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兰
摘 要:情境教学法的恰当运用,可以提高培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本文从培养智障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出发,对培智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培智语文课堂提供有效的教学建议,从而提高培智语文教学效果,帮助智障学生实现学习进步。
关键词:培智语文 教学策略 案例分析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6.044
第一印象会影响一个人对事物的整体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创设富有特色的情境进行教学,能够吸引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开阔智障学生的思维,激发智障学生求知的热情,更能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友好、和蔼、有趣等较高的评价,智障学生的这种较高的兴趣和热情会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教学过程。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氛围传授新课,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策略。
一、培智语文情境教学法运用的研究意义
随着现代化特殊教育体系的深入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重视智力障碍学生能力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可以锻炼智障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等能力,还可以帮助智障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智语文教师应该切实针对语文的相关教学目标来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进一步提高培智语文的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丰富智障学生的生活内容,加深智障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开发智障学生的智力,提升智障学生的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和纪律严明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目前,培智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学生课堂参与不足的问题,由于教师的个体差异,每位语文教师有自己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也不同,对智障学生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恰当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特殊教育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能更好地集中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智障学生的學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引导他们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十分重要,有趣的氛围才能将他们的思绪从上节课或课间的游戏中带出,让其紧跟教师的思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进而有所学有所知。
二、培智语文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具有针对性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具有针对性,要从课堂内容的整体出发,联系细节,为教学打开思路。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必须贴合教学内容,简洁、明了、因课制宜,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每一课的教学中贯彻实施。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一位智障学生设计符合其自身需要的任务,促使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集中每一个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都引入教学中,使智障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程度严重的智障学生也能短时间注意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
(二)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要增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情境的设计要使教学内容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处于一种渴望学习的精神状态,才能使智障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基础。
对于智障学生而言,学习态度和兴趣的养成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在情境的设计中应花费更多的心思。只有让智障学生喜欢课堂,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如果学生感觉语文课堂枯燥无趣,课堂参与度必然不高。
(三)情境教学法应着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情境教学法应着重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教师常常会采用固定模式的教学方法,一味以知识的灌输和反复的练习为主,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忽略了情感目标的培养。这固然考虑到智障学生识记能力参差不齐、再现不完整等特点。但是仅仅通过机械式地学习,让学生死记知识,终将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遗忘。
而以一定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设计与教学相关的情节、故事、画面等环节不仅能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让智障学生在情境中学和记,不仅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能使智障学生感受到情感熏陶的乐趣。教师在设计情境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智障学生能力水平的设计,更要重视培养智障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不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获得,还要让智障学生去“跳一跳”,让智障学生获得成长的空间,思想的进步。
三、情境教学法案例呈现及分析
《首都北京》教学设计: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教师有一个新身份,看看我的帽子,我手中的小旗子,还有脖子上挂着的小口哨,猜猜我的新身份是什么?对,今天教师是一个导游,要带领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游览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板书:首都北京,领读课题“首都北京”)
(二)初读课文
1.现在跟紧导游啦,我们一起走近首都北京,一起去看看北京著名的建筑物,我们的第一站是天安门。(呈现天安门照片)教师有感情范读课文:中国的首都是北京;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并跟读,带领学生观察天安门城楼。
同学们注意啦(吹哨子,甩旗子),现在我们出发去第二站,哇,我们来到了长城,这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建筑物。(呈现长城照片)教师有感情地读课文:北京有天安门和长城,组织学生认真倾听并跟读。
2.课件展示天安门和长城的图片,布置初读课文的任务,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两次,把课文读通顺,标记重点字词。
3.PPT展示重点字词:北、长。点名让学生朗读字词,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
4.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学生分组齐声以自豪的语气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
(三)巩固
1.借助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说说中国首都在哪里,北京有什么著名建筑。
2.播放天安门升旗视频和万里长城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展开想象,积累语言
同学们,北京还有很多著名建筑,我们下一站去哪里呢?(出示故宫、颐和园、天坛的照片)互相交流想象,开阔学生视野。
(五)简要评析
这是一节培智二年级的生活语文课,这节课主要是要求学生跟读词语北京、天安门,结合场景说完整的句子,帮助学生建立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所以教师的引导尤为关键。为避免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创设情境以导游身份带领学生游览首都北京,以风景照引人入胜,在课堂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设计使教学内容“首都北京”鲜活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愉悦感,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教师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指导整个教学过程,时时抓住智障学生的耳、眼、脑,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课堂中处于一种渴望学习的精神状态,思维变得活跃,课堂参与度大幅提高。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既要考虑到智障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也要考虑他们身为儿童的共通性,巧妙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教师也应在课上课下了解学生的点点滴滴,在课堂中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将生活带入情境,让情境与生活相联系,讓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感受语文之美,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不断地补偿生理、心理缺陷。
总之,科学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智障学生学习进步。从事培智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师在取得教学成果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责任,客观理智地对待当前特殊教育的时代要求,教学过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教学对象的特点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上述的教学建议,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法需要我们去学习、借鉴和探索。这个过程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要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 王建青《论家庭教育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3] 郭有《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李冲锋《教学技能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 佐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