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形成的国际、国内历史背景出发,浅析了其理论来源、文化根基、实践来源等社会历史条件。同时,本文通过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了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论述其已经从思想创新走向政策创新乃至实践创新。思想、政策、实践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创新体系,表明了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 主要内容 科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1)04-0023-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1.04.005
[作者简介]钟育强(1961— ),广西南宁人,中共南宁市委党校文史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
一、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试图抢占发展先机。2012年,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作为国家战略,同年,美国也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期望加强其战略地位。到2018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海洋科技发展:未来十年愿景》,2018年,俄罗斯发布《2018年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期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还有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战略”、欧盟的“地平线2020计划”和韩国的“创造经济”等[1],这些政策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和未来科技的制高点。科学技术是国之重器,因此,中国要想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未来科技的战略制高点以及掌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顺应时代进行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赢得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保障国家安全,实现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型。
(二)国内背景
今天的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但我国科技发展仍面临许多困境,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科技实力相对薄弱,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创新能力、科研投入不足,成果转化不畅,科研技术人才稀缺等[2]。这些情况严重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必须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有所贡献,这就需要创新,而且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作为统领。同时,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实际,迫切需要新的科技理论作指导,于是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就产生了。
二、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文化根基和实践来源
(一)理论渊源
1.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科技理论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中经常出现“生产力”“科学”“技术”等词语,他们认为科技与生产力紧密相连,而且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决定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科技就是生产力,同时科技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这些科技理论成为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重要理论来源。
2.源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到邓小平时代,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确立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2006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联系起来。所有这些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都成为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思想源泉。
3.吸取西方先进科技创新理论的科技思想及发展经验。西方科技创新思想中有一些优秀成果和有益成分,如西方现代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约瑟夫·熊彼特最早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实现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事业,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持政策,使德國赶上并超越了英国[4]。西方这些科技创新理论中的先进科技思想、优秀成果和发展经验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吸收、所借鉴、所参考。
(二)文化根基
1.古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变革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思想,商朝时,商汤的沐浴之盘上刻有“日新”的铭文,意为日有所新。古代经典著作中也常提到创新的重要性,如“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礼记·大学》),“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远道不至,重任不移……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故民归之。”(《墨子》)南宋朱熹认为:“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科技创新思想,创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5]。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和中医学四大自然科学中均有突出表现,特别是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典型体现。
2.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化中的自强革新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他们提出“强国”“富民”的口号,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就致力于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1940年9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所理工科高等学校,它的成立推动了我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关工作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无产阶级的科学技术干部。1941年至1942年,解放区的财政经济出现了极为严重的危机,中共中央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等一系列指导大生产运动的经济和财政工作总方针。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成立了中国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国情,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科技创新和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实践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在于他有非常丰富的实践和执政经验。1969年,15岁的习近平就到了黄土高坡,在土地貧瘠,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当农民,他开荒、种地、放羊、挑粪,什么活儿都干过,他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插队当农民时间最长的极少数知青之一,在梁家河村他不但入了党,还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后来,他率领乡亲们修建了第一口沼气池,基本上解决了村民烧饭、烧水、照明的问题,这是陕西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口沼气池。在梁家河生活的7年,让他深深地了解了中国国情,为他人生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当过农民,做过大学生、军人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过的地方遍布全国,东南西北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工作经历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担任的领导职务从村、县、地、市,到省、直辖市和中央等各个层级的主要领导岗位,小到村党支部书记,大到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习近平历来都非常注重科技创新,他亲自参与和领导了科技工作的实践,习近平同志大力加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注重培养创新人才。在上海工作时,他就提出了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的重要思想,到中央工作后,特别是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习近平还到全国各地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领域上关注我国科技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审时度势,对我国科技创新作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的新论断、新表述。
三、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科技创新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科技创新动力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3月5日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的,这一论述是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创造性发展和升华,后来,这一论断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7]。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带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推动社会进步文明的动力源泉。
2.科技创新地位。科技创新是核心竞争力,是决定性力量,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它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它在兴民族、强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把它放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是习近平对科技创新的深刻理解、精准判断和深度把握。
