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2021-11-23 03:18赵余德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灌篮 2021年18期
关键词:热身武术身体素质

赵余德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随着武术散打运动在各大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普及,体育系院校设立了散打专业课,普通的院校则设立了散打选修课,大学生成立专门的散打运动社团,使散打这项运动受到了诸多学生的喜爱。不过学生通过散打运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遭到了运动损伤的困扰。运动损伤不仅会对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会影响其对散打学习的热情,使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展开。武术散打运动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因此对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不高,那么在运动中容易出现运动损伤需要学生运动时注意预防。运动损伤会打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轻微损伤也会成为运动员提高技能的阻碍,严重者甚至会减少运动寿命,为散打运动项目的发展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基于此,如何才能有效预防散打运动带来的损失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指导学生训练方法、体育教师课程优化的科学依据。因此,本文就高校武术散打运动中的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详细论述,减少学生运动损伤,保证散打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类型及部位

(一)损伤类型

在散打训练中的运动损伤类型主要由以下几种,鼻出血、擦伤、挫伤、关节扭伤、脱臼等问题。在进行武术散打的比赛中,参赛者互相对抗,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鼻出血。不管使用哪一种武术散打的拳法,都有可能在对抗中伤害到对方鼻子,从而引起出血,但是从损伤概率看最高的是擦伤,其次才挫伤与鼻出血。

(二)损伤部位

不一样的运动所出现的损伤部位也有所不同,根据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的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情况。一般的运动损伤位置在鼻部、眼部、手掌、膝关节、大腿、手腕、腰及脚等。这些经常会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中排在首位的是手掌、其次是脚部、最后是腕部。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大部分原因是技术动作使用错误,不一样的损伤类型与部位都具有不同损伤产生的原因,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精确定位损伤原因显得非常重要。

二、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成因

(一)学生身体素质原因

所谓的身体素质又被划分为一般的身体素质与专项身体素质,扎实的一般身体素质是进入专项身体素质与发展专项运动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有效预防发生运动损伤的基本措施。当前正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黄金时期,竞争性越激烈,那么胜负往往都是取决在一些微小的因素优势,为了获得运动成绩,付出的训练及努力也就越多。身体素质是组成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有效提升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关键要素之一,为了获得优秀的成绩,需要以获胜作为努力的目标。因此,如何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当代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散打专选的学生来说,自身素质的提升也是同等重要。从武术散打比赛来看,散打比赛总共有三场,每一场都需要运动员净打2分钟,在运动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特别是这三场比赛是持续性的,每一场中间只能够休息1分钟。如果运动员没有扎实的身体素质,那么是无法完成一场比赛的。所以运动员参与武术散打比赛需要有力量、稳定、平衡、灵活、耐力、速度等素质与协调能力。一般情况下散打运动中常见的技能有狠打、重踢、猛摔等攻击手段,运用格、挡、挂、提等方法保护防守,要完成这些动作多需要扎实的身体素质作为前提条件,可见身体素质差也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进攻与防守动作,最终导致身体损伤。

(二)未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进行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时需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如果准备活动不足或者不正确,那么也会让学生在之后的体育课中发生运动损伤。准备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活动身体,有效激活中枢神经系统,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到竞技状态,充分发挥自己体能、技能及战术,为达到最佳的训练成果与运动成绩做好准备。在开展散打运动训练前做好活动准备是为了克服生理方面的惰性,让身体能够快速进入到运动状态。因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活动准备可以有效保障运动的实施及比赛安全。如果没有进行准备活动,很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在开展散打教学训练过程中,运动的肌肉温度不高、缺少弹性,让身体灵活性及协调性不足,导致其在运动中出现了肌肉拉伤与关节扭伤。这样的现象也会发生在其他体育活动中,可见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会让学生在练习及比赛中增加运动损伤的概率。

