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亚文化视角下体育网络综艺节目发展审视
——以“超新星运动会”为例

2021-11-24 03:56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超新星亚文化运动会

魏 旖

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偶像养成类网络综艺节目引爆互联网社交平台,“全民制作人”、“养成偶像”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大众视线,粉丝与偶像成为一种“新鲜事物”重新引起各界关注。在此背景下,一批以养成偶像为主要嘉宾的网络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超新星运动会”(第一、二季名为“超新星全运会”)作为其中代表之一,以“全运会”的形式邀请青年偶像参加田径、水上、综合类别体育项目(第二、三季增加了武术、电竞、3V3篮球)的角逐,呈现了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新形式。据报告[1],中国弹幕用户中年龄30岁以下占87.5%,其中73.1%的用户年龄在24岁以下。另外,有报告[2]指出,90后用户是在线综艺节目关注的核心用户群。由此,通过“超新星运动会”节目满屏粉丝属性的弹幕,不难断定该节目的主要观众是参赛嘉宾的青年粉丝群体,粉丝亚文化是节目的凸显文化之一。如何充分激发体育魅力来点燃青年粉丝群体的体育参与热情,甚至使节目产生更大的辐射效应,应是该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体育网络综艺节目发展概况

体育网络综艺节目以视频网站为传播载体,具备网络传播优势,通过将体育与娱乐相结合,让观众在休闲娱乐之余,受到体育精神的感染,并促使其线下运动行为的养成。

体育热潮下,体育成为各大视频网站新的开拓领域,以“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为代表的视频网站,在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开发上卓有建树,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体育项目涉猎广泛(篮球、拳击、武术散打、足球、冰雪运动、跳水、街舞、电竞等)、题材样式丰富多样(明星真人秀、全明星运动会、星素结合等)、制作水准日趋精良。

另外,体育网络综艺节目已走向付费模式。“超新星运动会”便是一档只有腾讯视频会员才能观看的节目。报告显示[3],2018年网络综艺节目上线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共上线385档,其中付费网络综艺节目占节目总数的29%。据调查,近六成受众认为付费是网站正常的盈利模式,近八成受众付费看过网综,仅有13%的受访者对网络付费模式持反感态度。“节目选题、形式是否新颖”成为用户评价综艺优劣的最重要因素。由此看来,优质的节目内容和新颖的节目形式是实现网综付费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做好这点,网综付费或已成不可逆的趋势,将成为视频网站拓宽营收的重要方式。

2 粉丝亚文化与体育网络综艺节目

2.1 粉丝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

20世纪前后,西方学者开始了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芝加哥学派总结的“行为处事方面的特殊之处”[4]和伯明翰学派归纳的“抵抗”意蕴[5],都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区别开来。粉丝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其整体表现为青年粉丝群体对偶像的“过度”追捧,这种“过度性”反应,实际上是粉丝的最基本要素[6]。近年来,新媒介平台的多样性引起了青年群体自我意识的全面觉醒[7],信息传递的实时性、互动的便利性给予粉丝亚文化充分的生长空间。

然而,长期以来,粉丝亚文化不可避免地被大众传播媒介边缘化。这是因为媒体常用惯性媒介逻辑挖掘极端粉丝个例来做出所谓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从而导致社会公众对粉丝亚文化产生隔阂[8]。

2.2 粉丝亚文化与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关系

2.2.1 粉丝亚文化是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风向标

粉丝与粉丝之间因偶像相互联结、相互呼应,粉丝团体作为维护偶像的主力军,具有强大的组织力、传播力与造势力。一档网络综艺节目的成与败,其播放量有绝对的话语权。很大程度上,粉丝关注度决定了这档节目的播放量。体育网络综艺节目需要深入剖析粉丝需求,多维度呈现节目细节,从粉丝亚文化视角挖掘创作灵感,以此作为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不竭动力源泉。

2.2.2 体育网络综艺节目是粉丝亚文化的培育土壤

网络综艺节目的内容、价值导向一定程度上会对粉丝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其中偶像的行为举止尤其会受到粉丝关注。现阶段的青年粉丝群体基本上是在奥运精神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北京奥运会赋予青年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当偶像成为体育的实践者,体育变得“亲民”,进一步拉近了体育和粉丝的距离。体育得以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将体育精神文化潜移默化地渗透进粉丝亚文化,实现对粉丝亚文化的再建构。

