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尹, 蔡勤禹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社会史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100)
2020 年11 月27 日至30 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华北历史研究协作中心共同主办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届华北区域史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会议共收到专题论文110 余篇,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以及北京市社科院、安徽省社科院和辽宁省社科院等单位的90 余名学者参加研讨会。会议共分五场十组展开深入研讨,以下分述。
灾难给社会带来巨大创痛,也给民间组织及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治理带来机会。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蔡勤禹的《华北慈善联合会与陕西灾荒救济》以《申报》《大公报》《益世报》《新陕西月刊》等报刊文献和陕西省保留的档案为基础资料,梳理了华北慈善联合会赈灾救荒的主要手段及其官民互动过程,指出慈善团体的救灾活动,弥补了国民政府在灾荒救济方面的空缺,为社会组织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样本。安徽省社科院历史所郝红暖的《清代直隶义仓的兴废——兼论光绪初年方宗诚在枣强的义仓建设》,分析了嘉道年间和晚清时期直隶义仓兴复,特别对桐城派名吏方宗诚在枣强县修建义仓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与江南义仓转向商业化经营形成对比,清代直隶义仓建设呈现官营化的特征,地方官吏则是影响义仓兴废的关键因素。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星耀和郭常英的《1946—1947 年天津“献校祝寿”运动》一文,考察抗战结束后天津“献校祝寿”的背景、组织机构、筹款方式及收支状况等,指出这一运动的实际目的在于宣传蒋介石个人的政治形象而非真心实意办教育,且募捐过程中横征暴敛,所以尽管运动前期声势浩大,但对教育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王洪兵的《拾穗习俗的救世理想及其近代困境》,在追溯拾穗习俗的思想渊源及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其蕴含着追求社会物质财富再分配的公平合理,强调关爱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公共属性和道德诉求。面对近代拾穗危机,与国家权力的强行干预相呼应,乡村社会通过建立青苗会组织,制定村规民约,规范拾穗秩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乡村社会的互惠合作关系。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李尹的《灾荒赈济与清前期环渤海三省间的跨海米粮流通》,利用清代档案等资料梳理了清前期环渤海奉、直、鲁三省间米粮海运的变迁过程。指出这一时期米粮海运在方向上呈现阶段性变化,海运方式也经历了从官营化向商业化、从非常态向常态化的转变。认为清前期清政府为赈济灾荒对既定政策做出了积极调适,而运输赈粮的需求在客观上推动了北方沿海贸易的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林的《论民国时期世界红十字会构建公信力的举措及效果》,通过分析世界红十字会宗旨与使命、重视制度建设、及时信息公开、积极争取政府立案等措施,使其成为民国时期一个业绩卓著、具有较高社会声誉和公信力的慈善组织。青岛农业大学柳敏的《善政之艰:近代青岛平民住房政策的实践困境》关注了近代青岛平民住房政策的实践情况。近代青岛平民住宅的建房模式从政府公建到领地自建再到开展合作共建,是在市政财政困窘情形下,结合民众呼声与城市条件,在官民长期磨合以及贫民间争讼不休中逐渐走出的路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贾岱铮的《商业契约与信任资源——近代天津住宅租赁市场中的非正式制度》,认为广告制度、铺保制度、眷属制度等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弥补了由于大量陌生人交易存在的社会风险,保障了近代天津住宅租赁市场的稳步发展。
政治、制度对经济与政治生态都会产生直接影响。一些学者从经济视角探讨和分析政治、制度对华北经济诸方面影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的《清末民国时期冀中定县的商税制及其运作》,对前人论及较少的晚清民国商税及其运作变化进行了有力分析。他指出商税不仅反映了税收结构、财政收入结构的变化,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乃至民族国家的变化。商税乃至整个税收在地方产值经济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有“不重却杂”的特点。如何治理税制的繁杂,也是彼时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高福美的《禁而未止:清代京城烧酒市场变迁考论》,利用清代档案考察了清代京城烧酒市场的变迁过程,指出酒禁的推行及酒税制度的调整,并未达到严禁私酒运销的目的,京城私酒的蔓延显示了传统时期制度约束之下市场的自主选择。