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周颖,徐 霞
(河北大学 历史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2)
近代以来,教育制度不断革新,教育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在私塾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举办观摩会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即以《大公报》对观摩会的报道为主,辅以其他报刊史料,梳理观摩会的创办缘起、组织形式以及内容和特点,重点介绍三种不同的举办方式和具体内容,体现观摩会与众不同的空间互动性质和公共呈现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在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兴办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力图再现观摩会的历史场景。由于当时政局不稳,观摩会的创办自身也具有时效性短、贯彻不彻底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①观摩会已有初步研究,囿于篇幅限制和资料不足,并未展开详细论述,本文将对观摩会不同形式的具体内容展开探究,希冀进一步完善观摩会的相关研究。
1912 年1 月1 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 月3 日,蔡元培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 月9 日,教育部正式成立。在此后短短的5 个月任内,蔡元培大刀阔斧地采取了诸多改革措施,为民国教育奠定了基础。从晚清酝酿半个多世纪才出台的壬寅—癸卯学制(即1902—1903 年学制)到作为辛亥革命胜利产物的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 学制),国家教育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作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并且制定了一个体现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民国教育方针。壬子—癸丑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采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初步确立,为此后的教育改革和资产阶级新学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该学制一直实行到1922 年壬戌学制诞生,为时近十年。在这段时间里,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学制经过几次修正,其中小学校制度于1915 年至1916 年经过一次改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曾发布《特定教育纲要》,提倡“尊孔读经”。不过1916 年袁世凯复辟失败,校令和纲要等一并取消,学校教育仍遵循壬子—癸丑学制制定的教育宗旨、教育法规进行。②刘玉梅、吕志茹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36-55 页。梁启超认为:“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治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③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版,第19 页。纵观辛亥革命前后的国民教育思潮,维新志士从救亡出发,倡言开发民智;革命党人从反清出发,宣传革命教育;学界贤达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要求普及教育;民国缔造者从塑造新国民出发,注重国民教育。虽视角不同,但在强调国民应受普遍教育上有相通之处。在国民教育思潮中对普及教育和小学教育的重视和提倡,直接推动了近代普及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发展。①刘玉梅、吕志茹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235-207 页。国家要发展教育,不仅需要政策的制定,更需要经费和师资力量充足。以新式学堂的发展为例,在教育经费不足以支撑的情况下,改良旧有私塾使之成为符合新式学堂教育的标准不失为一种应对策略。