(三)缺乏防伤意识

除了以上的原因以外,出现运动损伤也与教师、学生对于损伤的重视、认识有关。因为很多人认为在进行体育教学及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也就让老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运动损伤类的预防安全教育,甚至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导致运动损伤频率高发。与此同时,在身体激烈的对抗中,未掌握正确的卸力方式,摔倒以后直接用手撑住地面更行为,不能够快速完成协调的自我保护动作都会导致身体受到损伤。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学生经过了大负荷的运动后无法辨别自己身体不适的原因,很有可能将运动损伤当成运动疲劳对待,耽误了治疗时间。也有些身体疲劳与运动损伤的状态相似,例如延迟性的肌肉酸痛与肌肉拉伤就容易混淆。所以很多学生在运动中肌肉出现拉伤,误以为是运动量过大导致的肌肉酸疼,没有及时地进行正确的治疗,教师也容易忽略。然而这两种症状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延迟性肌肉酸痛恢复时间不仅短,而且还能够恢复如初,但是肌肉拉伤,是因为肌肉受力而收缩,被动地拉长发生的运动损伤,通过调整以后也不能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四)外在因素的影响

武术散打损伤除了上述的三种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外在因素,也是造成学生在训练中受伤的原因之一。例如,场地及训练过程。第一,场地方面,体育教师没有做好武术散打训练场地安全措施,与此同时,学生是否正确地佩戴防护器具也是防范运动损伤的基础,不可以忽视器械的防护功能。第二,训练强度不合理。武术散打是循序渐进的运动,由于这项运动的对抗性很强,需要学生全面掌握并且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因此,教师需要讲解散打运动对抗中可能会出现的运动损伤,使学生可以自行预防运动损伤,由于运动训练缺少合理及场地不完善,导致的运动损伤问题并不在少数。

三、高校武术散打运动损伤防范措施

(一)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由于高校学生日常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比较长,忽视了身体锻炼,致使身体素质无法达到散打运动的要求,无法全面掌握好散打技术,导致学生身体出现了运动损伤。所以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能方面的训练。学生在参与学校组织的跑步训练以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能方面的训练,例如,通过设立瑜伽课程,让学生通过练习瑜伽提高身体的耐力及平衡力,以此强化其身体素质,为之后的武术散打运动课程打好基础,除了身体方面的素质还有心理素质,教师需要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武术中散打的精神,培育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的运动精神。

(二)做好教学和训练前的准备活动

通过上一章节对学生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后,了解到有一部分的运动损伤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热身与准备活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体育教师在开展武术散打教学时关注热身环节,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体育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热身运动内容,由于传统的热身方式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的热身运动不足,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对热身运动的兴趣,最终使热身无法发挥出有效的作用。体育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从各个渠道收集热身运动的方式并再次创新,激发学生对热身运动的兴趣,强化热身效果,有效避免剧烈运动引起的损伤问题。第二,关注所有学生参与武术散打运动训练的热身的情况。相较于一般的体育运动,武术散打有着较高的运动风险,容易发生各种不同的损伤,热身运动会有效抑制运动损伤的发生。教师通过科学的热身指导,保障所有参与的人员都能够获得全面的热身,充分降低运动损伤。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在进行武术散打运动训练中时,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情况。体育教师需要详细讲解散打中可能会出现的运动损伤知识。包括散打过程中要怎样保护好身体的重要部分,身体受到轻微的损伤需要用什么方式自救等,指导学生正确的了解到武术散打运动损伤,同时有效克服畏难及恐惧的心理,提升学生在散打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排除教学和训练中的外在干扰因素

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出现运动损伤和教学训练、场地等外在干扰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此,需要在进行训练时排除这些外在的干扰因素,从而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体育教师要在进行训练之前,全方位地检查好场地以及散打运动的防护器具,并且将重点聚焦在每个学生防护器具穿戴与正确使用方法,运用这样的方式减少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此外,还需要针对高校的武术散打运动器械进行定期检查及养护,以免因场地与器械让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其次,在对抗中需要强调对抗规则,在做完阶段性训练以后,学生已经了解散打的基本训练技巧,这时候就需体育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保障训练的有效性,利用科学的指导方法,减少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有效排除外在的干扰因素,展现出武术散打运动的训练效果。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开设的武术散打运动项目,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虽然武术散打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因其具有很强对抗性的特点,使学生在训练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问题,制约了训练效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训练成效。要根据运动受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优化训练方法,有效加强学生散打运动训练效果,让其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热身武术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锻炼
新发现
警惕热身时易犯的错误
when与while档案馆
运动之前要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