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2021-11-24 04:11邱丽
经营者 2021年9期
关键词:村干部驻村精准

邱丽

(兖州区小孟镇政府,山东 济宁 272100)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本文立足精准扶贫的内涵,以实现有效精准扶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分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总结驻村帮扶举措,整理经济发展进路。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指借助科学方式准确识别贫困户,并通过精准管理,保证贫困户得到精准扶持。精准扶贫扶贫对象和扶贫目标精确,扶贫效果显著,可以精准地帮助、扶持贫困人口,解决贫困滋生的问题,保证可持续脱贫目标的有序实现。精准扶贫可以保证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使扶贫资源效用得到全面体现,使贫困既有的深层问题得到解决,是结合了实际国情,掌握了贫困形成、发展局面的创新的扶贫模式[1]。

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

(一)基础建设薄弱

国内大多农村地区的地理位置都较为偏远,基础建设比较落后,受交通运输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时作业设备较为落后,且农作物品种较为单一,在生产过程中农民无法通过先进设备提高产量,更多地依靠天气等不可控因素,天气成为影响产量的首要因素,农民对于农作物的产量没有可靠的把控,无法科学预测可能出现的损失。另外,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水平较低,农作物运输不便,造成农产品积压,而农副产品的保质时间有限,长时间积压会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对农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此外,农村地区相对闭塞,信息交流也不畅通,通信设施较为缺乏,无法享受到互联网技术发展带来的便利,部分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受到限制,农民无法根据农产品市场信息改变生产策略,调整农业生产活动,这对农村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二)劳动力利用率低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利用率低,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较为严重,农村劳动力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这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了约束。尽管农村地区拥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但大多农村劳动力都选择了进城务工,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往往没有太多精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投入在农业生产中的时间不足。另外,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设备使用情况不尽如人意,未能实现科学管理,劳动力利用率较低,经济收入不稳定。

(三)消费与教育问题

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不能忽视教育与消费。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并未得到有效开发,部分农村地区的消费场所与农民生产生活场所距离较远,农民消费不便。同时,农村消费市场的产品也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规划中对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也并不全面。此外,农村教育也相对落后,农村家庭中,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多,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教育,这对儿童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另外,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很多农村儿童接受的教育不充分,这影响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与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精准扶贫下驻村帮扶制度的意义

(一)加快贫困村脱贫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驻村帮扶干部是开展扶贫工作的主力军,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驻村干部应积极响应与观察相关惠农政策,以带动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优化资源配置,并进行社会动员,进而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不足的困境。驻村干部还要根据贫困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规划发展方案,达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现阶段,国内农村出现空心化问题,农村人口流动较快,导致农村地区人才不足,农村基层党组织更新弱化,很多农村地区的党组织成员年龄较大,且文化水平相对低,在开展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力不从心。驻村工作组在工作中应将党建与扶贫结合,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先进的工作方法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综合素养,有效落实精准扶贫。

四、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的举措

(一)驻村帮扶资源供给制度化

应在标准化的制度下促进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精准扶贫,形成“1+N”的扶贫形式,形成以驻村干部及驻村为引领的多元扶贫模式。应加大对帮扶工作形式的深入探索,并在实践中优化制度,使贫困群众有效参与其中。还要构建扶贫工作监督体系,对驻村工作队伍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对于工作不力的工作干部进行问责,对于作风不良的驻村干部进行惩处,对作风优良的扶贫工作人员进行认可,对扶贫成效良好的扶贫工作队伍进行鼓励。

(二)提升驻村干部选派精准度

在选择驻村干部时,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派驻村干部,选择合适的下乡工作队伍。应对驻村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分析,考察其协调沟通能力,并充分分析其组织实施水平,针对个人构建胜任力指标体系,构建因地制宜的选人机制,选择最匹配的人员担任相关工作,实现驻村干部与农村的精准对接。

(三)增强农村造血能力

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过程中,应保证资源的合理供给,保证项目与信息的持续分配,使农村物质造血能力得到提高。应加强农村文化扶贫,针对农民个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升农民脱贫的能力,增强农民脱贫信心。驻村干部应积极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加强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严格程序,化解矛盾

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农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拿准农村所属省、市、县的具体规定,秉承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按工作流程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对于农村地区中有家族势力的农民,驻村工作队伍应该在积极调查后取缔,对于不符合扶贫要求的农民,要在深入群众调查核实之后取缔。如果农民对民主评议结果存在其他理解或异议,工作人员则需要深入进行调查,并积极给出合理解释,对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行为要进行整治,避免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应该严格按照程序化解矛盾,上级领导组则要积极关注上访信息,落实贫困户信息的录入与更新,使其得到准确完整的保存。

(五)科学合理界定贫困对象

要正确理解精准扶贫,对贫困对象进行准确的判别。在农村深入调查的过程中,要了解贫困对象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收支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建档立卡。要保证内容充分全面,应涵盖贫困程度、原因与解决计划等,并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还要深入剖析贫困的内在与外在原因,总结得出科学可行的帮扶方案。应该对该地造成贫困的原因进行梳理,之后根据现实情况开展有效的帮扶工作。在工作中应积极发挥基层群众的民主权利,在投票、审查与公示下,科学合理界定贫困对象,保证结果透明、公平、合理,防止出现社会矛盾[2]。

五、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一)强化基层领导组织建设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发展农村经济,应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组织建设,这可以使党与农村直接接触,使之能更加有效地了解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加深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知。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创新形式,科学管理,提高对精准扶贫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重视扶贫工作,按照农村地区的现实情况优化党组织设置并进行领导班子选拔,重点优选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先进个人。

(二)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教育

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农业知识水平,对农业科技进行有效运用。在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应结合地区所需技术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农村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较差,且交通及通信情况不容乐观,农民教育水平不高,信息闭塞,农民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上存在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技术应用的普及,宣传国家相关扶贫惠民政策,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三)重点抓好集体经济

应注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整合农村资源,对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借助租赁等形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养殖、种植等业态,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信息技术赋能,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农村电商,并进行电商知识教育,形成专业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拓宽农产品的种类,加速农产品的销售,以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六、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需得到上级政府的支持,需要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社会多方力量。可以通过金融服务机构进行金融精准扶贫,强化农村经济的业务合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与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要保持资金充足供应,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村干部驻村精准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精准的打铁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