在清廷废止科举之前,天津兴办学堂的活动蓬勃而起。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895 年至1905 年废除科举的十年之间,天津共创办各类学堂49 所,其中初等学堂31 所,中等学堂7 所,在教学内容和创办形式上都更加趋向近代化。②赵宝琪、张凤民主编:《天津教育史》(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11-113 页。1904 年严修初任学校司督办,同年学校司改称直隶学务处,第二年学务处由保定迁至天津。1906 年,根据《学部奏陈各省学务官制折》,省设提学使一名,统辖各省学务。省以下各府厅州县设劝学所,为府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各府厅州县“设县视学一人,兼学务总董”,负责劝办小学,以推广普及教育。另根据《学部奏陈各省学务详细管制及办事权限章程》的规定,设立了“天津劝学所”,管理天津县内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事宜。县劝学所下设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各区设劝学员,负责劝办小学堂,推广普及教育。③赵宝琪、张凤民主编:《天津教育史》(上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138-141 页。推广普及教育的首要问题即为原有私塾如何改良、新设私塾如何取缔,以免滥竽充数。国体变更后,因经费停拨,缺乏人才,扩充师资又限于财力不够,小学教员多不合格,厉行检定淘汰则一时无人代替,因此社会对学校缺乏信任感。④《京兆尹沈金鉴呈明京兆现在教育状况》,《大公报》(天津)1915 年7 月31 日。在此背景下,天津劝学所“提倡改良私塾办法”,“决定将内外城各改良私塾由该区劝学员详加调查,分为完全、简易二项,列表送所,以便下期观摩会按照考试”。⑤《改良私塾办法》,《大公报》(天津)1908 年10 月12 日。并且开办私塾改良会,逐步厘定改进办法:“(一)研究开办观摩会之办法;(二)凡已改良私塾告退学生,各塾不准互留;(三)组织国文补习所之计划。”⑥《私塾改良会之提议》,《大公报》(天津)1908 年6 月12 日。时人认为学部设立观摩会,“系仿运动会意义略为变相,而于学务一端深有裨益,现拟订划一章程,通饬京外各学堂,一律遵办,以资观感而求进步”。⑦《北京·部订观摩会章》,《大公报》(天津)1907 年8 月21 日。近代天津教育在社会动荡不安,教育财政危机的情形下,开始了探索和尝试。而中小学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环,于青少年而言十分重要,其课程与形式将影响到后期发展。 因此,考察观摩会的组织形式,了解其举行过程和创办意义,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观摩会具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根据《议定观摩会章程》,因为“开办观摩会于学务洵有裨益,现饬各司员详订划一章程,以便咨行京外各学堂一体遵办,借兴教育”。⑧《议定观摩会章程》,《大公报》(天津)1908 年8 月5 日。从举办空间来看,观摩会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场内和场外两种。场内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组织学生考试,考察科目包括国文、算术、理科、历史、地理等,另一种是直接展览学生成绩。场外则指体育观摩会。就举办程序而言,一般先是由劝学所等教育部门议定章程,然后通告各校届期到会,各塾限期内将各年级学生总数及其姓名、年岁、程度并该塾名次、住址、塾师姓名,用四裁仿纸本,每半页格式,限以十行缮送至劝学所,以凭筹办,定期举行后则评定成绩,颁奖公示,以资鼓励。⑨《劝学所通启》,《大公报》(天津)1916 年5 月3 日。
