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飞 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
声乐表演需要利用正规化训练提升声音的清晰度与精准度,借助真情实感提升声乐作品的魅力,在声乐表演中应用手势、表情等形体艺术能够使表演内容更加充实,形体艺术与声乐词曲的融合增强了表演的韵味,使欣赏者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深层次感知声乐艺术,因此在进行声乐表演训练时,需要加强对形体艺术的合理应用。
形体艺术在音乐演奏中的运用,要通过各种方式配合练习做到音形的统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是最高境界。声乐艺术有着很大的实用性,在这里加入了形体艺术才能让声乐表现得更为灵活,不然声乐表现的就是一个符号罢了。但应用形体艺术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是形体艺术的应用要能够表达真情实感,虚假的表演无法让欣赏者信服。声乐表演中要利用落落大方的形体动作增强表演艺术的魅力,更加精准地塑造人物艺术形象,表演者站在舞台上不能有拘谨的感觉。
2.是形体艺术动作的应用要保持延续性和连贯统一,声乐表演者在表演时体现着对世界的感知,展示着审美价值,而融入形体动作能够间接地引起后续审美心理活动,利用灵活的线条配合表演的此起彼伏,通过形神兼备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3.是指形体艺术要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让表演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不是喧宾夺主;不管在思想感情的表现还是在艺术形象的塑造方面,都要加强与声乐作品的联系;将所有审美感受融入演唱中。
4.是形体艺术的应用要以声乐表演内容和风格为基础,表演者要将自己的理解利用形体动作传达给欣赏者,实现情感的自我创造;声乐表演者要积极积累鲜活的人物素材,才能够更好地演绎各种角色。
5.是形体艺术的应用要协调,不能因为表演影响声音的流畅性,也要借鉴舞蹈精华,实现“手眼身法步”的完美配合,使形体动作协调一致,塑造具有特色的姿态造型,提升声乐表演的艺术性。
声乐表演要实现歌声与动作表演配合的统一,利用肢体动作和形体艺术来提升表演感染力,利用舞台向大众呈现声乐歌曲的情感意境,这是形体艺术应用的最基本要求。声乐表演者要通过声音与形体的有效融合将表演的魅力生动地展现出来。在应用形体艺术的过程中要做到因时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声乐曲风和表演环境进行有效调整;提升形体艺术的美感,形体动作的幅度和频率要适当;动作表现要行云流水,不能为了增强美感脱离实际,否则会带来矫揉造作的感觉。在音乐表现中运用形体美术,一方面,可以刻画形象、传达音乐作品情感。声乐表演具有角色扮演属性和情感属性,在塑造人物时要结合角色属性进行描绘,如青年人突出活力四射、老年人突出沉稳平静,不同的人物形象在形体表现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声乐表演者重视动作形态,将声乐作品中隐藏的人物信息准确表达出来,使欣赏者能够产生情感共鸣。在生活中,人们的交流不限于语言,也可以利用行动进行表达,声乐表演也是如此;要将形体动作迁移至表演舞台上,增强语言表达的动力,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全方位展示出来,彰显舞台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形体艺术的合理应用也是培养优秀声乐表演者的必要条件,要在表演中与欣赏者实现情感互动交流,需要表演者将形体与声音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利用形体艺术表达出特定含义。因此,要提升声乐表演者的能力素养,就要正视表演者的形体艺术应用;考察其是否能够精准拿捏形体动作的应用尺度和节奏,能否与观赏者进行情感沟通,实现声乐表演的升华;如利用微小的眼神变化体现出复杂的心理变化,提升舞台表现力,以此为培养优秀声乐表演者奠定基础。
在音乐演唱中,一些叙事性片段往往需要使用手势加以解释,并提醒欣赏者进行理解,因此手势的使用也有着一定的说明意义。眼神、姿态和手势的良好配合能够更好地描绘出声乐作品相关情境,吸引欣赏者的注意力,但手势的应用不能喧宾夺主,发挥出辅助作用即可。声乐演唱中,能够使用多种多样的手势;如 “开” 是指将双臂张开,利用这种手势展现声乐作品的情绪,营造气势磅礴的良好氛围;“合” 是指将双臂收拢,与双臂张开相比,声势相对减弱;“定” 是指把手臂固定住不动,通常在演唱深沉的声乐作品时可以应用此种手势,或者在表演结尾处利用此种手势表示圆满结束;也可以将双掌朝上展示“托”的姿态,表达尊敬之感。声乐表演中手势的应用并非一定要对称,不对称、错落有致的动作有时会更加彰显美感。另外,声乐表演中,手势形体艺术对手势的协调性有着较高的要求。手势的起落影响着整体的音乐表达,起落动作要结合声乐作品的分句、情绪、语言、重音关系等做到收放有度,而且手势要自然协调,与歌曲情感相呼应。作为声乐作品的无声语言,恰当的手势运用可以增强声乐作品表演的魅力。
