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党的成功之路

2021-11-24 23:25汤绍勋陈家俊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4期

汤绍勋 陈家俊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史,更是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选择确立并开拓创新实现初心使命之道路的百年史。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走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救国之路”“建国之路”“富国之路”以及“强国之路”,其中蕴涵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丰富的本质内涵、突出的斗争精神以及鲜明的理论主题。新的历史方位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找准路、走好路,在发扬独立自主的优良品格、坚定矢志不渝的道路自信、坚持先进理论的科学指导以及守正创新的正确方向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昂首阔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关键词]百年大党  历史底蕴  鲜明特征  实践要求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1)04-0001-07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1.04.001

[作者简介]汤绍勋(1980—  ),湖南宁乡人,驻邵某部干部,军事学博士,研究方向;陈家俊(1995—  ),广东潮安人,驻邵某部干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史,更是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选择确立并开拓创新实现初心使命之道路的百年史。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鲜明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1]坚持“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之产物在“道路”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和中国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新征程新起点,我们必须深入把握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底蕴、鲜明特征和实践要求,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贯通中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昂首阔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深入感悟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的历史底蕴

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理论、历史、现实结合起来,走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救国之路”“建国之路”“富国之路”以及“强国之路”,确保了我们党始终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轨道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从而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跃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需要我们在回望历史中深入感悟其中的深厚底蕴。

(一)救国之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走出了有别于苏俄革命模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在苦难中觉醒,开始了“走什么路”以复兴中华的艰辛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一个革命领导力量,并给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提供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选择,中国革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由于幼年时期在“政治上、组织上还不够成熟”[2],同时共产国际城市中心论限制了党独立自主搞革命的步伐,我们党迟迟未能找到契合中国革命逻辑的正确道路。到底是走上仿效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武装暴动,还是另辟蹊径推进农村武装割据,党在大革命惨痛失败后陷入了深思。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深刻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把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逐步形成了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统一起来,待条件成熟再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武装夺取政权,而其中“如何夺取”“靠谁夺取”等关键问题,必须根据本民族具体情况来分析确定。在学习苏联革命道路实践失败后,共产党人适时“转弯”,实事求是地从我们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实际出发,深刻认识到强大敌人长期占据城市的战争背景,以及农民才是反帝反封建事业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从而全面揭示了中国革命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必要性。有别于西方革命道路和苏联革命模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探寻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引导党和人民军队在正确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创造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史奇迹,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奠定了传统。

(二)建国之路:在伟大成就与惨痛失误的交织中,走出了契合民族特点的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建设道路

通过走自己的中国革命道路,我们迈出了探索“走自己的路”的重要一步,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最根本的前提。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新生政权的脆弱,我们的建设“没有办法”,只能够以苏联为“先生”[3],而“走苏联的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好的效果。但实践发展证明,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苏联的经济体制显然不适应中国社会实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随着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以及苏联模式弊端的不断暴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越发感到继续“走苏联的路”势必缺乏创造性和科学性,也无法适应中国社会建设的特点和需要。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逐步实现了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的根本性转变,并具体化为开始探索自己建设道路的实践。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不完全一样,一开始就有区别,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自己的特色。[4]235这样的“特色”,包括我们确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资本家采取赎买的政策等,都是我们在探索自己建国之路上的成功经验。然而,由于理论指导上没有突破、实践探索上陷入误区,导致了形势判断出现失误、经济建设急于求成、理论指导偏离中心,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中出现了失误,“建国之路”的探索在“文化大革命”等失误中暂时搁浅。历史地讲,这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中国社會的发展,但这一系列问题客观地表明了顺应形势变化选择对的建国之路并坚持下去实属不易,成为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宏大历史叙事。

