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倩
摘 要:微课与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文章论述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剖析微课用于该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发挥微课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中职;微课;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6-0090-03
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学校教学领域,深受师生的喜爱。“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学前儿童安全、卫生、护理、急救等保育知识和技能。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构建一个课上课下有效互动的空间,发挥微课资源的课下指导作用,让学生主动投入微媒介的自主学习实践活动中,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本文主要探究微课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剖析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微课应用于该课程的措施。
一、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降低课程学习难度
微课具有时间短、实时互动、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和针对性强的特点,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教学方式。它以微视频资源为媒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整合,呈现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完成线上线下交互式学习。微课内容集中度高,占用的时间短,可以在自媒体播放,并可以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微课是信息时代下的产物,它是当下学校重要的教学方式,是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介质。当前,幼儿保育专业教学内容较多,“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涉及大量的幼儿心理、幼儿健康和幼儿疾病预防等专业知识,课程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的面较广,仅凭教材有限的内容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微课可以用于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降低课堂教学内容的难度。学前教育专业转型为幼儿保育专业,使得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教学资源不充足,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需要,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微课实现了课内外有效互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当补充与之对应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填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的不足。
微课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师在微课中可运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这些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对于促进学生掌握保育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微课能取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有利于解决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能补充教学资源,且针对性非常强,容易消化理解。教师可结合视频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比如,在学习“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的卫生要求”时,学生可观看微课,更直观地学习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提高学习效率。
2.降低教学成本
教学成本在教学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微课可以把课堂中许多需要靠反复记忆、反复练习的内容,生动形象地传输给学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降低教学成本。“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需要构建场景式、实训操作与学习互动的空间。运用信息化的微课教学方式,能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作用。学生可以在手机客户端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有助于解决课堂实训时间短、实训内容单一,以及教学拓展性不足的问题。
微课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实现了理论教学的前移,有利于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实现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的开展。教师还可以把职业典型情境中的一些问题融入微课教学,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全覆盖,深化保育专业的教学改革,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3.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微课内容的指向性强,微环境下的教学具有独特性,占用时间较少,而且具有主题突出、情境化的特征。其最大的魅力就是把非常枯燥无味且死气沉沉的传统课堂转变为生动形象、生机勃勃的趣味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课可以在自媒体上广泛传播,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录制不同内容的微课,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教学的适应性、针对性和目的性。还可以适当补充学生理解某些理论需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优质的微课不仅能引導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自发地投入到相关的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晨检保健要求与操作要点”这一章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该章节内容制作成独立的三节微课,包括晨检准备工作、晨检四步曲、带药来园处理方法,以打破传统课堂的时间界限,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引导学生学习。
二、微课用于“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存在的问题
1.微课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微课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把微课资源的开发指向参与教学比赛,或只是将微课作为课后的一种辅助,并没有真正将微课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微课资源利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并未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制作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学习,部分教师倾向于下载现成的保育专业知识的相关微课资源,让学生在课后观看。这些微课资源往往与课堂教学内容契合度不高,针对性不强,不能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也使得微课具有的针对性、信息化、形象性等优势不能得到有效体现。学生即便完成微课的观看,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无法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失去课后作业拓展和拔高的作用,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引入的微课资源,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出发,所引入的微课资源仅仅是对某方面教学内容的讲解,知识体系不健全,围绕微课的互动机制并未有效建立,虽然微课有满满的科技感,却只会空有其华丽的外表,实际上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微课的实用价值相对较低。
2.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不强
微课是一种形象、多样、创新的教学资源,能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印象。微课制作需要运用信息技术软件,强调在广泛收集素材的基础上对微课资源进行适当的剪辑拼接。从当下现有的微课来看,其质量不尽如人意。部分教师微课制作能力不强,制作质量粗糙,缺乏创新性、针对性、精美性。部分教师在视频的拍摄、剪辑、拼接、合成等方面不够专业,对微课开发软件掌握得不够熟练,导致微课制作的精良程度不高。
