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协同培养新商科人才模式探索

2021-11-24 10:29
现代交际 2021年3期
关键词:商科育人企业

杨 宁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清远 511500 )

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过去五六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掀起了一场革命,大数据信息技术正前所未有地影响着整个社会。2017年11月8日,以“商业创变、商科创新”为主题的中国新商科人才培养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2018年12月14日,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设与国际化联盟在京成立。商科作为最紧密连接时代的教育前沿,人才培养应如何接轨大数据时代?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通过分析大数据时代新商科内涵、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共建、学校育人的协同培养模式。

一、大数据时代及新商科内涵

(一)大数据时代与人才培养

1.大数据时代内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云时代的来临,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快,人们之间的交流密切,且生活便利,大数据就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产物。现今社会,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彰显了它的优势地位,也成为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成果的典型代表。各个领域的企业都在利用大数据发展,不断开发新业务,创新运营模式。

大数据显示,2013—2020年,数字宇宙规模将增长10倍,每年产生的数据量由当前的4.4万亿GB,增至44万亿GB,每两年翻一番。中国的数据量2013年达576EB,今年将达到8060EB,短短7年时间将增长13倍。中国将成为数据资源大国和世界的数据中心。

2.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

进入信息化时代,运用大数据进行人才培养和提升教学水平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在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数据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小到购物网站的智能推荐,大到政府决策的数据支持。教育不能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大数据也同样进入了教育领域,大数据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由此可见,虽然目前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大数据融合仍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但今后我国教育大数据研究和应用在人才培养方面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必将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作为与时代紧密相连的商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以此为契机展开探索与变革。

2018年10月24日,“大数据与教学变革”研讨会在京举行。研讨会上,在场的企业代表、专家、教师就“在教学中如何用好大数据手段”“怎样明确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角色”等多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挖掘数据、分析数据,找到最优教学途径、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计划,如何在大数据为背景的时代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引起高度重视。

(二)新商科的内涵及特点

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及其国际认证工作逐步开展,开始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商科是高等教育中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结合最紧密的领域。“新商科”的概念是在“新文科”理念下开展经济管理类教育而提出的。“新商科”相对于传统商科有如下特点:

1.新理念

从网络化到数据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商业模式,新商科应主动回应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并积极调整人才培养,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传统商科多采用西方理论和案例,并从工作岗位职能出发培养人才。例如,商务英语、会计等,学生掌握单一学科职业岗位技能;今年中国预计将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的数据中心,因此新商科应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应从行业出发,进行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应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相关信息化技术,以适应商界的转型升级,例如,智慧物流、数字营销、数字贸易等。

2.新模式

2016年在贵阳召开的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念修称,到2020年,中国的数据总量将会超过8000亿,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0%。今年中国的数据总量尚未给出官方数字,但是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的数据中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商科应更多地采用中国案例,用中国理论解释中国现象、解决中国问题、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的模式。切实做好“双高计划”的文化自信,为世界商科职业教育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模式。

3.新方法

新商科的人才培养应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讲授为主体的方法,采用政校企合作,开展深度政产教融合。推动以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平台、专业群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商科教学质量,培养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1]118。

二、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向新商科转型的必要性

(一)贸易、服务、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

新商科,是在目前传统商科发展的基础上,回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经济变革所带来的挑战。我国的商贸服务业进入消费升级、互联互通、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和商业的3.0时代,已经完成了由过去的传统商业实体店到互联网电商,再到互联网线上加线下的发展,实现了贸易撮合、贸易服务以及贸易数字化导向的产业数字化。由此可见贸易、服务和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使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成为必然。

(二)新技术驱动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进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技术与模式正深刻改变人们的思维、生产、学习方式,更驱动着商业模式的加速迭代,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因此必须重新定义人才标准。共同探讨、支持新商科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共建现代学习体系,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应对诸多复杂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技术使低科技含量的传统产业部门将被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部门所替代,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期间,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需要营销管理类人才支撑。企业也更加注重生产环节的精细化和流程化,这个过程则需要有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支撑。综上新技术带来产业变化倒逼人才培养模式转型[1]119。

(三)大数据背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的时代对商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素养要求:有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识要求:有跨学科综合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数据分析能力及经营策划理念;技能要求:有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操作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等。由此可见,传统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向新商科转型势在必行。

