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琴
摘要: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文化基础并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是教育教学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基础。体育课程作为学生必学内容,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并且在未来考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重视。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下,教育事业也在优化改革,尤其是小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方面。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体育教师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有效完成小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素养;教学现状;培养策略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中逐渐加强对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重视,在学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展体育活动能够一定程度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小学教育需要越来越重视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也要越来越用心。对于小学生而言,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通过体育运动来增强自身体魄。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之前,需要积极了解小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现状,依据现状采取有效手段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生体育素养教学现状
(一)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缺乏体育素养培养重视程度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运动能够一定程度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身体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培养体育素养。体育课程在中考、高考中都要考试,因此也是占有一定分值,所以体育教育在小学教学当中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来看,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小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发挥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学校和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依旧是以学生文化成绩提升为教学主要内容,忽视了体育课堂教学重要程度,学生的身体素质不能通过体育课堂锻炼得到提升。一些小学教师甚至会占用学生的体育课堂时间来讲解其他科目知识,对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小学阶段教师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增长学生的体质健康,还能通过锻炼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以及毅力。但是部分小学却只把教学重心放到文化课程中,不能对小学生体育素养进行训练和提升,忽视了体育技能以及体能训练重视程度。对此现象,小学体育教育应该得到教师的教学重视,教师不能有意占用体育课堂时间,鼓励体育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活动。
(二)体育活动设计比较单一化,学生缺乏体育活动兴趣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有良好的运动意识可以帮助其增长体育精神,而运动意识的产生和学生体育锻炼兴趣息息相关。教师需要创新体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体育锻炼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核心素养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教学活动设计时也要以学生兴趣为基础,实施趣味性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来增长学生运动意识。但是目前对部分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来看,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并没有以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为参考基础,教学活动设计缺乏合理性且对学生来说没有趣味性。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小学生对体育这门课程的喜爱程度得不到提升,可能一部分学生会因为不喜欢某些运动项目而开始讨厌体育课堂训练。体育课堂教学过程当中,一般来说教师只安排一些比较简单的运动项目来锻炼学生,比如在操场跑步或者带领学生做体操。这些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比较低并且运动形式比较单一,所以体育教师不能保证学生参与积极性以及学生锻炼效果。缺乏趣味性的体育活动导致学生参与心理降低,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任务而活动,体育训练效果降低。小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认知不清,就会减弱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素养得不到培养。
二、小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策略
(一)正确认识体育教学重要性,规范学生体育锻炼过程
小学时期的体育素养培养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教学重要性,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学时规范学生运动过程,确保学生正确、安全的完成体育训练内容。对于学生而言,不规范的运动过程可能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因此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训练活动之前让学生学习体育教材中的基础理论知识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体育素养,并让学生明白何为健康的运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增强自身体质健康。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体育基础知识讲解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科目包含的教学内容,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念。
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素养培养重要性,加强学生对教师讲解内容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知道何为健康的运动过程。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运动常识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操场进行实践。比如体操运动教学,教师在学生运动过程中要观察并纠正学生错误的动作,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韧带拉伤等不良现象。教师规范学生运动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培养小学生体育素养精神。
(二)渗透德育思想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小学生体育品德
小学生而言,其体育品德意识比较薄弱,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思想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体育品德。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趣味性体育训练项目来吸引学生参与训练,在训练当中渗透德育思想,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体育教师要摒弃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比如带领学生跑步等,这样一种单一化模式很容易降低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体育教师可以采取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等,带领學生进行小组合作并积极参与,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
例如,体育教师在高年级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开展“两人三足”小组竞赛活动。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加有趣,以此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合作来完成运动项目,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度,并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这种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思想,能够培养小学生体育品德。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素养培养需要小学教师重视并创新教学形式。通过解决体育素养培养中存在问题,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提高小学生体育训练兴趣并以此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了解身体素养培养意义,积极锻炼身体并加强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姜思宝.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J]《学校教育 研究》2020年第23期.
[2]谢根平.小学生体育素养现状与培养策略.[J]《科学导 报.学术》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