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继,王东海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体力活动的需求和依赖较以往有大幅下降,而由体力活动不足引发的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各种代谢性疾病,不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还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冲击。体育运动为缓解此类影响做出了卓越贡献,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类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育运动为增加人类的体力活动和社会交往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并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体育运动的开展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活的具体地理空间、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条件[1],开展体育运动、建设体育场馆、生产体育用品、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交通等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态环境。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产生冲突的原因,有些是体育运动自身造成的,例如对高尔夫球场地进行维护需要施加多种药剂,这会对土壤、水源、空气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有些则是社会深层次矛盾造成的,例如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而在城市大量建造人工合成材料的场馆。自上世纪中期以来,收入提高、闲暇增多、流动性增强和日益个性化构成了体育运动领域重大而持续的变化基础,这些变化包括[2]: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增加;参与体育运动和使用体育设备的动机有了更大的区分;开发了更多新的体育运动区域,已有的体育运动区域开辟了新的用途;有更多的时间被用于体育运动;与传统体育俱乐部的联系产生了变化;与商业性赞助或广告营销有联系的体育运动增多;未经正规培训的个人自发性体育运动增多。
这些发展态势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更广泛地和更密集地使用特别有吸引力的、但从本质上讲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体育运动正在争夺更多的领地,这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侵蚀,会对生态环境中的其他物种生存造成威胁。体育运动不仅会影响自然环境,还可能造成其他生态环境破坏,例如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往返这些场馆的交通废气以及体育用品在生产、贮存、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置中造成的污染等。体育运动可能会对某些珍贵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造成严重损害,然而与农业、林业、工业和运输等领域相比,体育运动领域的影响往往并不显著。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现有冲突,这对于维护两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领域的重要议题,主要是指将经济的促进、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协调,以便为子孙后代提供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3]。可持续发展不仅涉及政府组织,还涉及工商界、社会团体乃至每个公民。当可持续发展应用到体育运动领域时,意味着应开展与生态环境相容的体育运动,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应更加符合生态环境要求,体育运动既要满足民众的体育运动需求,也要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破坏。
有些体育运动是在自然区域开展的,例如自然、景观和乡村等,自然区域一般都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有多样化的地貌、多样化的物种,生态环境的缓冲力和复原力都比较强。因此,在自然区域开展体育运动,通常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两者冲突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通常并不显著,但有些自然区域对体育运动开展具有特殊吸引力,这会导致体育运动的开展过于集中和频繁,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如果这些自然区域恰好在生态环境上又具有脆弱性,就会加剧两者的冲突。因此,在自然区域开展体育运动,要特别关注所开展体育运动的类型、强度和范围,以及所要使用自然区域的生态环境的缓冲力和复原力。原则上,如果开展的体育运动存在严重影响或破坏生态环境的可能性时,应及时暂停并待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开展。开展体育运动应考虑自然区域生态环境的缓冲力和复原力,生态环境保护机构和体育运动开展方应进行更深入的合作,尽量选择在生态环境缓冲能力、复原能力强的自然区域来规划和开展体育运动。在自然区域开展体育运动,既要满足民众的体育运动需求,也要兼顾自然区域生态环境的缓冲力和复原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在自然区域开展体育运动,除了满足民众的体育运动需求外,还有一个吸引游客、促进消费的功能。为了能够兼顾经济发展促进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应优先考虑游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自愿承诺,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但如果效果不好或已被证明不成功,则应实施各种不同的引导性措施和限制性措施,例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如提供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资料),将体育运动从自然区域移到人工区域,将体育运动参与群体从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区域吸引到更具缓冲力、复原力的自然区域,制定破坏生态环境的处罚措施(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当同一自然区域在同一时间被过度使用时,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特别是一些热门的自然景区和乡村游开展较好的地方。而要减轻这些自然区域的生态环境压力,可以通过限制进入这些自然区域的人数、限制体育运动开展的时间段、轮流开放某些自然区域等方式来实现。但为了维护社会公平以及避免执法不力,应考虑对体育运动开展的自然区域限制的规划可能性(如限制停车位数量、上山缆车的车次等)。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和体育运动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宣布某些自然、景观或乡村的某些自然区域为禁区(如河岸边、树林里),规定特定路线(如沿水道、沿山道),限制某些交通工具(如限制机动车或大排量机动车)的使用等。
