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艳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金融安全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核心,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新时期随着银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力也不断加大,这就会带来更多的银行业风险甚至是金融犯罪行为,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明确银行业风险与金融犯罪之间的关系,重视对银行业风险以及金融犯罪的控制与管理,做好银行内部的监督管理工作,防范并且化解好金融风险,才能维护好银行业的稳定,保证我国的金融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
金融犯罪主要是指各企业在进行金融活动的过程中,存在违反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破坏正常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其会严重阻碍货币的正常流通并且会危及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金融犯罪是由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四部分组成,包括如信用卡诈骗罪、集资诈骗罪等内容。
银行业风险是指银行在正常的经营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银行收入、资金等遭受损失的情况,主要包括信用风险、非法拆借风险、非法集资风险、金融诈骗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通过举证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且同意和银行双方签订的有关还款约定,从而在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情况下得到一笔资金来源,但是在后期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遵守有关约定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最终导致银行业或整个金融部门遭受巨大经济损失[3]。
金融犯罪分为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两方面,金融犯罪与银行业风险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例的,金融犯罪是银行业风险加剧的重要诱因,其会给银行业带来相应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声誉风险等。随着金融犯罪数量的增多,银行业的风险也就会不断加大。金融犯罪行为的出现会导致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业面临不良资产和坏账损失的情况加剧,还会导致金融行业的准入市场混乱、出现银行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从而引发银行业的信誉危机,因此打击和防范金融犯罪是确保社会经济安全稳定、合法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
信用卡诈骗罪、贷款诈骗、骗取贷款罪、信用证诈骗罪等主要是以非法占有为主要目的,债务人存在非法获取贷款或者透支信用卡资金等行为之后,无法按照最初与银行的约定条款来按时归还本金和利息,其不仅会影响债务人的信用记录,还会增大银行业风险。据调查显示,这些诈骗行为的犯罪率在主要金融犯罪案件中占比达到24.7%、5.4%、2.2% 和 2.0%,其对银行的风险系数达到了 0.8、0.9、0.8 和 0.6。从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政府为缓解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放宽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银行业为提高自己业绩,实现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存在大量发卡、放贷等行为来拓宽自己的市场占有率,而忽视了对债务人信息情况的审核,就会导致部分骗卡、骗贷等金融诈骗行为的出现,从而加大了银行业的风险系数,增加了其信用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银行业内部存在控制与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据调查显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持有和使用假币罪、出售、购买和运输假币罪以及违法发放贷款罪等在整个主要金融犯罪案件中各占据 11.8%、8.6%、6.1%和3.1%,其对银行的风险系数分别达到0.7、0.7、0.6和0.7。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属于银行内部操作人员通过规避银行的控制与管理,为谋取私人利益而存在违法操作行为,这些操作风险大都是由金融犯罪引起的,其不仅会给银行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社会发展的和谐安定。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一定时间之内无法获取足够的资金和能力来以合理的成本快速融资而增加自身的负债或者变现资产来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影响银行业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显示,集资诈骗罪、保险诈骗罪、票据诈骗罪、洗钱罪等在主要金融犯罪案件中的比例达到3.0%、3.7%、4.7%和2.5%,导致银行风险系数达到0.2、0.6、0.7和0.4。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贷款诈骗等行为都因银行贷款的审核与管理制度不健全,从而使银行需要对付大量的资金成本来支付公众资产,就会导致银行的存款量减少,影响银行的正常业务进行和资金流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的融资难度,导致银行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不良贷款率越高,就会使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正常消费者的资金使用需求,从而导致银行业在整个市场中的信誉度和公信力下降,就会使银行业的业务量减少,最终导致资产的总体流动性降低,从而扰乱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4]。
互联网信息共享的大数据时代,国家要重视不断完善金融法制建设,严格审核与监督各种贷款、信用卡等的审批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提高银行业资产的运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我国的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银行业的内部管理人员要明确银行业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对于提高该银行的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要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积极调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相关资源,加大风险管理的宣传力度,严格根据金融法律的强制性来合理监督与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高、质量好、安全的金融产品,来自觉维护金融市场的良好风尚。
制定完善的银行业内部控制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为尽最大可能来防范和规避金融犯罪,就需要银行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以及金融业的市场需求来科学制定货币政策,加强银行资产与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性,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合理设置金融风险管控机制,根据市场经济信息的变化情况来及时预测、反馈银行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银行应对金融风险和金融诈骗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引入新型的现代银行管理制度,合理披露银行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来建立合适、完善、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银行业在财务报告、风险管理等方面信息的公示,以此减少金融犯罪行为的发生。
设立相关的银行业管理人才准入门槛制度,重视对相应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和职业道德评估,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反腐倡廉、法制教育、人生规划等的宣传,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从源头防范金融犯罪等违法行为的出现;建立健全风险监督管理机制,重视银行贷款、信用卡等业务处理过程的考核,安排高素质的监督管理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妥善保管各类原始凭证,定期审核账目的报表信息和数据,建立资金日报表机制,防止银行内部员工因一己私利而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进行违规操作的行为;不定期检查与考核银行人员的工作能力,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等途径,实现公共监督和法制轨道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控制银行业风险,有效防范金融诈骗行为出现的目的。
综上所述,金融诈骗与银行业风险之间的关系紧密相关,金融犯罪行为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而导致的。因此,要想有效防范金融诈骗行为、规避银行业风险,就需要完善金融法制建设,来积极应对新时期的金融市场变化;完善银行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健全风险监督管理机制,把打击和预防金融犯罪结合起来,来保证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的资金安全,从而确保银行业和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