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蕊
根据研究发现,2021年新兴产业产生的复合型人才岗位需求大,但招聘难度也相对较低。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产业转型向中高端迈进,使新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以新设专业毕业生为主,但在这方面人才缺口较大。
高校新设专业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对此类新设专业的期盼和评价,也关系到高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合理的就业布局,良好的就业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并鼓励着新设专业学生与家庭之间良好的关系,只有社会与高校对新设专业的长期投入,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接踵而至,继而形成新设专业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1]。
促进新设专业就业,有利于学生潜心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和研究。只有高校新设专业的学生进入各企业事业单位,才能将自身雄厚的基础理论和娴熟的专业技能投入实践中,更好地在社会上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新型专业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学校对外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尽管总体就业率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但仔细分析就业数据,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部分学生抱着一种混日子领毕业证的心态,总觉得所学的专业在社会就业方面也未必用得上,这种消极的风气严重影响了学生求学的积极性以及教师教研的热情[2]。
在市场观念的影响下,高校潜意识地将“就业导向”固化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主要定位,高校逐渐发展为经济增长的辅助工具。所以,许多高校过于注重本校的就业数据,而毕业班的辅导员把就业协议作为工作的核心,忽略了学生是否适合就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学校年终评比也以就业率数据为主,缺乏对数据质量的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毕业生在毕业前选择非本专业的人数日益增加,对于选择本专业但短期内换岗的人数也逐步增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学生从事工作岗位基本以企业一线基层为主,薪资提升缓慢且劳动强度较大,导致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放弃本专业,选择社会经济效益快且热门的行业等,而由于城乡结构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在我国东、中、西部分布不均,造成城乡和城市间经济水平的差异。其中,东部沿海城市的劳动力需求量更大、工资待遇更高,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关注,相对而言,西部地区或小型城市条件较为落后,人才紧缺的状况常有发生[3]。此外,各高校之间的教学建设、教学水平、学生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因此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就业结构失衡。
因为新设专业以新专业为主,社会对其发展的岗位较少,且现今社会对应聘者几乎没有过多的专业技术要求,即便无专业基础的人员,经过企业统一培训后基本具备上岗资格,导致新设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大,自身专业的优势和价值没有被体现出来,降低了学生对就业的自信。
受传统教育影响,高校还处于注重课本理论的教育观念,学科教育来自课本教育,与现实社会联系较弱,实用性不强。此外,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还不够全面[4]。高校专业教材、课程内容滞后,不能跟上社会科技发展的快节奏,导致高校的实践能力薄弱,与社会所需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差距较大。并且高校缺乏规范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正确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并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时间,应将其扩展至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服务领域。高校应当尽快完善课程体系,呈现“两化”(即教师团队专业化、课程教学全程化)、“三性”(课程讲究实践性、课程评价注重发展性、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四融合”(学生职业意识与行为融合、理论与实践训练融合、就业指导与学习融合、关注个人信息与就业辅导融合),协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充满多元化和开放性,使学生潜意识地认为工作可以随时更换,而且能随时上岗。高校毕业生求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拿得到毕业证,在校期间缺乏钻研的热情,更缺乏对本专业领域企业、行情的了解[5]。近几年专升本的学生也日益增加,其中一部分是想提升自己外,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自身没有做好就业的准备。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分别从政府、高校、用人企业单位、新设专业毕业生四个主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一是政府定期组织市场进行就业调查,了解当前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确保就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完善学生就业信息的保障。政府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提高就业信息水平,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值。首先,搭建全国通用系统就业平台,既方便求职者深入了解和并获取相关就业信息和政策,也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发布招聘岗位的便利。通过此交流平台,有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互动,降低求职时间,提高就业效率。其次,政府还需根据各省份、各城市的实际情况,举办相应的人才招聘会,以稳定人才市场的运作。三是确保就业的公平性。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就业者权益保护的法规,以确保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避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首先,需要建立与就业紧密相关的教育体系,以帮助衡量该校培养新设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在评价体系指标设计中,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当前经济社会用人的实际需求,同时要保证指标数据容易获取,避免数据错误与缺失导致评估结果有差异。此外,指标需要具备一定的修正弹性,可以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其内容。另一方面,就业教育评估体系要确保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就业质量可以根据就业的收入水平、个人满意度等指标来衡量;而就业的数量具体表现在就业率上。其次,加强高校新设学科的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依据市场发展趋势,创新教育体系,及时调整同质、不合理的课程。与此同时,教师要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完善学生培养的对策。最后,高校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及时与相关政府企业部门沟通,开展相关招聘活动,如组织实习活动、提供就业岗位、举办就业指导课程,完善高校招聘的市场等。
一是转变现有传统的人才招聘观念,摒弃先看高学历而不看实际能力的人才观;二是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和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制定相符的人才招聘标准,并以岗位为单位,强调人才综合素质与岗位要求相符合,保证用人质量;三是设定标准化的招聘考核程序,制定基本硬性要求,考核应聘者的实际专业能力等,确保在筛选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四是确保入职者基本就业保障,提供合理的薪资水平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高校毕业生应当端正自身的就业观念。不能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求职,而是根据自身的性格和能力特点,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个人兴趣,做出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调整心态,正确面对评估自身的综合能力。另外,高校生应当尽早提高个人的综合专业能力,如扎实的基础理念知识、沟通能力、正确的逻辑思维等,以确保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假期、实习期间,尽可能地参加社会实践、短期实习等,丰富自身的实际经验。与此同时,新设专业毕业生应当提高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积极了解市场动向,把握机遇,努力实现自身在社会中的价值。
促进高校新设专业毕业生就业是一项长期工程。文章从社会、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剖析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加强新设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度、教师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意识和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策略,从各方面解决问题。为此学校应利用自身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创新就业的创造空间,营造高校创新文化氛围,激发高校新设专业的就业活力,有效地发挥促进就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