《大公报》中有关观摩会的记载较早出现于1906 年2 月9 日,束鹿县“因乡村小学堂逐渐加多,稽察难周,拟仿照外洋运动会办法创开城乡观摩会,以资互参而归划一”。①《朿鹿县呈报创立观摩会暨考察日期禀并批》,《大公报》(天津)1906 年2 月9 日。此次观摩会前后历时20余天,地址则在城乡适中之区匀配,附近村庄共分为七会。城中为一会,1 月20 日即先由城中开办,距城较近者共23 村麇集于城中,“是为此次观摩会之造端”。其后四七营、智邱疃、辛集镇依次召开,除开学最迟、程度尚浅暂准免考约有50 村外,此次应考小学堂共114 座,应考学生除四七营一座70 余名,其余则30 名、20 名、10 余名不等,通盘合算共计1 882 名。②《朿鹿县呈报创立观摩会暨考察日期禀并批》,《大公报》(天津)1906 年2 月9 日。考察形式为在讲堂上分班考较,试以修身、历史、地理、算学、格致五项题目,然后再阅各项体操,与讲堂上功课合并酌定分数,“以六十分为及格,某村某学堂学生及格多者,教员记功赏给联言一付,学生分数多者赏给铅笔、石板、教科等书。不及格者记过两次,记过者斥换学生,分数少者则面加申饬。至学堂人数先以20 名为额,有不足额者即责成村正、副学董限一月内招齐听候,年终再考,违者照阻挠学务禀究”。③《朿鹿县呈报创立观摩会暨考察日期禀并批》,《大公报》(天津)1906 年2 月9 日。考试过程中学生应当遵循考试规则:入座后不得越号,隔号不得交谈,交卷不得逾限④《观摩会志详》,《大公报》(天津)1916 年5 月18 日。,不得托故不到,如学生有特别事故者,应在册内叙明以便平均核算分数,凡非应考之学生照常上课,毋庸放学⑤《劝学所公启》,《大公报》(天津)1916 年5 月22 日。,应考学生除稿纸笔墨外不得携他物。⑥《小学观摩会之函知》,《大公报》(天津)1918 年5 月20 日。由此可见,此观摩形式的互动过程主要在教员与学生之间,考试成绩则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要素。
专门陈列各学堂图画、手工成绩,并演试各种游戏音乐歌唱是观摩会的另一种组织形式。各学堂学生只需将图画、手工成绩品选择多种或任演某种游戏音乐唱歌用于观摩即可。⑦《北京·观摩大会》,《大公报》(天津)1907 年1 月26 日。以城西慈惠寺官立两等小学堂为例,本学堂开办观摩会时“征集本县各学堂成绩品,分室陈列,任人参观”。其中,手工部陈列各种石膏、制竹、厚纸、织纸、折纸、纽结等制造品;女学部陈列针织、刺绣、编物等;国文、算学部有民六学堂学生孙世玺、陈淑之的行草,张文德的大小楷,达摩庵沈氏改良私塾学堂朱春平所写书法,笔画雄劲,结构方严,颇有大家风味;图画部陈列有铅笔、水彩、墨色等作品。此外,慈惠寺学生刘建铭、马希禹所绘之人体解剖图与东西洋印售者无少异。据称“是日,绅商学工各界前往参观者拥挤异常”。⑧《观摩会志盛》,《大公报》(天津)1910 年7 月25 日。因此,观览者参观展览成绩时须遵守知晓一定规则:
(一)各学区私立小学堂,各成绩国文、习字、算数三门,业经评定分别最优等、优等、中等,即分按各学区第几小学堂依次陈列以便观览。(二)凡观览者依次翻阅,阅后复照旧放妥,幸勿抛掷凌乱。(三)凡入场观览者须按本会指定路线出入,勿得任意拥挤。(四)凡观览者不得在会场内吸烟以防危险。(五)每日展览成绩由上午八点钟起至下午六点钟止。⑨《观摩会会场规则》,《大公报》(天津)1910 年10 月26 日。
不仅如此,从天津市东区小学各科分组观摩会记录来看,会议对观摩会委员办事细则、实施细则等有过专门讨论。⑩《记录:本市小学各科分组观摩会委员会记录》,《天津特别市教育局教育公报》,1930 年第31、35、38、39、40、41 期。举办观摩会需要按照章程,北京各学堂亦是如此。1907 年1 月17 日、18 日、19日,在“西珠市口越中先贤祠开第一次学界观摩会,约集京师内外城各学堂学生,陈列各堂图书、手工成绩,演试各种音乐游戏,每日自上午九钟起至下午三钟止,惟19 日专请学界女宾,凡购入览票者,每人铜元二枚”。⑪《北京·开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07 年1 月24 日。“第一日赴会者为国民学堂、日新学堂、有级学堂、畿辅学堂、八旗第四高等小学堂、第二初等小学堂、西城两等小学堂、滇学堂,均依次唱歌及跳舞,观者无不称赞。其陈列品物异常繁多,罗列于三面楼中,几无隙地也,其大略则为大学师范之画本及图书局、畿辅学堂、崇实学堂、八旗第四小学各处之毛笔、铅笔各画,其他如镂花厂之制造品,淑范女学之编物,两等小学之豆工,女学传习所之造花以及国民小学制造之石板、操帽等品,速成实业学堂之骨胶等项制造精良,倍极完善,是举也,都人士争先快睹,入览者毂击肩摩,诚可谓学界前途贺。”①《北京·纪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07 年2 月5 日。