3 “超新星运动会”节目透视

3.1 “超新星运动会”简介

“超新星运动会”是由腾讯视频、腾讯体育联合京东打造的首个青春体娱跨界IP[9]。自问世以来,“云集”上百位自带流量的“超新星”同台竞技,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节目联合专业的教练团队、体育赛事服务商、体育设备供应商、裁判团队、医疗团队等采用专业的体育赛事转播手段(点播+直播+解说)打造了一场娱乐圈的专业“体育盛会”。

3.2 “超新星全运会”成功经验

3.2.1 项目设置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历届“超新星运动会”比赛项目的多样性不仅实现了向观众科普体育项目、比赛规则、运动知识等作用,而且很大程度上迎合大众味蕾,使得不同偏好的受众能够共同选择观看“超新星运动会”。此外,“超新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设置较为灵活。考虑到艺人运动能力、比赛观赏性等,“超新星运动会”为男、女参赛运动员适配了有所区别的比赛项目,如150m项目只限男性运动员参加,艺术体操只限女性运动员参加。通过灵活设置比赛项目,“超新星”们各尽其能、各显神通,为观众带来异彩纷呈的观赛体验。

3.2.2 节目形式的专业性与观赏性

在节目制作与赛制安排上,“超新星运动会”借鉴专业的体育赛事转播经验以及赛制安排方式,实现了一场体育盛宴该有的专业性与观赏性。在节目制作上,“超新星运动会”凭借赛事直播、嘉宾解说等形式,以及赛事标准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方式,打造出一场专业的体育赛事。体育的一大魅力在于它的充满可能性,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受诸多因素影响,因此不同程度上牵动着观众的内心。专业的节目制作方式,把竞争激烈的比赛现场直观全面地呈现给观众,使得比赛极具观赏性,极大激发了观众的临场感与代入感,抓人眼球。

3.2.3 节目内容的文化性与公益性

“超新星运动会”的正片内容主要为“超新星”们的比赛过程与“备战日记”,全方位展现出“超新星”们的体育风貌。无论是赛场上的顽强拼搏,还是训练过程中的挑战自我,“超新星”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而为赢”的体育信念,为节目打上了鲜明的“体育精神文化”标签。

此外,节目还响应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与邓亚萍联合发起的“乡村体育室”,于2019年10月初开展“线上马拉松”公益助力跑活动,参与活动者所达成的步数可以用来助力乡村体育室的建设。活动集合全体“超新星”及其粉丝的力量,最终捐赠了两个乡村体育室,为完善乡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做出贡献。

3.3 “超新星全运会”发展局限

3.3.1 独播付费加剧竞争压力

数据表明[10],2018年上线的网络综艺节目数量较2017年同比增长95%,网综节目数量呈井喷式增长。在此大环境下,以用户需求为主导、垂直细分是网络综艺节目发展的必由路径[11],内容成为网络综艺节目的核心竞争力。有学者将在线平台内容的内容价值分为独特性价值和全面性价值,研究表明,观众对内容的独特性价值更为敏感[12]。

目前,“超新星运动会”在腾讯视频独播,节目先天缺失一定数量的电视观众。且受付费模式的影响,部分习惯于收看免费视频的受众也不会选择收看该节目。由此,独播付费模式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受众的局限性。另外,倘若“超新星运动会”不能充分释放体育的独特性价值,那么“体育”不过只是噱头,粉丝们会逐渐对此产生审美疲劳,独播付费模式则会进一步降低观众黏性,长此以往,节目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3.3.2 全明星阵容倍受舆论风险

纵观“超新星运动会”的上百名运动员,他们身上都贴着“青春追梦”的标签,粉丝是护航员,关注着偶像的点滴成长。由于粉丝各有偏爱,主观上都会希望节目能播出较多自家偶像的镜头,奈何运动员众多,这无疑给节目剪辑带来诸多困难。粉丝对偶像的狂热追求,伴随着情绪上较大程度的波动性与不稳定性,一旦粉丝们对节目内容产生误读,或是对节目剪辑产生不满,运动场便很容易沦为引发粉丝间“口水战”的舆论场。正向的舆论有益于提升节目的口碑,增加人气,反之,负面舆论会引起大众对节目的片面认知甚至反感,不利于节目受众进一步扩大。

