,例如弦乐组、管乐组等,完全为人声所服务。
当伴唱声部使用非衬词时,会使伴唱声部和主旋律线条更贴合,形成一种流畅的线条性、歌唱性,在衬托主旋律的前提下,又颇有自身的特点和风采。与衬词的写法对比的话,虽然使用的音程关系并复杂,声部也不够丰满,但是音乐的推动性、附和性、歌唱性等特点是比衬词的写法更略胜一筹的。
所以,两者都有各自优点,实际该如何应有,考虑编曲中的乐器因素、速度、频率的使用的条件作为考虑,不可生硬的套用。
本文分别从伴唱的由来和背景、在编曲中和声的使用、在编曲中的进入方式、在各段中的使用手法、不同歌词的效果这五个方面分析伴唱在编曲中的具体体现。探索如何将伴唱在编曲运用好,成为“最好的乐器”,在此将在编写伴唱是的思维和写作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点。
1、在编配时,一定要以主旋律为核心,伴唱只是作为衬托主旋律的一种手段,要甘当“绿叶”。
2、不要过多注重和弦,将和弦所有声部都加入到伴唱声部,要适当做减法,以实际出发,结合考虑编曲中的因素,例如乐器的多少、频率的丰满程度、节奏的律动空隙等条件,切忌不能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纸上谈兵。
3、要灵活运用不同肢体的表达效果,结合歌曲的情绪、律动等特征使用,不要生搬硬套。
4、在歌曲的不同阶段,不仅要注意伴唱声部的音程的丰满度,还要考虑在编曲手法上,形成或取消立体声、增减声部等技术手段的使用。
伴唱如今在编曲中的地位已经愈发重要,我相信,今后对伴唱的写作只会越来越好,会有更多优秀的作品诞生。本文通过列举歌曲的例子,希望可以研究和探讨伴唱在编曲中的使用手法和作用,将伴唱的写作更加规模化,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伴唱写作的影响力,让更多音乐人和编曲人重视伴唱的作用,运用好伴唱这一件在编曲中“最好的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