与上述观摩形式不同,体育观摩会一般在室外举行,参观者也更为广泛。1919 年4 月20 日,天津劝学所在南开中学操场举办各学校体育观摩会,练习项目如下:“(甲)武术令,城隍庙学校学生:五行拳、连环拳、四把拳、八式拳、进步六刀、进步六剑、连环棍、连环腿、双钩单刀、春秋刀、四式花枪。(二)函方菴学校学生:基本教练、单式、数手连环拳、四手拳、列神拳、翻拳、锁口刀、双拐擒抢花枪、双手剑术。(三)广北学校学生:武穆十三枪、连环棍、四式拳、进步六剑、梅花刀、龙行双刀、连环剑、摔跤、对齐眉棍、对花枪、孙子十三剑。(四)武术传习所学员:拳脚科、基本教练、二十四式、连环教练第一段、第二段。(乙)兵操,原地转法、原法变排枪法、步法、分演、合演,并约定国防第三师团副吴少彭先生莅会为批评员,一俟评定甲乙,再行登录。”②《将开体育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19 年4 月16 日;《体育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19 年4 月22 日。体育观摩会内容丰富,样式繁多,因而需要更多的准备工作和体育器材。天津劝学所举办高等小学体育观摩会时就曾面临教育枪太少的问题,因“新改两等各堂多未有枪”,遂将旧存木枪三百余支发给该劝学所,“令自行修整,作为习操之用,以示奖励体育之意”。③《文牍:本司札天津县高等小学开体育观摩会并发体育枪以备各堂分用文》,《直隶教育官报》,1909 年第20 卷。体育观摩会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可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择优奖给金银奖牌以示提倡而昭鼓励”。④《畿辅近事:发给奖牌》,《北洋官报》,1911 年第2954 期。从体育观摩会的操练内容来看,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以养成军国民资为目的⑤《发奖志盛》,《大公报》(天津)1916 年6 月24 日。,寓兵于士依然尚武之精神。⑥《朿鹿县呈报创立观摩会暨考察日期禀并批》,《大公报》(天津)1906 年2 月9 日。
观摩会结束后,一般会择优评定,予以奖励。奖品有笔墨、书籍及扇、石版、爱国扇、毛笔、石笔等。⑦《发奖志盛》,《大公报》(天津)1916 年6 月24 日;《奖励学生》,《大公报》(天津)1916 年6 月17 日。在举行观摩会的时候并不限定于哪种形式,考试、展览、体育观摩或任选一种或者两种,有时三种同时举行。此外,从考察对象来看,又可以分为学生、教员和学校。观摩过程中被考察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学生,但其成绩高低好坏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学堂的教育情况和进步与否,以及教员的教授管理方法是否得当。有关学生考察的情形,上文已做详细论述,接下来就考试内容以及教员和学校考核情形略做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塾师和私塾改良产生的影响,进而考察近代学堂教育的探索与转向过程。
上文提到观摩会的考试科目主要有国文、算术、历史、地理、理科等,尤以国文和算术为主。从题目要求来看,一是相对比较简单,与生活息息相关,二是与科学和实业相关联。例如国文题目有“学生宜慎防时疫说”“刘生绘画记”“公众卫生说”等。⑧《观摩会志详》,《大公报》(天津)1916 年5 月18 日。算术题目像“有某商店每一日所售之货值银288 元,若售至12 日,问共售银若干元;甲仓有米789 石,乙仓之米比甲仓多210 石,问乙仓有米若干石;有马千匹,售去766 匹,问尚余若干匹”。⑨《观摩会志详》,《大公报》(天津)1916 年5 月18 日。再如“某工人每日作工得银六角四分,若作24 日所得工资备作50 日之用,问每日可用若干”。⑩《观摩会详志》,《大公报》(天津)1918 年6 月12 日。理科题目如“(一)稻之形态如何,品种有几,如何培植,如何收获,有何效用,倘遇种种害虫有何驱除方法;(二)声音如何发生,如何传播而达于耳经,如何作用而生听觉”。①《观摩会详志》,《大公报》(天津)1918 年6 月12 日。作品展览则将各种仪器,各班学生及毕业师范各生之成绩品,桌椅、布匹、操衣、粉笔等物陈列于理化室,各小学学生均往参观,由该班各生轮次试验理化仪器,以资观摩。②《北京·纪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07 年8 月7 日。考察对象除了学生还包括塾师及其教授方法。1917 年9 月,天津劝学所第二学区第三期传习所开办教授观摩会,“是日来宾百余人,首先振铃开会,讲述开会词,而后丁省身先生教授三四年国文、生字、修身,冯锦堂先生教授全级算术,张宾彦先生教授三四年国文,讲课完毕,邓澄波先生代表所长发给模范学生奖品,计每人铜墨盒一个,刻有劝学所受奖人之姓名留作纪念,最后行毕业式行鞠躬礼”。期间二区劝学员李寰生,巡行教员马萨庭分别发表了演说,“大致劝导大直沽一带绅商扶助私塾塾师改良及塾师日求进步”。③《劝学所开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17 年9 月5 日。