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焕琴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针对近年来由淡化、弱化劳动教育导致的一些大中小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1]需要指出的是,本应以劳动教育见长的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隐忧:不少高职院校偏重学生职业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劳动教育,造成部分毕业生劳动意识、就业意识的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第一,不少高职学生一入学即把学习重心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为毕业时考取“专接本”步入本科院校做准备,而对学习职业技能、毕业时实现直接就业不感兴趣。这显然不符合国家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初心”。第二,不少来自城镇的高职毕业生即使面对收入较高、职位不错、专业接近甚至对口的就职岗位,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就业。第三,一些毕业生即使找到了相对满意的工作岗位,也是“见异思迁”“身在曹营心在汉”,勉强干了一段时间后就很快“跳槽”。有数据显示,“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有45% 在半年之内选择离职”。[2]笔者认为,这些现象主要是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没有正确理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以及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劳动者”的关系,进而弱化了“劳动教育”,使得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必要的劳动意识和就业意识。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不仅是人类告别动物世界进化到文明社会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人正常成长所必需的理性活动,也是人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最有意义的社会性活动。习近平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3]高职院校强化劳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4],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热爱劳动,吃苦耐劳,毕业时顺利就业,成为工作岗位上的行家里手、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具体来说,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仅要求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多讲劳动创造美、创造幸福、创造财富以及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改善生活、美化环境,鄙视好逸恶劳、不劳而获,拥有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而且要求师生走出课堂,教师组织学生多开展与体力劳动相关的活动,通过参与诸如打扫环境卫生、外出志愿服务、食堂帮厨等活动,加深对劳动的理解,养成爱劳动的美德与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职业教育而言,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意识教育、劳动态度教育,而且是就业意识教育。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以就业为导向”,需要通过强化劳动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就业意识。一般来说,来自贫寒家庭的学生,往往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比较勤快,也比较懂事,毕业时对职业岗位一般不挑不拣,很容易就业。但是许多家境较好、自幼娇生惯养、缺乏劳动意识的高职学生,基本上好逸恶劳,怕吃苦,毕业时往往喜欢挑选环境好、收入高、出力少的岗位。他们不少人宁肯在家“啃老”,也不愿外出就业。试想一下,如果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的校门走出的毕业生们,都因缺乏必要的劳动意识、就业意识,较为懒惰,而不去积极就业,更不去勇敢创业,不就使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落空了吗?如果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实际意义何在?所以,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意见》,高度重视和积极改进劳动教育,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和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与社会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把“工学结合”作为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强调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等形式,组织学生多参加实验、实训和实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以充分体现和彰显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劳动教育所培养、强化的高职学生劳动意识的状态则是实现高职教学的中心环节——“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重要保证。高职学生如果没有由必要的“劳动观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所引导、所激励的劳动意识,而是好逸恶劳,较为懒惰,不愿意脑体结合,不愿意动手练习,就不会积极参与到高职教育以“工学结合”“工学交替”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之中,就不会从实训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整体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就会使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体的高职教学模式,变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职院校要培养和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只能把增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意识作为基本切入点和主要路径。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高职院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首位,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人才的全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尤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5],劳动教育是保证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所有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对高职学生来说,劳动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空洞的口头上的政治说教,也不是“工学结合”那样把教学中的专业知识内容与具体职业岗位结合起来的现身说法,更不是一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把较为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劳动观)与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的综合教育学生、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育人过程。劳动教育需要教育者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劳动对人生的重要意义的同时,言传身教,与受教育者一起“学以致用”,共同投入体力、精力,亲自动手、边讲边干、共同劳动,大家都是参与者、劳动者。这种具有“知行合一”特征的劳动教育比其他品德教育、专业教育更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具体性、实操性和综合性。马克思指出,“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高尔基也说过,“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成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最直接的德育教育,最具体的人文教育,最直观的职业道德教育,最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素质教育。乌申斯基指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而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则具有帮助学生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劳动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和劳动能力,使之热爱劳动,勤于动手,吃苦耐劳,防止和矫正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远离懒惰,自立自强。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长处在于通过“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而喜欢动手、愿意出力流汗、热爱劳动的劳动意识则为促进高职学生拥有职业道德、实操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提供了内在扎实的思想基础、成熟的心理准备和持久的精神动力。