山西运城学院河东文化研究中心张启耀的《民国前期“村政建设”背景下的山西乡村税收策略问题研究》,认为在“村政建设”背景下,山西政府对农村的利用具备多面性,这不仅表现在对乡村实物的征收上,也表现在乡村“兵差”、劳役、公差等方面,再加上当时山西政府的其他行政治理手段,使得山西乡村的赋税征收又具备较强的隐蔽性和策略性。南开大学经济学系龚关的《金融风潮、金融发展与政府行为——清末至抗战前天津金融业发展分析》,认为天津金融风潮与金融发展并存,昭示着政府的行为造成了金融市场的波动,但其影响主要限于金融市场范围之内。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刘岩岩的《风向北吹:“二次进口替代”视域下民国时期长江流域面粉企业在华北市场的角逐》,认为上海“进口替代”型面粉企业、“二次进口替代”型的天津面粉企业以及武汉面粉企业三方在华北的博弈,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反映了国民政府统筹协调能力的匮乏。山西财经大学米嘉的《山西区域货币制度变革与信用货币发行管理研究(1919—1931)——兼论民初到晋钞首发结束期间山西区域币制变迁问题》,认为晋钞纸币作为山西区域性近代币制的代表性因素,其兴衰源于制度执行,而在整个制度变迁过程中,决策者的心智因素是关键的一环。青岛大学历史学院马斗成和张世煜的《暗战:战后青岛走私初探(1945—1949)》,探讨了抗战胜利后青岛走私的类型、缘由等问题,指出这一时期青岛走私物品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而看似错综复杂的青岛走私实为国民党政权掌控青岛经济秩序崩溃的表现。
政治、制度对行政运作和政治生态也产生直接影响,一些学者从管理层面对此进行探讨。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纪丽真和赵建洋的《金代山东盐业管理及私盐治理——以天津、河北、山东地区为中心》,指出金朝在山东设置盐使司专管盐务,并以分界政策保障山东盐业的销售。同时,金朝政府通过不断增设巡捕使、给予盐司官缉捕权、任用进士作盐官及派使春秋两季巡察等方式缉私以治理私盐。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郑宁的《饮鸩止渴:明末清初皖北的秩序变乱与重建》,论述了明末清初战争背景下皖北地区社会秩序的变化过程,指出明清两朝在皖北的统治模式无本质差异,社会秩序的维系几乎全然依赖于官府权威的存立。山东财经大学古帅的《晚清黄河北徙后的下游河道管理研究》,通过梳理晚清黄河北徙后黄河下游尤其是山东的河道管理情况,认为尽管地方政府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未能形成有效的河防机制,难以保证河道的安澜。辽宁社科院王春林的《鼎革之际的北京治安与派系政治:以鲍旅事件为中心》,认为在鼎革之际鲍毓麟旅完成了维护北京治安以及移交城市的任务,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鲍旅事件的解决与治安维持会和外交团关系密切。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潘鸣的《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北平的政治生态与北平市政府的权力格局》,认为1928 年国民政府依照《特别市组织法》建立了北平市政府,结束了北京政府时期条块分割的市政管理模式,北京自此出现了统一的市政管理机构。但在市政府的组织过程中,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围绕市政府的人事安排与权力布局进行了反复的博弈,使得市政府虽在形式上实现了市政统一,但实际上仍然政出多门,无法进行有效的机构整合和市政建设。中原大战终结了蒋冯阎围绕北平进行的博弈,但北平市政府依然没能得到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青岛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广杰的《权力政治学视角下胶东地区的行政空间博弈问题(1928—1937)》,从权力政治学的视角考察了1928 年至1937 年间韩复榘、刘珍年等各派政治势力在胶东地区的博弈,这些博弈则深刻影响了胶东农村社会。北京大学历史系陈佳奇的《天津市教育系统的整党建党运动(1951—1954)》,关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津市教育系统的整党建党运动。认为通过这次运动,促进了中共党组织权力的下行,凝聚了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引导个体兼顾党务和业务的同时,推动了基层组织的思想革命与社会动员。青岛市档案馆聂惠哲的《论解放前青岛如何治理犬患》,考察了解放前德占日据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青岛地方政府的犬患治理问题,指出彼时制度化、规范化及常态化的治犬措施对今天仍有较强的启发和适用性。
民间社会与地方治理是华北区域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特别是士绅、宗族在华北地方社会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王先明的《庚难之后:天津日常生活秩序的恢复与重建》,指出由于天津都统衙门不能直接深入民众日常生活秩序的深层,所以庚子事变后天津日常生活秩序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由地方绅董主导。都统衙门在制度形式上纳入地方绅董以协助管理基层社会,但绅董所处地位屈辱而尴尬。浩劫后的天津,在重建中也发生了历史性转向。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珠海)吕双的《制度的约束与突破:明代山西沈藩社会关系构建与影响》,聚焦于山西潞州的沈藩宗室,观察明代分封制度变化与其地方婚姻网络构成的关系。认为宗室与地方家族所形成的联姻网络在明中后期地方礼仪推行、宗室内部管理及地方治理中均发挥了作用和影响。