同年11 月23 日下午一点,劝学所招集代用学校教员及改良塾师开秋季观摩会,“报考者40 余人,县长因事未到,派科长许显亭先生到会点名,命题有广北小学校长戴毓珊及所长华芷苓,劝学员一区斋旭初、邓澄波,二区李寰生,三区李燕林,四区刘紫洲,巡行调查员徐镜波,巡行教员马荫庭”。从考查题目来看,主要是围绕教授和管理两个主题:(一)为小学教育以留意儿童身心之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并授以生活必需之知识技能为宗旨,试就其内容而详释之。(二)为日课表之调制与教授之进行,儿童之学习校务之整理均有重要关系,试就部定国民科第三学年教授时间拟一男生用之日课表,其各科每周教授时数列后,科目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另外还有关于教授法问题:(一)为现今国民学校应以何教科为最要试详言之,并说其理由。(二)为本国文字为国民交换思想感情之要素,然无善良之教法儿童领受极难,试就国文读法拟一国民科第三学年之最新教授案例。④《改良塾师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17 年11 月25 日。这些题目都是当时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举办教员观摩会集思广益,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且教员是直接与学生接触的教育参与者,理应对教育政策表达看法。
举办观摩会是推动私塾改良的重要手段。⑤岳红廷:《近代天津私塾改良略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2 年第6 期。对改良私塾的训练主要是通过组织改良私塾观摩会、改良私塾研究会来实现的。被认定的改良私塾的学生和塾师,要参加观摩会考试,以巩固改良成果。学务人员到各塾调查及各项人员到塾参观,遇理课时应照席讲授,俾得详观教授之真相,概免停课周旋。劝学员如拷问学生应仔细回答,不准蒙面摇首故作不知,但须平日预为训练。各塾如遇特别来宾及学务人员到塾参观或调查,于入门时均应令学生起立致敬,其口号由塾师行之,临去时无庸为礼。此外,上年毕业各生,本年观摩应另设特班观摩,其人数仍与各年级公共计算。观摩会与考学生仍限四年级17 岁以下,三年级15岁以下,二年级12 岁以下,惟三年二年两级,凡上年观摩会列取最优等、优等者无论年龄大小,本年必须递升一级(如三年升四年,二年升三年之类),报名时有未升级者本所为之改正,如有遗漏未查改,本塾临考亦未声明,将来一经查出,即将该生分数扣去作为无效。⑥《改良私塾提升等第》,《大公报》(天津)1908 年8 月30 日。考核合格才能提升优等,例如“内城第一学区改良私塾前由总劝学所逐一调查,将已认可之私立第一小学堂李承荫,及私立第九小学堂赵连吉二处列入中等,刻经举办观摩会,该二塾一切功课所得分数颇占优胜,现由督学局将该塾一律提升优等,应得之名誉金亦由劝学所补发矣”。⑦《私塾注意》,《大公报》(天津)1912 年6 月26 日。观摩会尚未举行的各学区,所有私立各学堂名誉金亦须考验后方可颁给。⑧《会议举办观摩会》,《大公报》(天津)1908 年11 月30 日。
观摩会因其对众人开放的形式,在教育改革上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除在堂面试时不准乡人喧哗,致扰学生心思,至一入体操场则在村外空旷之地,所以远近妇孺观者如堵,其胜负优劣由卑职当场奖戒,相形之下,优绌立现,愧奋自生,其所以言语形容之表不特此也。凡事偏举则废,普及则通,自观摩会一兴,其从前顽固之徒,一睹鼓舞鼚轩者,洵不在言语。此鼓荡之精神与大同之学校亦恍然于新学新理,实有裨于成人小子而耳目心思为之俱变。”①《朿鹿县呈报创立观摩会暨考察日期禀并批》,《大公报》(天津)1906 年2 月9 日。“同人于互证参观之际隐寓移风易俗之权,闻此会未举以前,该教员等竞胜情殷有昼夜加功,惟怵他人之我先者。此会既行以后,而记过之教员犹复退思补过。以知外洋运动会其用意至为深远,而卑县窃取其义添设城乡观摩会,其有益于人心风俗者实非浅鲜。惟观摩者一时之胜负,稽查者平日之功程,除仍饬查学绅董严密稽查外,仰学务处饬令推广举行,仍由劝学所各员随时查核。”②《朿鹿县呈报创立观摩会暨考察日期禀并批》,《大公报》(天津)1906 年2 月9 日。此外,因观摩会经费由劝学所筹办改良私塾款项下支用,不另请款,经费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③《观摩会章程》,《大公报》(天津)1917 年5 月23 日。,所以有“商会因本县开办国民学校观摩会,慨捐洋130 元,热心教育”。④《热心教育之核奖》,《大公报》(天津)1917 年7 月14 日。不仅如此,劝学所观摩会试验时,更有“某塾生带同哑生陈汝奎一名,赴场试验,以识字算术缀字等课程,该生或用实物或用形体按其所问一一对答,心思极为灵敏,旋由会内当场给予特别奖品”。⑤《教授哑生之特色》,《大公报》(天津)1910 年10 月29 日。值得一提的是,女子观摩会举办新闻也时常出现在报端。⑥《观摩会发奖》,《大公报》(天津)1916 年10 月15 日。
