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1-11-23 04:23翔,郑玮,李虎,夏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单孔开腹肌瘤

杨 翔,郑 玮,李 虎,夏 红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广东番禺 5114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育龄妇女的发病率较高,患者表现为腹痛、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手术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口大、出血量多,对患者的创伤大,术后极易诱发盆腔粘连、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子宫、卵巢及机体的恢复[2]。21世纪以来伴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被广泛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的优势,成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手术方法,代表性术式是多孔腹腔镜和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和安全性均较高。但是伴随着患者对于美观、舒适度的更高要求,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则更加广泛,但是其对于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临床上尚未有报道[3-4]。本文旨在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的卵巢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超声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指征,双侧卵巢正常,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脐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基本信息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信息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观察组 给予经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设备:德国狼牌单孔腹腔镜弯型器械,康基公司提供的port特殊器械,德国狼牌的加长变色龙镜头,强生公司提供的46 cm加长超声刀。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仰卧位,在脐部上缘2 cm的位置弧形切开,腹腔内置入Trocar,套管长度为10 mm,建立12 mmHg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在10 mmTrocar套管左右再置入2根5 mm Trocar套管,置入腹腔镜对腹腔情况进行探查,观察子宫肌瘤的位置、直径、数量,位于子宫峡部将阔韧带后叶腹膜剪开,两侧的子宫动脉分离并暴露,切除子宫肌瘤,经脐部操作孔取出,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处理:注射缩宫素,促进患者恢复,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对照组 给予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仰卧位,在下腹部纵行切开约8 cm,子宫充分暴露后探查子宫肌瘤的位置,拨开肌肉组织,观察子宫肌瘤的数量,切除肌瘤并取出,剥除肌瘤周围累及的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放置引流管。术后处理:注射缩宫素,促进患者恢复,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1)手术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引流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2)疼痛评价: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0~10分,0分表示无痛感,10分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于术后1 d、2 d、3 d对患者进行评价[4];(3)卵巢功能:主要依据的是患者的抗苗勒管激素(AMH)、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采用胶体金法,试剂为杭州创新生物检控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4)免疫功能:主要指标包括CD3+、CD4+/CD8+,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设备为北京科誉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BD流式细胞仪。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软件SPSS 22.0统计,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χ2检验分析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但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2.2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AMH、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AMH、E2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AMH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E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2.3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CD3+、CD4+/CD8+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2.4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术后1 d、2 d、3 d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

2.5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2.6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 %,较对照组的20.00 %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育龄妇常见的良性肿瘤,患者表现为下腹疼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临床症状,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出现内分泌紊乱、局部生长因子和肌层细胞突变所引起的,发病过程复杂,伴随着疾病的进程,肌瘤的体积会逐渐增大,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5]。据临床流行病学统计显示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 %,有1/4的子宫肌瘤患者合并不孕症,既影响身心健康,还影响家庭的和谐[6]。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以往主要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该术式操作简单,可以将子宫肌瘤有效剔除,但是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手术过程中需要广泛性剥离组织,损伤腹壁神经,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7-9]。

近年来临床上微创技术发展迅速,腹腔镜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不需要开腹,对患者的创伤较小,仅需穿刺观察孔和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探查,并且明确子宫肌瘤的位置,在腹腔镜直视下降子宫肌瘤剔除,微创、安全[10]。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腹腔镜手术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术式,开放性切口,取出标本方便,可操作性强,对患者的肠管、腹壁血管无损伤,术后不会诱发腹腔粘连、肠管粘连等并发症,并且脐部为天然瘢痕皱襞,可以隐藏切口瘢痕,美容效果好,在实际手术过程中在调整器械前可以先将镜头后退,使视野更加宽敞,加快调整的速度,置入port时采取垂直向下的模式,减少损坏Port,缩短手术时间,器械通过port后朝上方,与腹壁贴近推进,可减少对肠管、腹膜后血管的损伤[11]。本研究采用的是10 mm加长的变色龙镜头,视野拓宽,清晰度提高。研究显示,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1 d、2 d、3 d VAS评分显著下降,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创伤小,缓解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的风险。

AMH为检测卵巢储备情况的标志物,其在月经周期内都能够进行检测,差异较小[12]。本研究显示,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AMH指标水平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P<0.05),表明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轻微,促进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恢复。研究显示,肿瘤的发生、进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并且手术也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乱,对淋巴细胞的功能进行抑制。本研究显示,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患者CD3+、CD4+/CD8+水平优更优(P<0.05),表明虽然经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仍旧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但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对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利于术后疾病的恢复。稳定的CD3+、CD4+/CD8+指标水平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稳定性好,受手术的影响小,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对患者卵巢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单孔开腹肌瘤
氯化钾与萝卜汤促进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术后排气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效果探究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的效果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对照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