部分高职院校形成了似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是普通劳动者的错误观念,认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人一等,起码应比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更高,进而从思想上轻视主张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这种对“人才”和“劳动者”在概念上的误读,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严重“挤占”“排斥”具体劳动教育课的实际设置,使劳动教育课的课时少之又少(不少院校甚至没有开设),无法发挥出强化学生劳动意识的作用。这种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是普通劳动者的错误“共识”,不仅是对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误读,也是对党长期的教育方针缺乏深刻认识的具体表现。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著名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和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2014 年4 月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代表人物时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7]显然,培养教育“高素质的劳动者”才是新中国教育事业始终不渝的战略目标。实际上“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身就是“蓝领”劳动者,“技能型的劳动者”就是“人才”。我们绝不能把劳动者排除在人才的范畴之外。劳动者中技能突出的就是人才,劳动者中取得骄人业绩、技术技能达到一般人达不到的程度就是人才,而且是当今社会最稀缺、最难得的“能工巧匠”,其中不乏现在国家一再推崇的国宝级的“大国工匠”。只有把难得的技能型人才,首先看作高素质的劳动者,才会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概念。必须承认,“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就是劳动者中的佼佼者、优秀者、杰出者和卓越者,而不是劳动者的对立物。那些不爱劳动、劳动意识淡漠、好吃懒做、好逸恶劳、懒惰懈怠的人,不管干什么,都是浅尝辄止、敷衍应付,永远不可能成为各个行业中所需要的优秀者、卓越者、领军人物、大国工匠。正是由于过去多年来不少人把“技能型人才”与“劳动者”在概念上本来是彼此平等、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误解为彼此排斥、相互对立、互不搭界,才使得本应格外重视“与体力劳动结合”的劳动教育的部分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而使劳动教育形同虚设、可有可无。部分高职院校对“技能型人才”和“有技能的劳动者”之间关系的严重曲解,是造成部分高职院校对“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教育缺乏足够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该承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意识仍在影响着包括本应以重视劳动教育见长的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观念。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等告诫后人勤勉努力、不负韶华的思想精华,也有鄙视体力劳动、提倡人们一味读书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蔑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文化糟粕。恢复高考40 多年来,不少青年学子受传统文化中崇尚读书、鄙视体力劳动等观念的误导和影响,也寄希望于通过高考成功“跳龙门”而改变自家“体力劳动者”的身份,从而彻底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受此观念的熏陶和影响,一些人从心里不愿劳动、厌恶劳动,把从事体力劳动当作不光彩的亊。在现实生活中,部分高职院校讲起“劳动”来很“光荣”、很重要,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对“体力劳动”很“冷漠”,不愿劳动,鄙视劳动,也不想劳动,“好逸恶劳”似乎成为不少人默认的心理共识和价值取向。受这种公开场合讲“劳动光荣”,私下里厌恶劳动、鄙视劳动的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有弱化、淡化劳动教育导致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的做法,也就顺理成章、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且科技成果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传统的体力劳动逐渐退出现实生活和人们的视野,自动化、智能化的家用电器日益普及,使得传统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用于“体力劳动”的时间、频率和强度越来越少,造成人们大多对传统体力劳动失去了兴趣,不想劳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几乎成为许多人的生活常态。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活条件和生活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升,过去必须亲自动手洗衣、洗床单、打水、打饭、购物等少量的“体力劳动”,现在完全可以用身旁的自动洗衣机、饮水机、网购、快递、点外卖等方式解决,无须自己动手和跑腿,使得最基本的“生活劳动”也随之“简化消失”了。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室、实训室、卫生区、操场,甚至宿舍卫生,过去都是由学生自己打扫、自己管理,现在则全部交予“市场”,由专人负责打扫处理,无须学生操心费力。这种生活后勤管理的社会化、市场化,使得学生由过去自己管理、自己动手变为完全被人代替,成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理直气壮的“坐享其成”者,力所能及甚至举手之劳的劳动机会变得更为稀少,头脑里的劳动意识更为淡漠,不愿劳动、不会劳动、厌恶劳动,已成为不少学生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生活中这种“体力劳动”普遍减少的现状和趋势,不但使劳动教育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空洞、宽泛和苍白无力,也使教学效果的针对性、现实性和说服力难以显现,讲授的难度一再加大,而且使主张加强劳动教育的群体缺乏底气,缺乏自信。
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部分高职院校误以为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训”“实习”,就是最好的劳动教育,没有必要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这既是对劳动教育一词过于空洞和宽泛的理解,也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实习实训课”的严重误读。《意见》提出“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显然是特指学校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是纳入学校教学体系的独立的劳动教育。马卡连柯指出:“劳动教育,即人的劳动品质的培养。”[8]显然,劳动教育应该是有关劳动现象、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意义等劳动观方面的人文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部分高职院校所理解的以技术性、技能性为主的教学实训和实习活动。