微课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课上互动、课程监督及教学反馈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部分教师的微课开发理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微课的直观性、情境性与趣味性不强,没能充分体现出微课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价值,往往与传统课堂教学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理解不够透彻,制作能力有限,很难适应微课教学的需求。以上种种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课整体效果低于期望值,使得微课整体质量偏低。
3.学校相关资源配置待更新
学校的支持是微课教学能够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还没有全面指向信息化。中职学校未能给保育专业搭建足够的信息交流平台,相关资源配置待更新。一方面,中职院校未能大规模地组织开展微课教学技术的辅助工作,教师获得微课教学资源的渠道有限,仅能零星地从网络平台上获得有限的微课资源,使得微课的开发成本高,微课开发的速度慢,微课资源不能满足保育专业学生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制作的微课缺乏专业的评价,摸索积累微课制作经验的周期较长,大量付出未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部分学校没有积极鼓励教师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导致这种教学方式得不到广泛应用,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借助微课开展“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的有效措施
1.发挥中职院校的指导促进作用
中职院校应当鼓励“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的微课化,为开发相关教学资源提供便利条件。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微课的宣传推广工作,促进教师潜心学习微课技术,组建微课资源开发团队,鼓励教师按照“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章节系统地进行微课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适时组织开展相关技术的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掌握正确的微课开发方法。其次,建设微课资源软件平台,建立校际微课资源共享联盟,不仅要为教师呈现丰富的微课资源,还要促进教师进一步实现微课开发的精品化,通过一系列的微课比赛和微课制作绩效评价推动中职微课资源的系统化开发。第三,重视传统教学资源与微课教学的整合,在保育专业的背景下研究校企合作、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练习反馈环节与微课结合的契合点,着力加强知识反馈,推动微课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达到进一步提高微课开发质量的目标。
2.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微课的开发
微课是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它是教师自身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的凝聚,应该有效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通过微课分享自己教学经验、教学模式、教学成果,提升备课的实效性,准确抓住教学重点,有效突破难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微课对提升幼儿保育专业在校生的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中职学校不仅要给“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提供大量的微课设计资源,还要激发学生参与微课开发的主动性,使得微课的质量和内容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学习过程中自主制作微课,在课堂上给学生演示的机会。这样不仅能集中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还能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促进保育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幼儿教学实践中应用好微课。例如,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围绕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促进学生进行相关因素的探究,引导学生分组制作有关幼儿饮食、行为、生活方式、医疗与生物学因素的微课,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进行教师点评,生生互评。这样不仅有助于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还可以发挥微课的媒介作用,让学生接受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微课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结合这一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学习内容,让课堂真正“活”起来。
3.细化不同环节的微课使用方法
不同教学环节的微课价值是不同的,例如,课前预习环节的微课主要用于设置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课中教学的微课主要起到归纳总结和引导学生思考作用;课后微课主要用于巩固复习,激发学生拓展学习意识。教師应当明确不同环节微课教学的作用,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使用微课教学方法。
课前学习环节的微课需要有一定的情境性和趣味性,例如,在“什么是运动系统”的教学中,教师可展示与运动系统相关的视频,如展示一个某幼儿园举行拔河比赛的视频,视频有男孩与女孩比,有教师参与幼儿拔河比赛。在学生观看视频后,教师可提出“你认识到这个热闹场景的严重后果了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这种运动方式对孩子的伤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接着课前导学微课展示学生手臂拉伤、女孩组摔倒等危险图片,以加深学生印象,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还要注意控制微课教学节奏,课后再播放腕骨、腿骨或其他位置运动保护的探究性微课。不同阶段微课侧重点不同,微课的内容也要有所不同,以满足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的需要。
总之,微课是信息化时代教学升级的具体体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应当充分体现微课的短小精悍、实时推送、在线学习、自主探究的特征。因此,教师应进一步挖掘和制作精良的微课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选择恰当的微课呈现时机,构建科学直观生动的线上线下互动教学体系,以满足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推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贾素宁,冯永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设计——以“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6).
[2]白永宏,恒夢娇.基于“翻转+对分”教学模式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
[3]田婧宇.浅析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的优化[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
[4]张海燕.雨课堂在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8(18).
[5]高玉燕.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6(02).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Preschool Children's Health and Health Care"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Chen Qianqian
(Changle Vocational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 Fujian Province, Changle 35020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microlecture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mobiliz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preschool children's health and health car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microlecture, and puts forward reform measure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of microlecture in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and build an efficient classroom.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icrolecture; preschool children's health and health care;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