虽然观摩会的举办具有一定章程,劝学员及教员等众人也在场监督和照顾,但在举办过程中也会有意外,例如因食堂饮食不卫生而造成学生闹肚子的情况偶有发生。房山县曹章村在举行小学观摩会时曾发生过中毒案件,造成“50 余教职员、学生中毒”,幸而“立即延医救护,除10 岁学生邢延荣当时殒命外,余渐次清醒”,后“经检查该村所送饭食内含石霜”,“正凶已获,正研讯中”。⑦《房山县发生贩毒案》,《申报》1931 年6 月16 日。此外,由于政权更迭等因素的影响,观摩会的实际效果有时会打折扣,并不能完全实现其相观而善、推广普及教育的目的,近代中国思想认识逻辑与实际演进并不完全同步的情况现象事十分常见。⑧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实业与科技、文化传播》,《历史研究》,2004 年第2 期。因此在讨论观摩会的实际情况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查阅这一时期《大公报》(天津)中有关观摩会的报道发现,1906 年仅1 篇,1907 年7 篇,1908—1910 年 分 别 为20 篇、29 篇、34 篇, 呈明显增长趋势,1911 年则下降至15 篇,此后的1912—1915 年均维持在个位数,1914 年甚至一篇记载也没有,直至1916 年才出现11 篇关于观摩会的记载。此后十年间观摩会的举办次数飘忽不定,并无明显规律可循。从中可以看出,观摩会的举办在辛亥革命前出现了短暂的增长趋势,这或许与当局的教育政策有关,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以及北洋政府统治期间,由于革命频发,政权不稳,财政紧张,往往无暇顾及教育及其经费,于是导致举办次数减少。当然,仅从《大公报》的统计数字并不足以描述全貌,也有可能出现以偏概全之嫌。但我们仍可以借由观摩会这一点,管中窥豹,透视晚清民初学堂教育的摸索历程。显然,在动荡中稳定、改革、发展教育并非易事,其中不同时间段内的教育制度及经费多少尤其影响了近代教育发展的模式与速度。新式教育在清末已经兴起,迫于经费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新式学堂在很长时间内仍得不到有效推广。因此,改良私塾使之成为新式教育的一部分确实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而举办观摩会即改良私塾的一种方式,通过举办各种观摩会以期实现教育进步也成为其宗旨。首先,在观摩会的举办过程中,有省县政府人员以及当地绅士的监督和参与,劝学所人员也会对观摩内容进行研究,从而使塾师接受新教育新思想,解决了部分师资不足的问题;再者学校之间、教员之间通过观摩互相竞争,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最后根据学生成绩评定优劣,择优公布,鼓励改良进步者,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报纸报道使得观摩会的全过程可以供时人阅读,创造了一种公共阅读环境,这一形式使教育成为一种公众参与的行为,这也与当时各种教育思潮迭起以及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报道相关。再者袁世凯新政期间军国民教育和实业教育有所发展,劝工陈列所、商品展览会等各种博览会得以推广,比较观摩会与博览会可以发现,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宣传和呈现的特点尤为明显。此外,翻阅《河北教育公报》《直隶教育官报》等近代报刊可以发现,天津与其他地方的观摩会具有共性,观摩会将考核范围从一校一室扩展到一城一乡,甚至不同区域之间,教学空间由内部变为内外结合,而近代新兴媒体的发展使这种试验模式得以记录和共享,为近代学堂教育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探讨的公共空间。进而言之,如若将中国西部、南部地区的观摩会情形与之作一对比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因此,对观摩会的研究不能仅止步于此,还应从更多视角进行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