笔者认为,“劳动教育”就应该是“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教育”。而这一点正是多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对劳动教育的一大误解。正是因为部分高职院校没有认识到学校的劳动教育就是“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教育”,而误解为劳动教育就是各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才导致了对“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教育”的弱化、淡化。其结果不仅使得劳动教育成为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短板,无法实现和保障必要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也使得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实验、实训和实习难以深入、无法提升和收到实际效果。两者关系本来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但在实际上却成了劳动观教育与专业实训、实习互不搭界,各行其道,本应该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但结果却是“各行其道、两败俱伤”。还有的高职院校认为统设的思政课就包含着劳动教育的内容,没有必要再开设劳动教育课。有的高职院校即使开设了劳动教育课,也尽量减少和压缩体力劳动的内容和课时,使得劳动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少得可怜、可有可无、无足轻重。其教学效果显然无法起到强化劳动意识、就业意识的作用。反思多年来“劳动教育”的被弱化、被淡化,所有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劳动教育的本义就是“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教育”,任何专业教学中的“实训”“实习”活动不能代替具有综合育人功能的“劳动教育”。乌申斯基则说,“体力劳动对于人的发育以及保持人的体力、健康和机能来说,都是必要的”[9](P128),体力劳动“成了使人的肉体、道德和智力得以完善并且使人获得尊严、自由、快乐以及幸福的必要条件”。[9](P128)也只有强化这种“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观教育”,并把这种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促进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使高职教育更加符合我国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满足青少年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才能使高职院校为新时代培养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劳动者)”铸魂育人发挥作用。
高职院校要贯彻落实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改进和强化对高职学生的劳动教育,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就业意识,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高职院校要对照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适度开设和强化劳动教育课,让“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做专任教师主持讲授,保证劳动教育课的课时数量和教学质量,把《意见》的精神落到实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主讲教师在讲深讲透劳动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的重要意义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劳动,“冷落”“远离”手机和现代家用电器,让学生们自己动动手,出出汗,感受一下日常生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亲身体会体力劳动的伟大、崇高和神奇的力量,感悟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财富的人生真谛,进而提高对劳动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磨炼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生活情趣。
(1)与生活劳动融合。在日常生活的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正使过去传统状态下的“体力劳动”消失殆尽的背景下,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劳动教育,就需要教育者多动脑子、多出点子。如在条件允许、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从事劳动教育教学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举办类似素质拓展式的活动,开展拉练、野营、野炊等活动,让学生自己组织协调,动手做饭,自己烧水,打扫营地卫生,负责安全保卫等,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生存能力。再如,在从事劳动教育教学时可举行必要的洗衣竞赛,让学生自己动手洗衣服,看谁洗得多,看谁洗得干净,最后颁发奖项以鼓励学生形成劳动意识等。高职院校就是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必要的体力劳动,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劳动带来的生气勃勃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才是人的尊严的源泉,同时也是道德和幸福的源泉。”[9](P126)
(2)与生产劳动融合。“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最常见、最普遍、最具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方式,需要结合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具体实验、实训和实习,组织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运用于实际操作之中,在“师傅”的指导下,动手训练,“真刀真枪”,见效果、出业绩、练技能,真正出力出汗,磨炼意志,锤炼品德,培养吃苦耐劳的意识,培育劳动光荣的精神和思想美德,为毕业时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迅速实现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与服务劳动融合。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劳动教育融合服务社会,既可组织高职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到社区街道、到企业厂房车间、到农村田间地头,为社区居民、为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为从事种植业的农民提供技术咨询、维修和保养技术设备、上门服务、宣传新技术新工艺、参与新产品的生产与开发、创建和完善网络平台、开设网上销售等各种服务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开展学习雷锋、扶贫济困、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参与抗疫志愿者活动、践行“光盘”行动等各种有益活动。这种服务劳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社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美德和高尚情操。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长期要求、本质要求和永恒要求,是一项长期的育人工程,是持久战而不是突击战,既不能一阵风,也不能“一刀切”。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劳动教育的制度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努力使之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持久效果。保证每学年、每学期、每月、每周都要开设适度的劳动教育课,不能主管上级部门一要求、一检查就开设,过一阵就无人过问。要把高职学生每阶段上劳动教育课的具体表现和具体成绩,纳入毕业生的整体测评。在学校规章制度上规定劳动教育课考核不达标者,不得毕业。把劳动课与学生毕业成绩结合起来,否则劳动教育课就会形同虚设。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劳动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的具体要求和直接体现的观念,明确劳动教育就是最为具体、生动、有效、综合的育人教育,认识到搞好劳动教育不仅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初心”和“使命”,也是实现自身价值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与必要举措。
总之,高职院校应该在强化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方面,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