(三)富国之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成功飞跃中,走出了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纵然由于主客观原因,我们党在探索前进道路中出现了偏差,但这些问题从未曾改变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风骨和情怀。要回答好“向何处去”,必须首先知道“走什么路”。邓小平亲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深知坚持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警醒全党“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163。一方面,沿着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坚定前进,毋庸置疑是正确的抉择。理论和实践都有力地证明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当时中国社会唯一的正确抉择。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只有最适合国情需要的道路才是最具科学性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5]。这一伟大转折成为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走自己的路”迈出的第一步。此后,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根据民族特点、社会实际和人民需求,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时既保持“一脉相承”又做到“博采众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走出了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路。正是我们党守正创新、解放思想,遵循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立足发展之基、高举改革开放之旗,不走与“四项基本原则”相悖的“歪路”,不走放弃“改革开放”的“老路”,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贯通起来,才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传承性和延续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在“富国之路”中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四)强国之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下,走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特征的强国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鲜明指出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全党必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期间,党中央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并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哪前进、怎样作为的课题作出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究,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為新时代我们党“走自己的路”的根本遵循。理论上看,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从“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全面阐述了这一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实践上看,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判断一个国家的道路选择是否正确,根本在于看它在实践中的成就如何。[6]这些年,我们完成了许多目标、办成了许多大事,都是我们成功走上自己强国之路的有力佐证。新的历史方位上,百年大党一方面恢复和发展治国理政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积极创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7]统一全党全国共识,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展现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书写了“风景这边独好”的新时代篇章。

二、深刻把握“走自己的路”的鲜明特点

历史地看,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命题,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8]3。走自己的路,既是对我们走自己革命道路成功经验的传承,也是对我们在探索自己建设道路中失误教训的反思,更是对我们走自己改革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坚持,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丰富的本质内涵、突出的斗争精神以及鲜明的理论主题。

(一)深厚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并不能否定每一个具体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在客观条件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主体能够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创造活动,并不断通过创造性活动来超越已有的客体条件、创造新的客体条件、创造出历史发展的新的可能性。[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的时代实际出发,对实现共产主义有过很多设想,也揭示了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规律。但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道路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模式。[10]这些设想能否在中国社会继续延用,还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民族实际加以转化,并置于具体实践中加以检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由于自然状况、人口构成、生产力水平、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差异,使社会主义呈现出多样性特征。所以说,走自己的路是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中找到正确的道路。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探索革命之路、建国之路、富国之路以及强国之路的过程,都是我们党在寻找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平衡点的过程,都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发展一般性和中国社会实际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从而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道路区别开来,并向世界大方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上,百年大党仍然需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思想为指导,探索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丰富的本质内涵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都离不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依靠什么力量”“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便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了旗帜上,引导广大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前仆后继。在明确了理论指导科学性、人民群众主体性以及奋斗目标坚定性基础上,贯通现实与目标之间的“道路”问题极为关键。从本质上讲,“走自己的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道路”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要求的应有之义。宏观上看,“走自己的路”作为百年大党的成功之路,是科学经验的凝练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本身就是党在不断反思百年成败中探寻而得的科学道路。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11]要想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必须坚持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路一脉相承、继往开来,坚决走好“走自己的路”这一条道路,才能事半功倍。微观上看,“走自己的路”特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是中国几代领导集体赓续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走中国特色革命和建设道路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洪流中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与实践课题作出的科学回答。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化,贯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时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实践证明,这是改革开放的成功之路,也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成功之路,需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

(三)突出的斗争精神

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斗争哲学,是实现社会变革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完成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1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斗争中攻坚克难、在斗争中夺取胜利,最终形成了敢于批判、敢于突破、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成为我们在选择自己道路历程中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的精神支撑。习近平在谈及改革开放之路时曾引用鲁迅先生的名言,他说:“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13]这正是斗争精神在道路选择问题上的具体化、形象化。一路走来,中国社会发展遭遇着巨大压力和胁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总是不断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8]311。另一方面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大搞大党大国主义,要求后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只能照搬苏联模式,否则就会面临苏联的压力,包括思想上的指責,组织上的开除,甚至军事上的威胁。[14]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我们党发扬了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血雨腥风和枪林弹雨中坚持革命道路、夺取革命胜利的风范和传统,仍然坚持走自己的建设发展道路,并成功坚持下来。这极大地彰显了一个独立政党在捍卫自己正当权利上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立场。我们必须坚定斗争立场、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掌握斗争艺术,通过斗争坚持自己的路、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捍卫引领全党全国矢志奋进的话语权和领导权。

(四)鲜明的理论主题

纵观我党的每一次社会历史革命实践,都是由其革命目标为引领和革命理论为指导的。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如何将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15]如何围绕革命目标来明确革命理论的发展主题,进而聚焦主题不断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使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这一问题,成为选择革命道路和影响革命成败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主题做了充分探索,从各个阶段的实际出发,形成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理论是道路的生成指导,道路是理论的现实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的。要继往开来继续走好自己的路,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以确保我们选择道路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三、深刻把握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现实要求

