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新远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89)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带来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基本思路与方向。而在新媒体环境中,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将产生新变化。对于思政教育研究者,要及时处理其中的基本矛盾与问题,优化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助推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
新媒体环境与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关键要素,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与传统媒体相对应,新媒体是基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形态,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传播,而在本质上是一种环境。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共同协调协同融合所完成的虚拟实践育人活动”[2],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交叉与融合,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观念、理论、技术、方法、手段、平台,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思维方式、方法途径、载体等充分融合,通过光、电、声、像等新鲜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3],例如慕课、微课、直播课以及构建论坛、公众号等形式在课堂外提供教学,形成信息化、网络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关系作为一对重要关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与正当性问题。在新媒体环境的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把握和主导整个过程;客体是教学过程的接受者与反馈者,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呈现出和谐民主、主导主动、互动共进和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和谐民主关系是指主客体都享有教育与受教育的权利与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共同建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其次,主导主动关系是指主体自主设计与组织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发挥引导作用,客体主动参与配合,将教育内容内化为思想观念,外化为行为习惯;再次,互动共进关系是指主客体在良性的互动中实现共同进步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相互转化关系是指主客体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时具备了主体和客体的两种属性,都可以以主体、客体的不同形式变化存在于对方的视域之中,二者能够相互转化,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在新媒体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发生变化、产生新问题、提出要求。
新媒体新技术与思政教育结合,让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基本教学关系产生了变化,传统由教育者完全掌握信息的状态被新兴媒体信息服务与传播方式所改变,受教育者开始享有自主获得信息的能力和技术支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获取信息与知识掌握的能力差异缩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不断凸显,在教育活动中与教育者相互促进。这种转化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平等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叠加互动的关系”[4]。此外,在网络化的教育形式中,除教学内容上的教受关系,思政教育的教受双方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种结构性变化,即以网络为连接的平等网民关系,一种无须面对面接触就可实现交流的新型人际关系,解构了传统的教育权威。整体看来,思政教育的教育者主导性作用逐渐增强,而将主体性偏向受教育者,使他们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并在二者的转化与互动中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形成相互教学关系。
新媒体环境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让教学过程得到环境与空间的延伸。然而,“在新的载体中,思政教育主体不断被媒介具象隐匿,呈现出图像化、数字化和符号化特点”[5],平台式教学,使思政教育的主体性容易被数字符号所遮蔽,无法实现教育目的。此外,若教育者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手段,容易忽略教学环节之间的协同性,甚至忽视师生之间的思辨沟通与情感交流。思政教育主体多是在教学设计、进度等源头进行把控,但因为网络教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致使绝大部分师生互动是间接、被动的,进而导致教育者难以有效管理和掌握教学效果。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具有平等性、互动性、整体性和融合性的要求。平等性要求是指思政教育主客体地位平等,因为二者享有平等的接收与学习信息资源的机会;互动性要求是指要加强主客体教育与学习的相互作用,强调教师要通过思辨问题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教学的完成,并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馈提升教学质量;整体性要求强调思政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但也不能简单相加主体、客体、中介和环境各部分的特性功能,要真正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新媒体环境的方法或载体相互联系和作用,才有可能构建出具备整体性的主客体关系;第四,融合性要求是指由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内容的认同性、教学效果的促进性等,使主客体通过教与学的虚拟互动构建起协调协同的关系,让融合性体现于二者的本质关系中。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新变化,及时处理矛盾与问题,以实现主客体关系的优化。
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优化问题,首先要回归到思政教育本源即原理中,从其形成与发展、本质与特性、过程与要素、对象与关系来定位主客体关系:主客体所构成的特定教学关系是不会改变的,但要让主客体的教与学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相互配合,就要科学认识并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注重主客体关系的转化和主体性的发挥,进而改善主客体的配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进行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优化要在正确定位中进行,即主体主导性的建构并挖掘客体的主体性。“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6]思政教育主体要立足于新媒体环境学习特点,始终以“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逻辑来实现教学目的,教育者通过结合思政教育的规律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并发挥客体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教学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组织、引导、协助完成教学,锻炼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能力和学习自主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新媒体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结合中,要注重信息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过程应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完成教学,让信息技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服务。无论采用何种新技术,处于主导与主动地位的始终是教师,处于从属与服务地位的始终是信息技术。当信息技术展示的知识内容容易造成信息的分散化与碎片化时,就需要教师完善教学策略并整合教学内容,有效组织教学流程和掌控教学节奏,以情感互动和交流为根本,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的掌握能力、鉴别力和思辨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下,同样“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6],在信息化视域下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总之,只有注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深化思政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
加强新媒体环境与教学行为的相互融合,要求思政教育主体不能简单地把新媒体环境看作单独的、附加的环境,而是要在其生成和发展中影响其他因素与环节,有效构建主客体的整体性关系,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育有效性。这也要求教育主客体通过新媒体新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更优形式,形成协同发展、教学相长的融合关系,这种融合是动态化的、上升性的。教师仍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导,充分挖掘融于信息技术下的思政教育内容。此外,教师还是具有客体性的主体,要做好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只有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水平、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与课堂组织能力,才能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只有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积极性,促进思政教育教学行为与新媒体环境的协同与融合,其主客体关系才能进一步优化。
新媒体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现代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并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相互的影响与作用,促进双方认识、选择、利用和改造环境,并使教育需要和教学过程适应环境。总体来看,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优化,不仅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也能进一步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