青岛大学法律人类学研究中心杜靖的《占星术与风水传说背后的历史隐喻》,通过对清代曲阜孔氏宗族“十二府”相关传说故事的论述,从世系学的视角分析了宗族小房支与大宗嫡系以及国家的关系,指出在宗族体系内部,主要表现为竞争、分化与排斥。而在面对国家时,他们又相互合作,优先忠诚于宗族共同体利益。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任福兴的《清道光时期四川巴县县域治理的实践效果探究——以刘衡官箴书与巴县档案为中心》,通过研读刘衡官箴书和巴县档案,认为清代道光时期四川巴县县域治理中存在的县官素质低、蠹役扰民、民众难治等问题,县域治理效果并不理想,刘衡的县治理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县域治理中的困境,地方社会问题依然严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崔岷的《绅士无以救时:咸丰六年清廷推行团练“任官督率”的背景与意蕴》,认为清政府在兴办团练问题上推行“任官督率”方案,是从“顶层设计”上探索社会动员策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作为地方上层精英的在籍绅士对于实现社会动员有着特别意义。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雷鸣和赵天睿的《清末民初乡绅转型与山东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基于山东省107 个县的史料以及各项指标数据,并通过模型理论分析,说明了乡绅阶层在地方社会的经济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刘希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德占时期青岛的公共卫生治理》,认为德占时期的公共卫生治理,以殖民当局为主导,社会力量主要活跃于与之相关的慈善救济活动。这一时期的治理,开启了青岛公共卫生近代化的进程,但同时存在治理主体专业性不足、治理客体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缺陷。河南大学历史学院王松的《“非农化”进程与乡村治理: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研究》同样关注青岛,着重考察了20 世纪30 年代防治赤星病运动。认为在农业危机的背景下,青岛防治赤星病运动从官民同困到解决,背后都反映了“非农化”进程对乡村社会的转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马树华的《城市蛋白质、渔业生产与人海互动——以港东为例(1950—1985)》,以青岛港东村为实例,探究了1950—1985 年间国家如何通过社会组织、技术支持、供销网络等制度设置,改造与重组渔村的经济与社会,从微观层面分析了胶东渔村为满足城市蛋白质供应,如何在新的制度与技术条件下进行人海互动等主题。枣庄学院王其科的《从家庭走向政治:1953 年粮食统购统销初期山东农村妇女的宣传动员》利用山东地方县市档案,论述了1953 年粮食统购统销初期山东省对农村妇女的宣传动员。提出在农村妇女卷入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国家政权增强了对农村社会的控制力,为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经济社会基础。
华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主战场,随着新材料发掘,新内容、新方法、新视角和新观点频出,使华北抗日根据地研究内容丰富,问题深化。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岳谦厚和李瑞峰的《中共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党军关系》,指出“党指挥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政治原则和制度设计,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在地方党组织协助下扩大武装力量,军队则帮助地方发展党组织,确立了太行根据地党的“一元化”组织架构。临沂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魏本权和马金霞的《根据地的孩子——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儿童工作与儿童日常生活》,认为儿童教育、组织、节日、游艺娱乐、生产劳动、拥军参战等活动,渗透儿童成长的生命历程,构成战时儿童成长与日常生活的基本轨迹。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立柱的《戏曲改革与民众动员:以抗战时期的晋察冀边区为例》,研究了抗战时期的戏曲改革问题。在抗战动员实践过程中,开始出现经过改革、创新的抗战戏曲。认为抗战戏曲在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民众的思想教育与政治动员。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马思宇的《一体与一元:抗战时期中共的党团制度与根据地群众运动》,指出中共在各种群众团体的建立过程中,依循了渗透与裂变的运作机制铺开组织网络。党团制度始终在根据地群众组织演变中扮演重要角色,有力支撑了根据地的党政军群一体化和党的一元化。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秀丽的《乡村革命动员的机遇、挑战与挫折——以山东党组织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以山东党组织为中心,考察了土地革命时期党组织在进行乡村革命动员时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挫折,揭示了山东党组织没有成功“嵌入”乡村革命动员的原因。