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抗生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变革,新形势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求,如何应对“工业4.0”时代、培育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大课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契合“工业4.0”的发展形势,职业院校还需积极借鉴德国等发达国家优秀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路径,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国内仅有《职业教育法》可供参循,但也只是对基本准则进行了简单规定,缺乏具体可行的实施条例,也未对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加以明确,这导致各参与主体分工不明、权责划分混乱、各方利益无法得到保障,致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与法律规制。除了法规政策以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还会受到人生观、价值取向、情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导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难免遭遇各种复杂的突发性问题,如不良企业为获取廉价劳动力,主动要求与职业院校合作,打着“工学结合”的幌子招收实习学生,使学生合法权益受损[1]。
“工业4.0”时代,国内各企业正处在产品结构的关键转型期,不仅岗位有限,而且效益不容乐观,因而其对人才技能素质要求更高,不太乐意接受毫无经验的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企业均以营利为目标,只追求市场效益的最大化,缺乏新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体系,更未将培养体系纳入企业文化中,这导致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培养意识不足、培训不到位。加上当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与运行机制的不甚完善,以及市场需求动力的不足,导致企业所提供的实训岗位越来越少,学生实训效果难以提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前涉及繁杂的准备工作,但很多院校并未成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小组负责此类工作,而是将其分配给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只能利用假期前往企业参与配合推进,而学校也未确立实质性的奖励措施,这导致教师参与热情不高。部分院校虽推行该模式,但也仅限于文件建设,集中体现在教学安排、课程设置等方面,极大地影响了该模式的正常推进[2]。
一方面,国内职业教育本身就存在吸引力不足、生源较差、职业特色缺乏等共性问题,无法产生强大的专业品牌效应,这导致学生的市场优势不足;另一方面,不少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跟不上时代步伐,课程内容落后、技能单一,这导致所培养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要求,校企深度合作难以为继。从课程建设来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仅依靠企业调研、学校座谈便盲目确定了专业教学内容,无法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相匹配,也无从检测课程内容的全面性,这导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困难;此外,虽然很多院校已经开始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考评方式仍沿袭的是传统教师单一考评模式,这无疑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脱节[3]。
针对配套制度不健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政府要加快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通过教育立法明晰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同时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为职业院校和企业提供优厚条件,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企共同体,并成立数控专业建设指导小组,建立健全制度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移植、加工与创新,全面推进该模式的实施,提高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与此同时,校企双方要联合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遵循职业教育客观规律、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明确企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等隐形能力的培养,借助于“双主体”优势,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迁移能力及发展能力,通过共担责任、协同育人,确保数控加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更相契合。除此以外,校企合作共同体要积极推进数控加工专业试点建设,建立健全试点运行机制,深化安全教育,逐步构建起集理实一体化教学、岗位技能实训、顶岗实习于一体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4]。
“工业4.0”时代,社会呼吁职业院校改变传统以学科体系为依据的专业设置,全面结合市场及企业需求,科学调整重塑专业体系结构,推动复合型专业建设,构建与制造产业链、创新链等精准对接的数控加工专业体系,强化专业之间的横向联系,逐步淡化专业间的界限。与此同时,校企间要深化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式人才培养系统,完善数控加工专业综合知识与技术结构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跨学科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其岗位核心能力与迁移能力,增强其职业发展能力,满足企业对复合型数控加工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除此以外,要加快构建以项目为引导的课程体系,开发具有专业性、适应性、发展性的主干课程,使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参与到数控加工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的开发中来,将课程内容转化为一个个项目模块,全面实施任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将参与机械制造及数控加工的工作流程融入教学中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素质锻炼与项目训练的一体化,使学生在就业前就掌握扎实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重要的是,校企双方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推行联合培养战略,确保课程教学与岗位生产和创新一线更贴近,提高课程体系的可行性、科学性、灵活性,为提升数控加工专业学生技能素质夯实根基[5]。
一方面,职业院校要加快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探索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解细化职业资格涉及内容,将实践内容整合管理,实现数控专业学生开放式实训实践之效;另一方面,要加快推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借助企业真实产品生产与实物教具的运用,提升学生对轴类零件、五轴曲面等的认知,同时要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企业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其自主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学习数控编程时,可引导学生发现故障及问题产品,使之对知识点、操作技能产生感性认知,避免其对枯燥参数产生乏味。例如,在加工螺纹件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企业生产过程,鼓励学生思考数控加工及编程中如何规避问题产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实践环节,针对多数学生对实物产品接触较少等问题,可引入机械加工仿真,使之直观看到数控加工、机械加工原理,掌握数控加工及编程指令的运用,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
校企双方应联合推进教学考评体系的建设,引入过程考评机制,从技能与知识结构出发,全面评价教学效果,结合职业等级考试,综合评价学生观察、发现、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创新设计、操作动手等综合能力,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积极开发集院校评价、社会评价于一体的考评模式,构建由行业、企业、科研机构、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机构,结合课堂教学、实训考核所涉及知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实现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突出过程考评的重要性,将能力、素质、知识等考评全面融入过程评价中。在实训过程中,评价主体要分别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等多重视角评价学生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严格依循科学性、激励性等原则,综合评价学生的显性与隐性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6]。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国家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职教培养体制也开始由初级阶段不断步入核心领域,极大地推动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效率及质量。数控加工专业是我国机械制造产业职业化及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坚持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主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成功破解工学结合落地困难、制度机制欠缺、企业积极性不足及人才培养模式主题分工不清晰等难题,为社会主义建设输出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