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的区域——标本制作区。孩子们会收集很多植物放到班中植物角进行观察,时间长了植物就会干枯,为了让植物能够长久地保留下来,孩子们经过调查,最后选择了“滴胶标本制作”方法,标本制作区就这样产生了。
今天芃芃在標本制作区里做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他把在植物区发现的蚂蚁直接进行了标本制作。芃芃先把胶配好,再把找来的蚂蚁直接撒在胶里。我很奇怪他为什么选择蚂蚁来进行制作,便上前询问:“芃芃,你今天选择了蚂蚁进行制作呀,怎么想到用活蚂蚁进行制作的呢?”芃芃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因为蚂蚁是害虫,所以我就拿它做标本。”“你认为蚂蚁是害虫,对吗?”“对,全世界的人都会认为蚂蚁是害虫的。”在之后的区域分享时芃芃很高兴地将这件事和小朋友进行了分享,而后他还进行了统计:“认为蚂蚁是害虫的请举手,认为蚂蚁是益虫的请举手。”统计的结果超出了芃芃的预想,选择蚂蚁是益虫的小朋友为多数。芃芃没有了笑容,小声地说了一句:“咦,这是怎么回事啊?”在统计的过程中芃芃还说了自己认为蚂蚁是害虫的原因。但有的小朋友则说蚂蚁是有生命的,我们不能随便结束它的生命。在分享结束时我给小朋友留下一个小任务:去查一查哪些蚂蚁是害虫,哪些蚂蚁是益虫。
分享结束后我也在思考,本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的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这一原则是没有错,但是既然孩子开始对活体标本产生了兴趣,有了这方面的需求,我要怎样满足幼儿呢?从哪一步开始帮助幼儿去进一步学习呢?
期待专家的解答。
北京市西城区曙光幼儿园 曾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