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分析

2021-11-23 01:39张媛媛饶仕凤苏国波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三全育人语文课程

李 珺 张媛媛 饶仕凤 苏国波

(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前言

大学语文教学坚持教学改革,从之前的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转变成“三全育人”,全面提升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202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思政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中确定课程思政工作是围绕人才培养为中心,促进所有学科专业的推进。在此教师要有创建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并将其融入语文课程建设中,开发校本课程,落实课程资源的探索,促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大力发展。

1.协同合作,探索思政课程资源

在2019年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并能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书育人规律等,不断提升教师工作能力与对学生的思政水平。大学语文教学在强化与细化教学内容的时候,也要融入思政部分内容,以此作为“三全育人”工作的主要途径。只有收集并运用丰富的时事教学素材,才能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机制的引领,更好发挥育人课程的价值。基于此,语文教师要收集并整合大学语文育人资源,旨在更好开展育人活动[1]。教师要建立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资源开发能力,可从下面几点因素着手:第一,教师要树立两个“意识”,即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树立课程资源思政意识。前者指教师面对已经收集到的课程资源,考虑如何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即更好为课堂服务;后者指面对语文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考虑是否要使用思政课程资源。这两个意识是确定教师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效果的前提条件。第二,完成对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两个意识基础上,教师就可构建语文课堂,着重挖掘文化课程中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为课程所用。在文化资源的挖掘中,教师要主动探究学生,对其意愿与可以接受的文化价值进行挖掘,然后再顺应其心理期待,优化语文课程教学方法。基于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是经典文化作品,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文化价值都是十分丰富的,如《孟子》对为人处世有详细的介绍;鲁迅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化的脊梁;陆游创作的作品多是爱国主题等等,可利用经典文化资源的延续,助大学生养成语文核心素养,提升道德与思政水平。第三,不同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不同的,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分析自己学校思政课程资源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再积极开发资源。语文与思政教师形成组织教学共同体,树立思政融入语文课程资源建设的意识,进而才能精选教学资源,有计划将其归纳与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然后在调整与加强课程资源整合下,确定对应教学目标与内容,以此优化课程资源库与教学的融合。教师还可找寻恰当点提升课程资源开发效果,实现学生对学科素养的把握。在此教师要具有创新性思维,基于对事物敏锐的洞察力,创新出更多适合大学语文课程资源的方式,以期实现思政课程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2.提升重视,加强经典著作教学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不但要遵循其学科价值,还需遵循育人价值。大学语文教材包括古代文、现代文、诗歌等组成。教师可在课程育人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贯穿育人原则,促使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提升,真正实现人才的培养。我们将课堂当做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渠道,以此关注学生语文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为健全课程育人格局增添动力。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质量为目的,教师可有计划带领学生研究经典著作,令其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与感悟下,不断提高人文修养,树立爱国、爱家的情怀。为了更好实现“三全育人”教学效果,在语文课堂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深挖语文作品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其核心是为了引领学生价值观,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现代理论体系引领学生感受语文课程的价值观,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针对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有所思、有所想,然后进行文学创作,提升良好语文思维与创新能力[2]。另外还要将学生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当做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表现,大学语文教学不能单单依靠教师的讲授,还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参加学习活动,在其进行思维发散的时候,教师注重思想教育层次的引领即可。另外在教学创新环节教师还要借助经典名著,以“观”、“思”、“读”、“讲”、“问”、“练”六个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经典名著,提升思想品质与道德能力。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将观察到的事物变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在课程内容的讲解中学生才容易接受。正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教师在课堂中借助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好创新。“讲”则是教师将需要传授的知识经过加工传递给学生的过程。“问”是为了更好激发学生思考,并在思考下得到不一样的想法。总的来说,需要教师重视并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好开展个性化教育,以此再挖掘思政元素,进一步提升大学语文课程效果。

结论

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大学教师要遵循因时而进、因事而化等原则,进一步实现大学语文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教育理念互相渗透等,以此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思想政治观念。进一步解决高校全员育人不到位的情况,增强高校语文课程的育人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三全育人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