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需耦合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021-11-23 05:47丁美双夏心怡
就业与保障 2021年8期
关键词:需方就业率毕业生

文/丁美双 夏心怡

大学生就业是民生之本,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形势的到来,经济增长速度变缓,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加大。近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措施,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无法胜任需方即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招不到满意的员工,“就业难”和“招聘难”的矛盾尤为突出。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一)“唯就业率”的评价标准较为普遍

在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工作评价体系中,“唯就业率”评价标准较为普遍。当前,“就业率”的高低仍是衡量我国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和毕业生求职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年8月底的初次就业率、年底的最终就业率都是上级主管部门考核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此评价标准的引导下,高职院校就业部门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就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在“唯就业率”的评价标准下,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较为片面。很多高职院校觉得毕业生只要能签约就具备就业能力,甚至许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急功近利、简单应付的倾向,大多数工作的开展都仅围绕就业率指标考核,就业指导工作的重心大都放在督促、叮嘱毕业生尽早签约。一些高职学生为应付学校的要求而随便签约,甚至个别学生被逼无奈“花钱盖章”,在就业率统计截止前,个别仍未就业的学生出现“被就业”现象[1]。

(二)部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毕业生所掌握的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个人能力及自身修养和素质的综合体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开展了一项大学生群体未就业情况的调查,在其提出的《未就业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中指出,高职院校毕业生有84.6%的人在求职过程中,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能力不足是其未就业的重要因素[2]。作为供给侧的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的关键环节,但往往对就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三年的人才培养中,多是对大学生个人品质、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关注,对于学生的实践经验、业务技能的培养和检验相对较少,而对于在面对问题时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时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关注度远远不足。而这正是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较为基本的个人能力素质和要求,需方即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尤为关注的就业能力。

(三)高职学生自我定位不准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在就业过程中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理想脱离现实[3]。不少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盲目追求“三高六点”式的职业,即拥有高平台、高薪资福利待遇、高职业;六点即职业名声好听一点、单位名称响亮一点、单位效益高一点、工作内容轻松一点、下班回家近一点、自由时间多一点。虽然高职院校毕业生是为一线管理和服务工作所培养的人才,但其毕业生仍然缺乏到生产一线、管理一线、服务一线等基层岗位去就业或创业的思想准备,在就业过程中盲目高标准,就业愿望与心中理想与现实相脱离。

(四)供方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不及时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许多新兴行业不断兴起。在此环境下,部分传统行业在加速转型,需方即用人单位所需人才种类也因此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且需求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构成、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作为劳动力的供给方即高职院校,其部分专业设置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并没有随着社会需求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而快速做出人才培养计划上的改变,招生的专业计划和教育教学计划也没有随之做出调整和升级,导致一些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时候同时面临“学无以用,学非所用”以及“有业难就,无业可就”的双重打击。

(五)需方招聘需求不合理

随着我国新常态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需方即用人单位招聘选拔人才的标准更加严格和挑剔,一方面,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存在不少招聘需求不合理甚至人才高消费现象。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学历数据上的光彩或人才招聘的业绩,在一些一线岗位打着“人才储备”的旗号,逢进必须本科,将原本高职院校为一线培养的高职学生拒之门外,使得就业市场和就业岗位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越发紧缩。

二、基于供需耦合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一)改变“唯就业率”的评价标准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面向生产、运营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新形势下,制约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既有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构性供需矛盾,也有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标准。只有“不把学生的就业率当政绩”,摆脱唯就业率为尺度的评价标准,使得高职院校回归人才培养的核心,才能培养出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

高职学生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可分割。科学评价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摆脱唯就业率为尺度的评价标准,关注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多维度地评价高职学生就业情况才能对高职院校整体改革起到促进作用,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水平、招生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人才培养方式上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

(二)全面培养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

毕业生就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的直接因素,也是关键所在,能客观反映出毕业生是否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用人单位的需要。第一,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当前专业的就业前景建立招生反馈机制,根据需方的要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灵活调整各专业招生规模,并优化和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二,建立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及综合素质拓展平台,着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创新精神、核心职业能力开发等方面的培养。第三,积极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根据需求方用人单位的需求或建议,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技能培训等方面加强专业技能训练,拓展拓宽专业发展路径,在注重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三)高职学生应找准自身定位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转换,传统制造业逐渐被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所取代,第三产业已逐步占据就业市场的主要位置,这意味着服务业将成为许多高职毕业生今后的主要择业选择,特别是新常态下兴起的现代服务业,如信息技术和金融等领域,用人单位用人紧缺且需求量大,能够为高职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4]。这就需要高职毕业生积极适应当前的经济新常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认清就业形势,更新陈旧或落后的就业观念,与时俱进,改变以往求职过程中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就业心态,找准自身定位,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不要一味盲目追逐热点,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最能适应自己的职业,从最基础的步骤开始,更加包容与开放地进行择业。

(四)供方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高职毕业生就业求职过程中,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职院校,是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作为人才供给的主体,应不断优化其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应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为导向,将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在社会及需方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之上,在专业设置上应与需方的需求相对应,在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上应与需方的用人标准相对接,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应与需方的具体岗位要求匹配。其次,在人才培养上应从重视就业率向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转变。最后,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运行机制,以及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基于供需方耦合的具有战略合作视域的校企互动机制即就业信息平台,形成供方、需方即高职毕业生三方信息互联共享机制。

(五)需方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为缓解就业市场供需结构性矛盾,培育“整合的”就业能力是实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现实需求匹配的有效路径。培养高职毕业生具有整合的就业能力,不能仅从人才供方即高职院校一侧着手,还需要从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入手,以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契合为指导,各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广泛参与,上下契合,共同促进高职大学生就业。当前的人才高消费不仅浪费了人力资源,还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因此,需方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和坚持从实际需要出发的招聘原则,选拔和录用人才时尽量做到应岗配人、应岗招人,真正做到人才招聘和岗位设置上的“适销对路”。

猜你喜欢
需方就业率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需求拉动与供应推动
——满足与创新问题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满意度分析——以青海省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方激励弱化提升路径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数据
就业率公布有高也应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