历史与理论都充分表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稳定中国,这是一条通往民族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16]全党全国乘势而上奋进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途上,需要我们找准路、走好路,不断保持战略定力、坚定道路自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走自己的路,需要我们发扬独立自主的优良品格

历史发展规律性和人民主体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我们党从建立之日起,就始终注重发挥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主体力量作用。正因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我们党才有摒弃趋之若鹜的底气,才有作出自我抉择的勇气,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长。我们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其一,要发扬独立自主的精神。中国道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主体性和中国精神,中国奇迹彰显着中国人民的首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心骨”作用。[17]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拓创新,敢于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同时摸着石头过河,而非亦步亦趋、蹑手蹑脚,才能挺起民族不屈的脊梁。其二,要保持自力更生的传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各国无产阶级的互帮互助。但“在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个国际主义的原则下,要学会自力更生,准备没有援助”[18]。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挖掘自身潜力,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其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立场,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鼓励并支持人民群众大胆地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在实践中产生的智慧转化为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二)走自己的路,需要我们坚定矢志不渝的道路自信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表明,全党全国对于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是正确的、统一的。那便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砥砺前行。这一条道路的科学理论使然性、社会发展规律应然性以及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现实要求必然性,俨然在我们党实现首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成就中得到了验证。我们必须毫不动摇保持战略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矢志不渝走下去。一方面,道路自信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勾勒出了蓝图、提供了策略,展现了“两个必然”的美好前景。坚定信仰、憧憬前景、强化信心,在每一个时期走好自己的路,是我们的科学经验总结。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沿着这一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最终选择的现代化道路”[19]矢志不移走下去。另一方面,道路自信源于党在前进路上的坚强领导。前进道路上总会风雨飘摇、危机丛生,我们需要一个坚强的核心、立起鲜明的旗帜,把关定向、扶危定倾,引导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前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离开党的领导,我们的每一次成功都是难以设想的。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深度转化为我们斗争和国家治理的潜力、优势。

(三)走自己的路,需要我们坚持先进理论的科学指导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21]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1]以马克思主义为武装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注重理论指导和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道路史和百年理论史是相统一的,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以旗帜指引革命方向、以旗帜凝聚建设力量、以旗帜明晰改革航向。中国道路正是在这种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形成与发展的,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必然结果。[22]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必须坚持理论的科学指导,保证“走自己的路”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其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把准中国道路的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基本国情、着眼现实问题,探索发展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要求。走好新时代的发展道路,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其二是在坚持问题导向中提升中国道路的科学性。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中国道路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道路发展之问,及时廓清束缚实践发展和人民思想的迷雾和误区,通过解决问题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来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境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发展,为增强道路自信奠定理论基础。

(四)走自己的路,需要我们坚守守正创新的正确方向

中国道路的生命力,在于它始终由正确的方向,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守正创新、调适优化,确保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运动逻辑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在守正中保证正统性、在创新中保证时代性,使其不仅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还为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方案。其一,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根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道路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是中国道路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根基和保证。因此我们在道路调适过程中,必须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立场上,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科学回答好“改什么”“怎么改”这一问题。其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首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特别是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面增强综合国力,以强有力的发展成就为道路自信打牢根基。其三,坚持兼收并蓄和科学借鉴是重点。现代文明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提供发展的基础。作为社会主义者必须秉承发展的兼容性,以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开放中吸收科学经验、展现中国形象,同时也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N].人民日报,2021-07-02(2).

[2]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M].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3.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65.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21:217.

[6]石国亮.解读中国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0.

[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7-10-19.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王婧.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中国道路自觉[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56-61.

[10]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9.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3.

[12]陈家俊,等.论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斗争精神[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21(02):8-13.

[13]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86.

[14]陶文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走自己的路[J].理论学刊,2010(04):12-15.

[15]李大钊文集(下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4.

[1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0-11.

[17]张艳涛.新中国成立70年: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道路和中国奇迹[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9):58-64.

[18]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93.

[19]学好党史国史 牢记初心使命[N].光明日报,2019-10-29.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81.

[2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22]祝黄河.中国道路的理论基础、历史进程与价值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