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满意度分析——以青海省为例

2016-01-22 11:31刘永年黄明玉张发斌王树林尹月淼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务人员医疗机构

陈 芃,刘永年,黄明玉,高 翔,张发斌,李 斌,王树林,尹月淼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满意度分析
——以青海省为例

陈芃,刘永年※,黄明玉,高翔,张发斌,李斌,王树林,尹月淼

(青海大学医学院,青海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了解青海地区需方(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满意度。方法应用统计分析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评估。结果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满意程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程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程度,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程度,对目前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程度总体显示较好,个别项目满意度较差。结论患者对青海省分级诊疗制度所建立的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模式予以认同,满意度较好。

为合理利用区域内医疗资源,逐步建立各级医院的分工协作机制,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降低参保职工和居民医药费用负担,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青海省2013年10月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引发了全国关注,对此褒贬不一,所涉众多部门对此也认识不一。青海先于北京、上海、宁夏、重庆等地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甚至引发顶层设计者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作为第三方,不受当事方影响,独立开展研究。对青海省分级诊疗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查找不足,发现问题,研究症结,客观评估分级诊疗制度。本研究作为总课题的一部分,从需方(就诊患者或家属)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度这一角度客观评估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性与可实现性。

1研究方法

应用统计分析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评估。本次评估主要通过需方访谈、现场检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开展。需方抽样:西宁抽取6所省级医疗机构需方相关数据做抽样样本数据,每个州(市)至少抽取1所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4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需方相关数据做抽样样本数据。本次共调查55家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和社区服务站。其中农区11家、牧区37家、市区7家;一级医疗机构28家、二级医疗机构17家、三级医疗机构10家)的就诊患者或家属。现场访谈:患者或患者家属。问卷调查:总计调查就诊患者或家属710人,其中农区239人,牧区302人,市区169人;一级医疗机构157人,二级医疗机构324人,三级医疗机构229人。评估内容: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满意程度;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满意程度;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程度;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程度;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程度;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程度;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程度;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程度;不同区域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程度;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程度。

2结果

2.1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满意程度(表1-2)

表1 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满意程度(例数,%)

表2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满意程度(例数,%)

表1-2显示,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比较满意以上占51.4%,其中农区占52.9%,牧区占63.5%,市区占29.1%;一级医疗机构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比较满意以上占67.5%,二级医疗机构占57.2%,三级医疗机构占32.8%。发现到市区和三级医院的需方对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环境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2.2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程度(表3-4)

表3 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程度(例数,%)

表4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程度(例数,%)

表3-4显示,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的占62.1%,其中农区占63.5%,牧区占74.8%,市区占38.7%;一级医疗机构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的占79.6%,二级医疗机构占68.7%,三级医疗机构占40.9%。发现到市区和三级医院的需方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2.3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程度(表5-6)

表5 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程度(例数,%)

表6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程度(例数,%)

表5-6显示,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的占55.3%,其中农区占57.6%,牧区占66.8%,市区占32.9%;一级医疗机构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满意的占72.6%,二级医疗机构占61.9%,三级医疗机构占34.4%。发现到市区和三级医院的需方对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2.4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程度(表7-8)

表7 不同区域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程度(例数,%)

表8 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程度(例数,%)

表7-8显示,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的占55.2%,其中农区占60.1%,牧区占62.85,市区占35.4%;一级医疗机构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满意的占65.5%,二级医疗机构占61.0%,三级医疗机构占39.7%。发现到市区和三级医院的需方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的满意度相对较低。

2.5不同区域、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程度(表9-10)

表9 不同区域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程度(例数,%)

表10 不同区域需方对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程度(例数,%)

表9-10显示,需方对目前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的占51.0%,其中农区占49.1%,牧区占61.8%,市区占35.3%;一级医疗机构的需方对目前分级诊疗制度满意的占56.7%,二级医疗机构占59.0%,三级医疗机构占36.15%。发现在一、二级医院的需方对分级诊疗满意度相对较高,三级医院的需方满意度相对较低,说明分级诊疗对常见病、多发病和二级医院能够诊治的病种病人是适宜的;其矛盾集中在期望到省级医院就诊的需方中。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海省率先在全国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了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科学有序的就医模式,得到了患者的初步认同:就诊人群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沉;逐步形成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省”的格局;患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的理念逐步建立,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出现“两升两降”趋势。

需方满意度不理想的主要原因:1)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实施:一是卫生院的知名度不高,缺少适宜当地、群众信赖的好医生,没有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害怕漏诊、误诊;二是受卫生技术人员制约,在大医院对卫生人才的“虹吸”作用下,使卫生院人员流失严重,医疗服务能力下降,使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政策与需方需求之间出现矛盾。2)医疗保障制度设计存在不足,不能有效引导患者科学就医:一是尚未设立医疗保障门诊统筹,导致部分门诊患者住院治疗;二是起付线、封顶线设置不合理,乡镇卫生院起付线过高(300元),而封顶线偏低(普通卫生院500元,中心卫生院600元),患者实际补偿比不足40%,导致政策补偿比无法落实;三是各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没有拉开,无法引导患者到基层就诊。3)基本药物制度未能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一是基药目录过窄,影响了向下转诊的有效落实;二是受地域面积大、服务人口少等因素的影响,使边远地区药品配送无法满足治疗需求,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现象仍然存在。4)信息化建设步伐过缓,制约了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有效建立:一是加重了医疗机构的工作负担,影响了医务人员开展分级诊疗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患者诊疗信息难以共享,影响了双向转诊的落实;三是未能形成网络诊疗协作平台,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5)分级诊疗制度尚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环境支持:一是分级诊疗缺乏医患、政策、法律的环境支撑,难以有效划分医疗责任和医疗风险;二是社保、财政、医疗机构等相互协作机制尚未健全,没有在分级诊疗制度推行过程中形成合力,缺乏有效的“三医”联动;三是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各级医疗机构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略)

DOI:10.13452/j.cnki.jqmc.2015.04.014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陈芃(1969~),男,汉族,湖南籍,副编审. ※:通讯作者,教授,硕士生导师,0971-6153781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务人员医疗机构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老年医学继续教育对社区医务人员“知信行”的影响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