3.科技创新道路。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模仿、技术引进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它是通过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来实现新产品价值的综合过程。历史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核心技术是等不来,也是买不来的。技术与科学不同,它具有的不是共享性,而是专有性。对此,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8]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自力更生基础上,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必须发挥国家制度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攻难关,必须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实施“非对称”赶超战略。自主创新是指引中国走向科技强国的正确道路,是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铿锵誓言。
4.科技创新体制。要创新驱动发展,就一定要科技创新;要科技创新,就一定要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连。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将科技体制改革置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之下,寓意深远,它不仅能为科技创新扫除桎梏,提高效能,激发活力,还能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5.科技创新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以创新谋求发展,就是要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传统的要素驱动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它一方面是要创新出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生产工具,使生产力得以提高,并成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是要创新出活力,使人们保持不懈努力,使体制机制焕发生机,形成良好的奋斗环境。创新驱动发展的“双重任务”包括既要努力赶超,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又要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实现研究、开发、应用“三级跳”。
6.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是人,人民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人民主体是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重要价值指向,人民主体论回答了科技创新“依靠谁”的问题,反映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7.科技创新目的。科技创新的终极目的,就是让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分享科技创新的成果。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的健康素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要转化为人民福祉。
8.科技创新目标。科技创新的目标,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首位,科技资金和研发人员投入也位居世界前列。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基础,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也是中国人民的梦想。
9.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创新的根基在于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战略资源。人才在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中,处于优先的地位。培育、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是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后盾[9]。
四、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建立了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全面且完整科技创新体系,即理论创新体系、政策创新体系和实践创新体系。
(一)理论创新体系
理论创新体系以“什么是创新”“为什么创新”“如何创新”“谁来创新”四个根本问题的解答为逻辑结构,各个部分相辅相成,一环扣一环。首先,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多方面的全面创新,创新就是一根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红线,它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发展动力的需要,科技创新是创新的重中之重,是全面创新的核心,两个“核心”地位的定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把握,是理论创新体系的深刻洞察和精准判断。其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构建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要创新的战略论、目的论和目标论。这是一系列从科技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到重要工作战略部署的科技创新理论,坚决破除阻碍科技创新的藩篱,解决了如何创新的问题。最后明确提出:科技创新主体论和科技创新人才论,回答了创新要依靠谁的问题。习近平明确指出:人民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基,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第一资源。[10]科技创新一是为了人民,二是要依靠人民,三是成果为人民所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同民生紧密结合”[11]。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人才以用为本,要使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到“名利双收”,把创新的重点从发挥“物”的作用转移到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从培养人才转移到使用人才上,进一步拓展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新认识[6],这是一套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政策创新体系
政策创新体系,是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重要一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中央及有关部门在结合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文件和改革方案[6],如2015年修订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等,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中的许多核心要点,如“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的人才观和人才思想,等等,都在这些政策文件和改革方案中有所体现。特别是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和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充分地吸收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精髓。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政策化,使我国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显示了其巨大的政策价值。
(三)实践创新体系
在国家建设和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得到了具体的贯彻与落实,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实践创新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为政策实践两翼的创新驱动发展和改革驱动创新,将既往的成本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实践创新体系在实践中已经转化成推动科技发展的实践动力。比如,非对称赶超战略的实施,极大地助力了中国科技创新发展。首先是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实践方面,量子通信、中微子震荡、射电望远镜、“墨子号”科学卫星等取得了重大成果和突破。其次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实践方面,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三,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实践方面,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铁都为改善民生作出了伟大贡献。
总之,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三大体系,构成了科技创新领域的全面创新体系。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的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是基于实践基础之上、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真理,是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崔雅文.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2]周士跃.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演进历程与核心要义[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20,22(02):1-8.
[3]刘静.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01):15-21.
[4]胡鹏.习近平科技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5]夏先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思想根基[J].人民论坛,2017(28):28-29.
[6]刘立,刘磊.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及政策实践[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5(01):59-66.
[7]刘海燕.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形成及科学内涵[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19(05):16-19.
[8]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2).
[9]潘敬萍.习近平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研究[D].武汉大学,2019.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61.
[1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