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林根
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也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所以在新课改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老师学会宽容、理解、合作、研讨、策略、赏识、沟通的前提下,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找到了直接或间接的途径。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因材施教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师生间的关系如何。”我们该怎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以爱为本,懂得“变通自己”——学会宽容和理解
爱是阳光,可以融化坚冰;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更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的爱应该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开始。农村的学生鲁莽、畏惧,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高兴与痛苦、羞愧与害怕,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急躁;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指责,所以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宽容和理解是爱的别名。有一次,我刚交代完要同学们爱护公物。中午的放学铃响了,同学们都忙着整理书包,退出教室,准备回家吃饭。坐在第一桌的一位淘气男孩,他站起来快步抢冲出教室,没想到把第一张课桌“咣”的一声带倒在地。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把目光怯怯地投到我的身上,等待老师的批评或呵斥。而我马上快步上前,一边扶桌子,一边询问这位学生是否砸痛。这位学生看见这情景,也慌忙帮着老师扶起桌子来,他没想到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而且还帮助和关心他,便低下了头,涨红了脸。……这虽然只是件小事,可如果没有对孩子的爱,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心理上宽容(理解)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爱。试想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修养,只训斥学生,批评他做事鲁莽,损坏公物,很可能導致师生情绪的对立,更从何去谈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把爱带给每一位学生,这种爱便转化成了对学生的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鞭策……更能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促使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二、倡导教学民主,讲究“主体效应”——学会合作和研讨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体验,就必须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因为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如果适时让学生们体会成就感,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我在课堂上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是你提出来的,请谁帮忙解答这是你的权利。”学生就会兴致盎然地请他想请的人帮助解决,其他学生也非常迫切地想得到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时的课堂是孩子们的,他们自己在述说疑惑,他们自己在请求帮助;问的是孩子,说的是孩子;提问者绝对听得特别认真,解疑者自然说得特别带劲。老师似乎都已成为多余的旁听者了。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大权“独揽”,而学生呢,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自己是学习(课堂)的主人。而且这种方式对学生提问兴趣的刺激是显而易见的。看来,倡导教学的民主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活力所在。
三、控制情感,改变“教育方法”——学会策略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当我们处理学生违反纪律事件时,不妨用“退三进一”的教育方法,而不是用教师的威严屈服学生。我们看电视时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虎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攻!那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的教育方法。我班有位通校学生,有一个不好的学习习惯。每天的作业都不能及时完成,经过了解发现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便是看电视,连吃饭也要妈妈叫。我就对他进行简单提醒,可是不见效果。后来,他的图画得了校级一等奖,我当时立即把握住这个大好时机找他谈话,首先我就赞扬他,赞扬完后我发现他很高兴,这个时候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同是通校生为什么你的学习成绩比他们差多了,是不是该思考思考?”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点点头,到了后来他自己主动表态,最终改了那个不良习惯,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学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要控制自己的情感,改变“教育方法”。
四、因材施教,注重“全面发展”——学会赏识
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是为赏识自己或信任自己的人去死也愿意。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赏识。如果师生关系中没有真诚的赏识,任何学生都可能失去自信心。因此,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被赏识的愉悦体验中奋发、崛起。不容怀疑,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的东西可以挖掘,关键是怎样挖掘,何时挖掘更好。记得我新接的一个班里,有一名全校出名的淘气生。他专爱调皮捣乱,打架骂人。大家经常视他为眼中钉,通过我认真地观察发现这个学生还是有优点的:字写得端正,清楚,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于是我经常找他谈话,还在同学面前表扬他字写得好,相信经过他的努力一定能成名的。这不经意间帮他树立了自信心和在学生中的威望,并用实际行动——叫同桌或文静的学生帮助、监督他,使他重新认识自己。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良好形象终于出现在同学们的身边了。后来我们相处得很好,只可惜我调走了。当听到我要掉走这一消息,他难过得居然哭了。试想,如果当初我轻言放弃的话,那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对他们而言,被人赏识特别是被老师赏识无疑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无形的温度。可见,因材施教也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
总之,在实施课改的同时,应当再少一点“师道尊严”,多一些宽容、理解;少一点发怒,多一些赏识;少一点批评,多一些鼓励、沟通……孔子曾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志;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诸己。”这就是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最好的全释。师生关系和谐了,教育也就和谐了。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 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3] 胡晓姿:班主任工作研讨:《和谐班级建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