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淑丽的《由分散到集中统一——1948—1949 年中共在鲁西地区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研究》,以地方县市档案为主要资料,关注了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在鲁西地区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斗争的问题。认为以该斗争为契机,中共有效克服了地方在长期游击环境中形成的分散倾向与地方主义,在全面建政前夕,这对于加强中共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对沦陷区的研究是近年史学界的一个热点,华北沦陷区是抗战全面爆发后最早沦陷的区域,沦陷区的政治与社会生态颇为复杂。北京大学历史系臧运祜的《1930 年代日本对于华北的政策》,梳理了30 年代日本对华北政策分为四个阶段,分别论述了各阶段其政策的演变特征,并对政策做了总结。指出日本政策实施过程大致为渐进式,华北事变是日本走向全面侵华战争的必然结果以及15 年战争的过渡桥梁。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郭循春的《从济南到皇姑屯——北伐后期日军的对华军事计划与行动》,认为日军制造济南事件的动机不在于阻止北伐,而在于拖延北伐军,为奉军主力部队后撤争取时间,进而保全张作霖及奉军实力。并且济南事件与皇姑屯事件间也存在着密切因果关系。中山大学历史系张文俊的《全面抗战前阎锡山与中共之联络——侧重苏联因素的考量》,指出阎锡山联络中共不仅是受到日本压力和国内势力博弈,而且受到了日苏在华北的潜在博弈对山西造成严重冲击的影响。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张展的《主动与被动——全面侵华初期日军的持久战战略》,以丰富的日本侵华决策史料,呈现了日本全面侵华初期的持久战方案。文章指出全面侵华初期,日军在试图从速击败中国军队的同时,以限制自身消耗、长期对华封锁为方针,为战争长期化准备了预案。只不过日本决策层未能取得共识,在权力博弈后搁置了相关方案,并陷入持久消耗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谢晓鹏的《抗战时期河南沦陷区之官场百态透视》,从附逆事敌的动机、遍布官场的贪腐、养妾蓄妓的风气、得过且过的态度四个方面,透视了这一时期河南沦陷区的官场百态。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炜伟的《沦陷时期日本在天津的电影文化侵略及其效应》,认为天津日伪当局通过建构防范性的电影检查制度、输入带有殖民思想的电影作品、在电影院强制设置殖民广告等举措,企图达到奴化宣传的目的。指出日本的电影文化侵略虽未奏效,但愚民做法产生一定危害。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所曹书林的《日伪对地方武装团体的改编与利用——以河南沦陷区为中心考察》,指出日伪对地方武装团体改编成自卫团的地方武装成为日伪政府倚重的武装力量,在维护统治秩序、协助“剿共”、自卫等方面发挥作用。而这些武装以“政府官员”的名义横行霸道,又动摇了日伪的统治基础。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晓晨的《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对天主教的控制与利用》,考察了日伪政权对华北天主教的控制利用情况,其政策包括强迫延聘日籍传教士、安插日籍教师入教会学校、开设宣传宣抚班等,对华北天主教务造成伤害。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刘成虎和高宇的《日本关东军与热河鸦片政策及实施》,以关东军在热河的一系列统治计划及资源调查、鸦片政策实施为线索,分析了日军在热河的鸦片政策的实质,揭露了日军占据热河鸦片资源的目的在于掠夺。
综上所述,本次研讨会汇集了近年学界关于华北区域特别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方面的不少前沿性成果,有力促进了华北区域研究学者间的对话和交流。具体而言,本次会议有如下突出特点:第一,华北区域研究的视角呈现多元化。参会学者以具体实例为切入点,从政治史、制度史、经济史、社会史、慈善史、抗战史、医疗史、交通史和城市史等不同视角展开研讨,侧面显示了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第二,区域研究的理论、方法备受重视。会议显示,与会学者不仅运用历史学的理论方法,还广泛运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发表了诸多建设性的见解,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碰撞。第三,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均大为拓展。无论是报刊资料、档案资料抑或社会调查、外文资料,均为大多数参会论文所依据的主体资料,华北区域研究资料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第四,强烈的现实关怀。本次会议主题为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历史的作用在于对现实有所帮助,学者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助益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为当代中国的进步提供历史镜鉴。本次会议将为深化拓展华北区域研究、加快华北区域史研究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