当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时,对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区域采取的引导性措施和对过度使用自然区域采取的限制性措施方能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替代方案只能起到部分舒缓作用,这并不能阻止人们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等自然区域的向往和体验,从长远来看,甚至可能会增加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等自然区域生态环境的冲击。为缓解在自然区域开展体育运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冲击,可以适当考虑采取以下措施[2]:对某些自然区域的用途进行明确规定,并制定具有约束力的、统一的、有效的规章。例如人行步道只允许步行,不允许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行;对体育运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管理,例如区域限制、时间限制、设施限制、人流量限制等;在生态环境缓冲力和复原力较强的自然区域,可以有针对性扩大体育运动的供给规划,以引导体育运动参与群体从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区域向此集中;在自然、景观和乡村的合适自然区域可以建设一些人工替代设施,以分散人流量;责成组织方在开展体育运动时,必须使其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系统性地向体育运动参与群体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信息和教育,使其了解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参与体育运动的途径和方法。
大多数的体育运动开展都集中在建成区域(主要是指城镇的建成区域),即使是在自然区域开展的体育活动,其参与群体也主要来自城镇建成区域的居民,如果城镇能够在建成区域附近供更多合适的体育运动机会,就可以大大减轻自然、景观和乡村等自然区域的生态环境压力。而在城镇建成区域开展的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交通方面,如果城镇建成区域的居民为了参与体育运动需要频繁使用汽车等交通出行工具时,会大大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而,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参与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充、开展频次的日益增多、开展类型的日益多样、开展区域的日趋分散,体育运动对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跨区域、跨城市、跨国家的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会导致参赛者的流动,还带动观赛者的流动,从而带动交通需求的大幅提升,同时大型体育赛事还会带来诸如高耗能、高排污、噪音污染等问题[4]。尽管体育界提倡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交通或选择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小的交通工具,但理想与现实还相差甚远,当前体育界的交通主要还是依赖“汽车交通”。根据瑞士的一项研究,目前汽车行驶的总里程中约有一半以上的里程是在闲暇时间内完成的,而闲暇时间内的行驶里程中约有25%与体育运动有关。即使是在城镇内部,体育运动参与者也有较强的流动性。这主要是由于工作、生活和体育运动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特别是体育运动场所越来越倾向于建在城镇的外围,这增加了人们往返体育运动场所的距离[5]。然而,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在体育场所中进行,也可以在公共区域中进行,例如公园、街道、自行车道、步行步道等。但由于过去几十年城镇规划中的其他优先事项,例如道路交通、居民区、商业区的大量建设,体育运动的机会逐渐被挤出了城镇核心区,这导致人们往往需要到更远的外围区域去寻找体育运动空间和设施。为了参与体育运动,人们对私家车的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因为体育运动场所普遍距离较远,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不总是很便捷(例如直达公共交通少,有时需要多次转乘),而且乘坐公共交通也不便于携带一些体育装备。因此,如果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要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有时是非常困难的。但对于有些距离体育运动场所较近的参与者而言(例如5公里范围内),还是建议选择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例如步行、骑车或选择公共交通。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城镇交通问题,应对城镇建成区域进行更为合理的功能性规划,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体育运动需求,减少居民的出行频次和交通压力,这意味着要在建成区域附近为各年龄组的居民创造或保留足够多的、有吸引力的、方便快捷的体育运动机会。这些体育运动机会最好通过步道、自行车道、绿化带、公共交通工具进行连接。
为城镇居民提供体育运动机会对当地社区而言是最重要的责任之一,这些体育运动应秉承“环境友好无障碍”的战略[6]。如果一个大型社区的居民可以通过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方便、快捷、安全地抵达适合体育运动的场所,那么就可以大大减少因交通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并满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其他一些无车人士的体育运动需求。实际上,生态环境质量和体育运动机会不仅是衡量城镇“软实力”的指标之一,也是体现建成区域区位优势的标准之一。城镇的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在建成区域附近设置半自然区域来进行缓解,在半自然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将生态环境保护与体育运动需求联系起来,当然只有对半自然区域进行非常谨慎的规划设计,才能发挥缓解的作用。此外,也可以将原有建筑物和土地改作体育运动场所,从而在不占用额外建筑物和土地的情况下为体育运动开展提供空间,例如南京市就利用废弃矿山、矿坑建设了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汤山矿坑公园。城镇的土地需求很大,土地供应也一直比较紧张,这是体育运动开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然而,在城镇中预留足够大的绿地,不仅有利于体育运动的开展(建设“体育运动友好型城镇”),也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环境友好型城镇”)。在不同土地用途的激烈争夺中,体育运动界和生态环保界的代表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游说城镇政府保留一定的绿地,特别是在建成区域附近要预留出一定量的绿地。在城镇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体育运动的开展由室外转为室内。室外体育运动的开展通常需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例如错误的选址、不当的养护(过度施肥、使用饮用水灌溉等)和不必要的土壤密闭会影响土壤和水的平衡。而室内体育运动的开展通常仅需要较小的空间,但室内体育运动开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存在能耗过多(包括电耗、水耗、建筑材料等),能耗的增加对生态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室内体育运动的开展需要注意挖掘节能的潜力,为了达到此目的,政府职能部门需要为室内体育运动的开展方或经营方提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并将对室内体育运动开展的资助扶持政策与满足生态环境标准挂钩。
为了实现城镇建成区域的体育运动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应优先考虑以下几点[2]:改善建成区域的居住环境,增加城镇公共区域的体育运动机会;鼓励使用自行车作为主要出行工具(将体育运动中心与当地的自行车道网络连接起来,在体育运动场所设置自行车停放点等);使公共汽车、地铁和火车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更具吸引力(例如路线安排、时间安排、票价制定等);在体育运动场所提供体育装备、器材的租赁、储存、保养服务等;多开发室内体育运动场所,并运用节能手段降低能耗;提高体育运动参与者、开展方和经营方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体育运动人口的逐步扩大和体育运动类型的日益多样化,促进了体育用品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可能发生在体育用品整个存续周期的任何阶段,例如原材料获取、生产、贮存、销售、使用和回收处置等。在体育用品的环保领域,通常比较重视已经造成的污染问题而忽视对整个存续周期的监控,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型体育用品的研发几乎都是围绕着功能和时尚方面,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关注环保方面。为了提高体育用品的功能性,经常会使用一些甚至在生产阶段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材料,例如近年来“毒操场”事件层出不穷,一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人工合成材料被用于体育用品的生产制造,这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对人体的健康安全造成了威胁,而且这些破坏和威胁不仅会在生产制造阶段、使用阶段产生影响,还会在回收处置阶段产生影响。