3.3.3 节目效应缺乏持久动力

“超新星运动会”在官宣之后,短期内便凭借全明星阵容收获大量粉丝关注。又因为该节目契合当下弘扬运动新风尚的时代动向,获得了媒体的广泛好评。然而,从长久来看,“超新星运动会”的节目效应受时效性支配较为明显。节目周期短(20天左右),使得“超新星运动会”如同昙花一现,难以得到大众的长期关注。

此外,从市场层面来讲,“超新星运动会”实际上有着借“体育”之名却“换汤不换药”的嫌疑,即通过为“超新星”们添上一层“体育”的外衣来向粉丝们展示“超新星”们克服困难、挑战自我从而实现成长的过程,这符合当前视频网站热衷的打造“养成偶像”的惯用制作手法,却达不到市场层面对于节目的总体期待值,导致节目热度上升空间有限,节目效应的后劲不足。

4 粉丝亚文化视角下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优化策略

互联网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未来网络综艺节目传播将从流量时代进入口碑时代[8]。体育网络综艺节目要树立好的口碑,应该坚持“内容为王”原则,以发展的眼光深耕体育精神文化与粉丝亚文化。

4.1 网台联动拓宽观众渠道

以“超新星运动会”为例,全明星阵容使得该节目具备相对固定的粉丝基础,然而独播付费模式所造成的受众局限以及观众数量增长的动力不足,阻碍了节目的口碑传播。近年来,“网台联动”、“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不仅在拓宽观众年龄层、提升节目受关注度等方面卓有成效,而且大幅降低了电视台购买节目版权的费用。体育网络综艺节目可以在立足于专业化打造的运动赛场以及严肃公平的竞争赛制的基础上,尝试“网台联动”或者“先网后台”的播出模式,适当差异化电视版本与网络版本,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保留粉丝群体对节目的独特诉求,从而将节目打造成老少咸宜的“现象级”体育赛事IP。

4.2 “星素结合”描绘体育本真

《粉丝文化入门手册》[13]指出,转换偶像是粉丝常态,九成以上粉丝喜欢两个以上明星,六成以上粉丝单次追星时间不满一年。粉丝喜好的“不稳定性”反映出青年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对此,体育网络综艺节目不妨创新赛制,以“星素结合”的形式,邀请有运动特长的高校学生,与明星同台竞技。虽然素人嘉宾在综艺感、知名度方面不敌明星嘉宾,但是他们拥有丰富的运动经历、深刻的运动感悟,因而更能传递出朴实的体育精神和对体育的热爱。素人嘉宾的融入有益于更真实地还原体育本身的魅力,进一步提升粉丝们的运动品味,更深层次地延展节目口碑。

4.3 宣传包装凸显品牌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文娱产业百舸争流,从而形成了“选择过剩”的市场。一部节目只有制作精良,形成品牌效应,才能有稳定的生存空间。好的前期宣传包装是节目向大众递出的第一张名片,能够迅速让大众了解其节目定位,并制造丰富的热议话题。体育网络综艺节目要采用官方宣传与媒体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嘉宾阵容、体育元素、制作团队等方面的特色,并融入公益、时尚等元素,凸显节目的品牌价值。新冠疫情期间,足球明星C罗在4月7日发起的卷腹挑战反响热烈。节目嘉宾可借鉴此类形式,发挥社交网络平台的优势,将体育渗透到粉丝以及更多人的生活中去,从而延续节目的品牌效应。

4.4 “安全第一”守护生命能量

体育网络综艺节目的定位决定了节目嘉宾需要向观众展现其奋力拼搏、不惧挑战的体育精神,出于敬业精神以及对节目效果的考虑,绝大多数的节目嘉宾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然而,体育运动有风险,如若没有控制好强度,会对生命安全产生不良影响。2019年11月27日,演员高以翔在录制追跑竞技秀《追我吧》过程中突发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为避免同样的悲剧再发生,体育网络综艺节目要树立“安全第一”原则,守护好明星偶像们的生命能量,这才是传递体育精神的长久之计。

猜你喜欢
超新星亚文化运动会
RCW86超新星爆发遗迹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我要参加运动会
面对亚文化:客观看待,积极转化
超新星爆发极其明亮 孕育绝大多数重金属元素
主持人语
黑洞也爱吃点心
创造生命的它,会灭绝地球生命吗?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