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野 梁 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70)
2021年7月6日,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主办,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协办,阿里研究院新消费研究中心承办的,以“全面促进消费·要求、任务与机遇兼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主题的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品流通论坛(第13次)在京召开。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有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专家委员会理事长高铁生、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院长刘普合、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力鸣、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念、北京市流通经济研究中心朱春红、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研究员李亚琼、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监张慧媛、阿里巴巴集团盒马副总经理张欣宇、阿里研究院新消费研究中心主任吕志彬。会议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院长刘普合主持,研讨会上12位专家就关于全面促进消费的要求、任务与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以下共识。
1.要深刻理解“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意义,按照“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一要求规划消费市场发展,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尤其是高品质生活的消费新需求。
2.要总结消费促进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找准扩大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高度重视体制机制性问题,优化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和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释放居民消费潜力,这是扩大消费之本。但本次会议不讨论这一问题。
3.要发挥市场主体的关键作用,鼓励企业家创新,优化供给结构,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稳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4.要着力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促进融合型消费,推进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健康服务业、家庭服务业、体育产业、养老服务业等服务产业全面发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5.要立足全面促进消费大格局和高质量融合发展新形势,坚持在方法论上有系统性整体性把握,密切和企业合作,深入了解基层困难,加强新环境下的商贸流通理论研究,力求发现普遍性问题和规律性现象,总结实践案例的创新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6.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国内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红利萎缩,消费恢复比预想中的困难,仍然低于外贸和投资,社零总额还没有达到2019年的平均水平,近些年促消费效果不甚理想,居民就业压力增加。
7.就业、收入、公共消费供给和预期等不利因素依然复杂,中产群体收入预期不稳,家庭负担加大,高房价和高房租对其他消费挤出效应仍未缓解,家庭消费趋于保守和谨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变大。从2015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始终在不高的水平上徘徊,农村消费能力仍然脆弱。
8.产能过剩与有效供给不足同时存在,消费信用成本偏高,商品质量问题影响到居民消费倾向,物价波动影响潜移默化,社区生活服务业仍是突出短板,城乡消费市场体系还存在系统性断点和堵点。
9.应进一步振兴实体商业,改变实体商业振兴的政策环境,规范网上网下市场竞争,多措并举控制住实体店的房租成本,扩大实体商业自营比例,延伸服务链条,提高盈利能力。
10.健康发展服务消费市场,因地制宜开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规划,鼓励服务产品创新,加强对服务消费市场的发展引导和监管,建立服务价格分类指导目录,抑制服务价格虚高和隐形上涨。
11.加快补齐社区生活服务体系短板,要探索建立网格化责任管理制度,切实落实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和便民商业设施的补充与升级,高质量完成适老性改造,筑牢日常生活和民生服务的社区基础,杜绝政策落实死角,“一个不少”地推动社区生活服务体系的平衡发展。
12.发展传统消费,稳定传统消费刚需市场,对老字号新国货进行总结与提高,鼓励业态创新,挖掘增值服务潜力;发展新消费,坚持问题、目标和市场导向,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升级、多业态聚合优化和多场景合理覆盖,注重投入产出效率。
13.关注细分消费市场,关注不同人群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研究不同人群消费方式变化,兼顾多样性与时尚性并存,尤其是95后、00后消费人群的特点、内容及方式变化,提倡面对老年群体提供“一站式”消费服务,健全老年消费市场,重视中低收入人群消费的基本需求。
14.健全消费供应链信用管理体系,优先选择典型供应链,建设系统性好、整体性高和协同性强的信用管理体系,创造信用价值空间,升级追溯系统,减少系统空转和炒作技术噱头的现象,建立有区别的消费引导机制,提高社会示范效应。
15.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树立消费者社会责任,发展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绿色商场、绿色服务,形成绿色消费增长点。
16.遵循国家“双碳”行动要求,发挥消费对供给的绿色牵引作用,减少消费碳排放,扩大净菜上市比重,改造过度包装,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助力垃圾分类,多管齐下改变低品质、高污染的不良消费行为。
17.支持乡村振兴,促进乡镇产业与城市消费市场有机连接,改善乡村社区商业基础商圈,因地制宜发展乡镇生活服务中心,增强基础民生和基本生活服务的兜底能力,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质量。
18.进一步支持下沉消费市场发展,发挥县域市场对城乡市场的连接作用,提高流通在城乡市场一体化中的地位,增强县域消费市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9.推动政策资源下移,支持县域消费与市场规划,打造县域消费服务品牌,培育县域消费服务龙头企业,发挥其服务半径小的优势,鼓励建设高品质生活服务业聚合型商圈,树立县域全面促进消费的样板。
20.加强对消费者需求变化的研究,关注不同群体消费热点和消费行为的变化趋势,积极推进业态创新,改善消费服务供给,稳步推进传统消费增长,引导、培育新消费发展,构建“新”“老”消费共生互动格局。
21.深化对消费服务创新发展的认识,坚持把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消费者价值作为创新第一动力,尊重消费者权益,避免背离商业本质的资本炒作,做实不同业态存在的根据,强力减少资本性炒作的负面影响。
22.提高流通组织化程度,用组织化流通倒逼生产组织方式转变,用现代流通服务现代化生产,用大流通满足全面促进消费的大需求,推动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推进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与流通组织化、规范化、规模化的深度融合。
23.提高网络消费服务质量,继续净化网络消费环境,继续规范发展平台经济,保持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制度性约束,减少并最终消除低价竞争对制造业发展、对市场秩序的负面影响。
24.注重消费需求侧管理,探索全面促进消费与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消费服务技术、服务产品、服务业态和市场结构的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引领消费新时尚,促进消费者健康成长。
25.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改善基础与提升亮点的重要关系,坚持消费领域的市场导向,坚持通过市场评价创新成果的基本原则,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应用规模。
26.应积极推进统计系统改革,建立部门协同机制,设计体现全面促进消费要求、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反映居民总消费的统计指标体系,构建新时期国家消费统计新局面。
27.应抓紧设计全国性的统一的消费景气核心指数,建立不同层级的权威发布,指导对消费市场态势和对经济发展贡献等方面的深入分析。
28.加强新形势下内贸统计监测与分析应用工作,适应双循环和全面促进消费的新要求,提高应用水平,注重发挥引导消费的社会作用。
29.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城市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标志,应面对资源好、要求高、约束多的实际,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与“持续降低四个密度”的定位和要求,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机制,保持城市发展思路稳定。
30.兼顾“国际性”与“普惠性”平衡发展,高质量建设基础商圈体系,形成有“亲民、便利、多元、国际、分布均衡”特点,有“首善之区”特质的消费服务市场结构。
31.用增量整合存量,用目标优势聚合特色资源,打造北京消费新地标,重点做好中轴线南段永外地区、京东通州大运河地区、王府井地区等不同定位的商圈规划与建设,形成友好型中心商业街区新体系。
32.发掘北京餐饮文化价值,推动“老字号”改造升级,引入国内和国际特色餐饮,植入北京文化新要素,打造北京美食之都。
33.应把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与北京市城市更新规划结合起来,提高目标统筹水平,提高规划和行政部门协同水平,提高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提高北京市民获得感和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