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辉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补充和延伸,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自我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人们传统教育观念的滋长,导致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基于此,双减政策的落实无疑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作业安排与设计的有效性,本文将以数学学科为例,阐述作业布置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前言:2021年7月,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教育改革之风以如火如荼之势席卷各校。该政策意在“减负增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一政策,各科教师应在深度理解政策要求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思想,创新教学理念,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作业质量的提升,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1.作业布置目的明确,数量适量
历年来,初中数学考试中题型变化多端,复杂多样,很少出现教材或练习册上的原题。因此,大多数师生都采取“题海战术”,通过重复多次的训练,以此来加强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这种重复低效且枯燥的战术,很快便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反而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鉴于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前,应先明确作业布置的意义:作业是课内教学与课外巩固的有机结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作业重质不重量,在精不在多。接着,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先吃透教材知识,精心筛选同类题型及拓展练习,再自行试做这些筛选出来的题目,把控作业的难度和数量,最后将试做的结果进行整合,确保作业的高质量,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作业布置内容优化,形式多样
传统教学中,初中数学学科的作业大多以书面习题为主,重复单一的运算,学生在这种训练方式下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确实能有所提高。然而数学学科本身并不是只有算数、几何等理论知识,它还包含了许多调查、分析、推理、假设的内容,这一部分的内容能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靠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是无法得到锻炼的,这便要求教师在发布作业任务时,注意布置方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巩固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等。
2.1探究性作业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知识的迁移与内化。在學习了几何图形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长方体,并统计一共有几种设计方案。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探索尝试,将长方体的知识内化,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习印象。
2.2针对性作业
此外,鉴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在设计作业任务时不仅要注重班级整体基础知识的考察,还要注重学生个体掌握情况的考察。鉴于此,教师可以适量布置1-2道训练拔高的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挑战、冲刺,而对后进生不做硬性要求。这种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不仅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还能让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3实践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通过安排与设计,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切实认识到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数学,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使学生更多地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而非数学知识本身。如,在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透过该问题发现数学本质,再借助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去解决该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重视作业指导与监督
作业是检测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是大多负责批阅的角色。部分习题在缺乏教师点拨与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较难完成,这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提升与发展。
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这一单元涉及到许多运算知识,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例题进行演示,或者在课堂作业设计时,有意识地点拨学生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该题,建立更加完整的数学模型。此外,教师还应就题目的讲解指导学生答题时,规范书写格式。当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再进行课后训练便能更加事半功倍。
作业质量的提高仅靠教师的努力还不够,学校也应将其作为师德师风和教学效果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并为此建立一条完整的监督评价体系,以此来激励教师不断地提高,实现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4.规范作业批改与讲评
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重,为节省时间提高作业批改的速度,部分作业教师快速浏览一遍表示批阅后便将作业发放给学生,学生得不到真实的反馈,无法查漏补缺,实现自我提升。部分教师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作业的形式,该形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但是教师自身对于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了解不够充分,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双减”政策下,学校应组织各学科教师集中进行教研,规范每一门学科的作业批改标准。初中数学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采用统一的评级形式,规范学生的答题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此外,对于学生上交的作业,教师需做到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讲评;对于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教师应使用鼓励性的批语,并督促学生早发现早改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工作者应乘着“双减”之风,明确作业布置的目的、严控作业数量、优化丰富作业内容、加强作业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作业指导与监督、规范作业批改与讲评,促进作业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乔雅.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2):37.
[2]舒国莲.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探析[J].名师在线,2018(2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