肢体语言是无声语言,也是形体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声乐表演中表演者要利用肢体语言提高表演效果,通过手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配合,展现出形体艺术的价值。应用肢体语言时要保证各部位协调统一,否则动作繁杂混乱,会使欣赏者产生烦躁情绪。表演者要在歌唱过程中展现出特定的情感,配合自然协调的肢体动作吸引欣赏者的目光。如:体态是音乐表现中十分关键的元素,可以合理运用体态保证演唱的准确位置,提高演出效率;女子可以采取丁字步站姿,而男子也可以采取正步站姿;在表演过程中保持肢体放松,自然站正,但身体不要松垮或懒散,使胸部挺直,维持饱满情绪;如果是坐着,要保证坐姿直立,还要结合歌曲氛围和人物性格合理选择步伐;可以是灵活的也可以是稳重的,步伐要保持得体状态。在音乐演出中,舞台站位也十分关键;合理的舞台站位变化可以增加节目的观赏价值,因此声乐表演者要通过形体动作与声乐节奏相融合,实现舞台站位的优化;声乐表演者可以利用起步和转身的时机与欣赏者进行有效交流互动。另外,要想应用肢体动作营造作品情境,增强表演韵味,需要表演者充分挖掘声乐作品的情感,做到有感而发,进而更好地运用形体艺术,全面诠释声乐作品的本质,提升表演的吸引力。
声乐表演中表情艺术的运用包括眼神的运用、口型的运用以及整体脸部表情的运用等等。首先是对眼睛的运用;眼神是人类交流信息的最主要器官,在眼睛中可以展现出不同情绪,从而体会各种情感。在声乐演唱中要做到情感和眼神的统一协调,这样才能使欣赏者体会到表演者所寄托的情感,如望向远方展现深思情绪,或者利用凄凉的眼神表达无可奈何的情绪。然后就是嘴型的合理使用,因为声乐演员口唇的开合程度也会影响音色,嘴如果张得太小就无法发出声音,而张得太大则会让音色发散,所以必须要合理使用嘴型,保持上唇呈现微笑状态,嘴角向内靠拢,嘴巴竖张,但并非所有表演都要以此为标准,要结合表演需求适当地调整口型,提升表演效果。最后是整体脸部表情的运用,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需要配以适当的面部表情,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声乐表演中要想提高声乐和形体的协调统一性,需要加强日常训练,有的放矢地控制形体语言,以便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收放自如。提高形体语言与演唱声音的默契度,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习惯;在声乐表演中,形体艺术的应用是表演者展现体态和自主创造的过程;表演者要结合声乐作品的种类,应用不同的手势起落动作;如在表演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时,需要突出明快的节奏,将欣赏者带入特定的情境里;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表演者就要将欣赏者作为核心,揣摩各种手势动作可以传达的情感,做到形体的自然流露;也要通过练习舞蹈动作使身体形态更加灵活优美,提升身体形态的表现力,更好地展示声乐表演的魅力。其次要掌握整体的移动方式,在声乐表演中会做出小幅度移动,尤其是在表演到高潮时气氛被调动起来,需要表演者迈开步伐,通过改变站位与欣赏者进行交流;但站位的变化有一定的讲究,需要表演者结合不同需求、利用不同步伐进行转换,实现有效互动;因此需要表演者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先确定起步位置,然后灵活利用转身时间,控制迈步节奏和幅度,保持重心稳定;经过日积月累,方可在舞台上做到得心应手。在完成整个表演后,也要避免由于精神放松展现出不适宜的动作形态,要以微笑和鞠躬作为收尾,从容退场;这些都要在日常训练中得到重视。最后要加强面部表情的训练,面部肌肉变化会产生不同的表情,在声乐表演中,表演者需要结合表演内容适当地进行面部表情调整,以揭示声乐作品的内涵;这就需要在日常训练中选择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声乐作品进行面部表情配合练习,通过不断的训练精准掌握各类声乐表演中面部表情应用的精髓,提升表演感染力。另外,形体艺术的应用要随着声乐表演的情感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即使是相同的微笑,也会在不同的表演中产生不同的情感;如果表演者无法精准把握声乐作品的内涵,就会出现滥用形体艺术的问题,因此表演者需要充分了解形体艺术的深刻含义,并灵活选择形体语言表达形式。
总之,声乐表演不能一味地表演,也要融合形体艺术;运用形体艺术加以辅助,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声乐演员要在熟悉音乐背景的基础上,配合恰当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等,让欣赏者更清晰确切地体会音乐艺术传达的情感,增进对音乐艺术的认识,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