三、大数据背景下协同培养新商科人才路径

国务院于2019年1月24日印发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一)政府主导

教育大数据平台建设仍需要政府为主导,以使大数据时代新商科人才培养有更多自下而上的动能,拥有更加磅礴的发展力。2018年12月,高等院校新商科建设与国际化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的成立,旨在凝聚院校力量,立足中国商业实践,推动我国高等院校与国际院校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认证标准,探讨我国新商科建设的方向、模式及标准,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盟同时也吸纳国外一流商学院参与联盟的研讨会议,为我国新商科建设献计献策。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要求学生(学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院的学习培训,另一元是指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培训。学生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考取德国工商联合会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国内类似于德国这种双元制育人模式的有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但是又不完全相同。现代学徒制关键是通过学校教师和对应岗位师傅的双方面知识技能传授,对学生岗位技能进行全方位培养并且注重工匠精神传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的“1+X”证书是将职业技能有关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是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反映学生学历知识基础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但缺乏真实场景操作。德国这种双元制育人模式类似国内的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的融合。

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将学徒制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进行育人,对应技能证书要求,让学生到真实工作场景中由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双师”指导,搭建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桥梁;对于暂时没有条件不能到企业真实场景进行操作的专业,政府应继续给予实训平台、虚拟仿真、AR等技术支撑与建设支持。

(二)企业共建

十八大以来,国家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创新的重点。企业具有行业发展领先优势和人才就业渠道优势;高校具备人才培养平台和科学研究的资源优势。二者强强联合,是为行业培养掌握最新科技工具的创新型、复合型商科人才的最佳途径。

要想切实深入做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首先,企业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同时也是培养主体和评价主体。企业应以主人公的态度和身份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基地建设、专业建设等具体人才培养环节,更要参与新商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除了发挥骨干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也要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推进实体化运作,鼓励区域、骨干企业联合职业院校共建产教融合联盟。

其次,企业也可先与职业院校合作进行混合所有制的二级学院探索开发,切实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课程体系,并将相关的技能等级要求融入教学和实践岗位;或合作开发技术技能型实训平台、生产型实训基地等,让学生所学即所做,做到课堂学习与工作岗位无缝衔接,提高企业参与育人共建水平[2]。

第三,企业接纳实习生或毕业生后,并不是企业参与共建育人的结束,而是继续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工匠精神的开始,最终达到使学生与企业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个阶段学校教师并未退出,可以以横向课题项目的形式参与企业问题解决、发展建设规划等。最终达到企业参与新商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三)学校育人

1.与政府、企业深度合作,打造创新服务平台

对接大数据背景下的新技术,以多元化复合人才培育为纽带,实现资源共享,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平台。学校在此做好智库咨询、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工作,切实为本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不断提升地域服务能力。学校平台建设要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和为地方服务的特点,帮助新商科专业群对接政府和企业,并解决好平台社会资源聚集、高水平研发服务等问题。学校一定要立足地方,将地方特色融入教学体系,如地方以农副产品为主,则可在课程中加入农副产品数据分析、发展前景预测等,有意识引导学生课堂知识迁移至地区经济实践中。

2.根据产业变化适应并服务产业需求

群内各个专业之间应定位明确,把教育、人才、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今年11月15日中国经过8年的谈判终于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PCEP)。PECP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15个成员国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等诸多内容。这为新商科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也为学校培养复合型新商科人才指明了方向。

大数据背景下,传统商科人才培养应打破原专业体系局限,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数据进行研判描述业务情况;利用数据管理分析业务发生原因;利用数据预测业务发展趋势;利用数据做出决策、进行创新和变革。进而要求新商科专业群的人才培养定位为复合创新型人才,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体系。专业群建设可结合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营销等应用与新商科教育。专业群内各专业除各自专业课程外,开设新商科人才培养必备素质必修通识课程,例如数据分析实战等。

3.打造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学校培育引进在行业内有影响的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引导骨干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提升教师服务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参与学校教育,到校任课,为新商科人才培养注入活力。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一起分工协作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将新技术、新经济等先进元素纳入教学内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专业壁垒,形成开放共享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

四、结语

大数据背景下的新技术、新经济都将推动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政产学研必须协同创新、深度合作,以驱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商科人才,满足国家提出的复合型、创新型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且有着充分文化自信的要求。正如教育家怀特所言:“教育不是为了教人谋生,而是教人创造生活。”协同育人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共同教会学生更好地参与时代建设,创造生活,创造未来。

猜你喜欢
商科育人企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企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企业
企业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背景下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