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运用探讨

2021-11-25 17:25郑家桢
启迪·上 2021年8期
关键词:运用探讨工学结合艺术教育

郑家桢

摘要: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高职艺术教育需要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职业发展型人才,在构建“工学结合”模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到高职艺术教育的特性,依据科学的教学理念,根据高职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具备更多的对未来工作有利的条件,高效地解决社会上技术人才欠缺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艺术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构建的重点内容及原则。

关键词:艺术教育;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运用探讨

引言: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中的一个新兴名词,在构建高职艺术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的时候,教师要积极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教师要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采用新型、合理的人才培育体系,培养出一批兼顾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之后,教师把这些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按照特性分成若干个模块,让学生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次掌握这些能力。

一、高职艺术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构建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

(一)夯实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态度是构建高职艺术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是指教师要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还要让学生具有敬业精神、不怕受苦、辛勤工作的精神等,帮助学生丰富职业能力,是指教师要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上升进步的机会,他们才能够从自己的职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是指教师采取策略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我提高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

(二)不断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是指教师要根据高职艺术生未来所从事工作的特性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课本上现成的显性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等隐性知识,只有不断深入市场进行实践调研,教育工作者才能够了解社会对这一专业的要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这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增强课程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工作者在设计教学模式时要给予其一定的弹性空间,因为各个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学校要根据岗位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增强课程的职业性,是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确定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种类,之后确定从事这些职业需要考取的资格证书,根据资格证书的考试要求,确定相对应的课程,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满足未来职业的要求。

(三)协调好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对未来从事职业等级的整体标准和院校的教学实力来给学生确定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达到的学习水平,学校还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感,同时教育工作者也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工作实践中积累的个人经验,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总而言之,学校既应该培养学生的做事能力,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做人能力,协调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均衡发展[1]。

二、高职艺术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在构建高职艺术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时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增强与就业单位的合作,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多向行业专家请教,多去市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行业对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将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和需要掌握的知识、素养融入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中,其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教育活动的最后目标,学校不必严格地要求学生去掌握系统化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具备完善的职业发展素养和技能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学校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一定要具备连续性,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最后,提高课程形式结构的合理性,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尽量缩减公共课程所占的比例,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习的课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在设计“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时,应当遵循系统化、多样化的原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发展[2]。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主要是培养有良好职业适应能力的人才的,如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高等职业院校不是以培养学科型人才为目的,而是以培养职业型人才为目的的,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就业单位的合作,让学生提前认识、了解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学校的教学目的要以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为目的。学校要多开设一些实践性课程,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个的实际问题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丰富他们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集服务能力、管理能力、专业能力、认知能力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

參考文献:

[1]羊城.基于工学结合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以金融服务礼仪课程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4):41—44.

[2]廖文娟.浅析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9,(05):250—251.

猜你喜欢
运用探讨工学结合艺术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法的运用初探
互动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网球教学中传统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探讨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