在体育用品领域,供需双方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体育用品企业要对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做出及时反应,以使其产品适应体育运动的潮流变化;另一方面,体育用品企业通过研发新的体育用品,用于塑造体育运动趋势和消费者行为。在这一背景下,体育用品企业容易出现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例如在生产、销售体育用品时不注意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在营销广告中表现出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了降低成本故意躲避监管使用不合格甚至违禁的材料等。对体育用品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应以提前预防为主而不是以事后纠错为主,这意味着要在体育用品的研发阶段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树立严格的环保标准,从而确保体育用品在整个周期都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有利于促进体育用品的回收利用。仅仅通过体育用品企业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体育用品的回收利用的,这需要企业、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密切合作,这是促进体育用品企业生产可回收利用体育用品的先决条件。
要促进体育用品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友好的体育用品,需要注意以下方面[2]:在体育用品的研发阶段就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寿命、可修复性、可回收性);对广泛的体育用品进行细致的存续周期分析;检查回收利用或环保处理体育用品的可能性,如果具备必要的先决条件,努力建立一个体育用品的回收系统;在体育用品的宣传中,避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在体育用品的企业生产中建立实用的生态环境管理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已成为人类未来的主要任务之一。教科文组织早在1977年就宣布,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终生的教育过程,要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维护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7]。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对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也是体育运动领域不可推脱的核心责任之一。避免和减少与体育运动开展有关的生态环境损害需要所有体育运动参与者的共同努力。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既要鼓励体育运动参与者养成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态度和习惯,又要让体育运动参与者理解和接受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法律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应成为各类体育协会组织和俱乐部正常活动的一部分,应定期开展针对教练员、工作人员、运动员以及其他培训人员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体育界的从业者虽然只占从事体育运动群体的很小一部分比例,但他们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方面却负有特殊的责任,他们不仅应该发起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而且还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积极引导其他群体的响应。体育协会组织和俱乐部应利用众多体育运动开展的机会借助各种手段积极向社会公众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
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是解决和避免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之间冲突的一个重要方法,但仅靠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是不够的。开展各项体育运动时,应积极创造能够鼓励生态环境友好行为的条件来促进,例如在健身步道设置合理数量的垃圾桶,会大大减少垃圾遍地的现象。在体育运动领域推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可以考虑以下方面[2]:制定和实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措施;建立必要的组织结构,确保充分和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例如归纳体育运动参与者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模式和诱因;举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有关的体育运动竞赛或活动;规划与生态环境相容的体育运动开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更牢固地扎根于各协会和俱乐部的工作中以及与广大民众的对话中。
对在自然区域开展的体育运动而言,应强调体育运动的范围、强度和类型要考虑自然区域生态环境的缓冲力和复原力,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区域应避免开展有害的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应转向生态环境不那么脆弱但仍有吸引力的自然区域。在引导性、限制性的措施不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措施。对在建成区域开展的体育运动而言,应优先考虑的是保留建成区域附近的体育运动机会。城镇的建成区域,必须为居民提供充足的体育运动空间和设施。建成区域附近的体育运动场所(特别是室内体育运动场所),节能的潜力还很巨大。在规划和建设新的体育运动场所时,应提高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同时必须注意谨慎、合理地选取地址并规划好交通问题,因为因参与体育运动而产生的流动性交通量在所有交通量中占有很大比例,缩短交通距离、完善公共交通网络、提高体育场所附加服务水平以及倡导更为环保的出行方式,都是应该认真考虑的事宜。当前,体育用品在研发设计、原材料获取、生产、贮存、销售、使用和回收方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标准也不是特别明晰,体育用品企业也很难实现体育用品的回收利用。因此,需要在体育用品研发设计阶段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设定和意识确立,同时积极推动体育用品生产的全程管理与循环利用。
在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有关各方必须通力合作,包括体育、生态环境保护、体育企业、行政、贸易领域以及每一个体育运动参与者。因此,应继续在开展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大力推广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宣传教育活动,并酌情扩大宣传教育活动的范围、优化宣传教育活动的方式,以期获得更多利益相关者的重视、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