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燕平
相关数据表明,自2016年开始,任何一所高校都必须保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对象涉及全体学生并将该项课程考核纳入学分管理。但在现阶段,理工类大学都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培养方案设定为理论学习。在这种培养模式下,毕业生很难完全具备人才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为此,可以高效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以弥补不足。“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相辅相成,两者相互促进,将“第二课堂”作为实践的教学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素质教育载体的功能,是第一课堂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也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在“第二课堂”中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利用完善的创业指导体系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其发展符合就业的需要[1]。
当代理工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普遍薄弱,把握机会的敏感度不够,创新创业意识直接决定了创新成果能否实现的目标。尽管理工类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动手实践能力强,但在创新创业方面仍处于探索的初始阶段,在较重的学习任务负担下,对这类课程的兴趣不高。另外,学校在“第二课堂”中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并不完善,甚至没有,部分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就业需求相脱节。由于第一课堂以理论学习满足应试教育为重点,没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所以该课程的教育覆盖面较小,学时短,内容少,无法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大环境而进行及时调整更新,严重影响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能力培养,甚至阻碍了学生创业的自信心。另外,一部分学校虽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但相关的创新创业体系并不完善,由于理工类学科专业性较强,单纯宣讲的通用性理论太过宽泛,并不适用于全部大学生,这会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不明确,整体效率低下[2]。
理工类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为边缘性学科,其课程体系不完备,也没有完善的教学大纲,学生选择听课是为了获得学分,无法有效地把创新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目前理工类大学的教学师资来看,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课程设置需要理工类大学的教师掌握基本的理论常识,并拥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上,许多教师没有自己的创业经验,无法深刻地领悟到创业的艰辛,对创新创业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且教师教学方法简单,依赖单方面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师生互动环节,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简单地定义在一个宽泛的理论讲授过程,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导致创新创业的教育效果不佳。
理工类院校基本上都以实践为特色,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国内大多数高校为了响应创新创业号召,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但仅限于组织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并在校内创设创新创业中心。每次组织报名参加比赛的人数较多,但真正能够进行动手实操的只有极个别同学,绝大多数都只是以小组的名义取得利益。这种方式搭建的实践平台并不牢固,很难持久发展。理工类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活动,既能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又能保证成绩提升,但由于相关课程设置的实践体系不完善,无法针对大学生的弱势进行补充,很难与企业搭建校企实践平台。另外,有的大学生的名利心较强,具有较强的行动目的,这更加束缚着他们的思维,导致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盛行,只关注所参加的实践活动能否积累学分,而不关注相应活动能获得多少知识。
创新创业课程开展迎合了时代发展的主流,既是学校教育的刚需,也是提供社会所需人才的必然要求。理工类大学“第二课堂”中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整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打造出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弥补实践能力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类课程可以归功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判断力、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都是获取一个良好就业前景必备的工作素养。近年来,随着国民素质的普遍提升,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的学生对创新创业模块更加迷茫。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主要任务,有的放矢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实用型人才。
“第二课堂”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活动,深入推进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塑造,培养大学生博学、明理、崇德、至善、团结、友爱的道德品格。当今社会受到高新科技的冲击,岗位更新迭代较快,人们始终面临着随时可能变化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适应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够与时俱进,拥有更开阔的视野,不被社会所淘汰。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未雨绸缪,运用理性思维判断行业走势,及时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调整,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
“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良好的创业教育能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重要因素。当学生将自身的角色由打工者转为创业者时,既可以改变被动就业的处境,也可以通过创业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岗位,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现如今,就业机会与挑战并存,理工类大学生敢于实践创业投资是学校和社会倡导的途径。政府有关部门还开设了无息贷款绿色通道,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优化相关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创业能力,是实现“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课程的有效途径。对此,可以安排主修课和辅修课两种内容,首先是主修课,主修课是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要学习的基础性理论知识。学习中,让学生明确社会需求、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业信心。通过这门课,学生树立了全新的创业理念,围绕科学发展观对自己进行定位,而教师则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深入的创业教育,指导培养学生在自主创业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开展主修课教育时,要实施分层次教育。根据不同年龄段心理的成熟程度划分层次,例如:对大一学生侧重于宣传创意文化、讲授基本的商场伦理道德,使其明确创新创业的必要性。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敢于冒险的品质;对大四的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深入相关企业,将学生送入企业实习,掌握基本的运营技能,获得专业人士的培训,为自身的实践奠定基础。第二类课程是辅修课程,辅修不等同于非必修课,而是属于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大赛活动、就业政策宣讲等方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此类课程涉及范围广泛,面向群体众多,打造一种内在的软实力,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文化底蕴。
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重要的引路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对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优质的师资力量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立足于学生群体,密切把握学生发展的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因材施教。具备优质的师资力量,学生的创新创业环境将得以改善,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重点帮扶学生处理好专业课程学习与创新实践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的。
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离不开校企合作,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平台。理工类的高校需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号召,凭借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因势利导,利用好国家的政策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对口教育。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验设备,企业实践基地则成为学生最优质的社会资源。学生可以真操实做进行训练,而政府对大学生的创新补贴政策,可以为企业带来减免税收的好处,两者互利共赢,可以高效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在理工类院校的“第二课堂”中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既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发挥特色办学优势,是人才培养的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理工类院校将专业理论与实际生活工作紧密结合,既符合企业的需要,又能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在“第二课堂”加强创业课程方面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