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东昌府区郑家镇镇东小学 褚翠萍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内容到形式,具有自由、灵活的不设限属性。但在尚处小学时期的初始写作学习阶段,写作却当着眼确定的内容和形式,亦当依托同类型的文本案例,以促学生写作思维的开启。因此,和单元文本主题一样的“主题式单元习作”便成为小学习作教学对象的最好选择。在“读,然后写”的主要路径之外,在“读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上,绕不开的总是“真情”“逻辑”和“技法”三个要素和原则。
在记叙性的文本和文本写作中,“情感”是“灵魂”、是“支柱”,是文本能得以触动人、引人共鸣而成为优秀经典的关键,正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因此,在“以读促写”理念下,“情感”当是文本阅读的第一指向,亦是文本写作的第一核心要义。如,在对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主题的单元习作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反观在同主题下的单元文本范例,找出自己深受触动的文本片段,并说出受触动的原因。如,从“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一句,可以如临其境般地看到白鹭在黄昏中低飞的场景,更能从“清澄的形象化和生命化”中鲜明地感知到白鹭存于天地自然中的灵动、纯洁与美好。继此,我则反问:“作者让你看到了这样的美景、感知到了这样的美好,说明作者本身对于白鹭的情感是怎样的?”“如果作者心底对白鹭没有这样深刻真挚的喜爱,他会写出这些文字、会让你通过文字也对白鹭心生喜爱吗?”学生得出的“更深刻、更真挚”的结论及其“不会”的齐声回答,证明了其对“情感”所具有的连接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读者的重要作用。
在“真情”之外,“逻辑”作为文本及文本写作的第二要义存在,但也可称之为是对“真情”得以有效传输的保障。因为其关乎文本的思路结构清晰性和完整性、关乎读者的阅读体验及情感共鸣。因此,一篇好的文章,辞藻可以不华丽,主题可以不宏达,但逻辑思路必须要清晰、要完整。基于此,继上述对文本情感在“读”中的体悟及在“写”中的落实之后,在“以读促写”理念下,教师应当秉承“逻辑”原则,引导学生对“心爱之物”例文的逻辑性学习。
对此文本逻辑化思路的回顾、细析与鉴赏,将使学生深刻明晰文本写作所需的“逻辑支撑”的重要性,亦将促其通过“模仿”此谋篇布局方式迁移运用至自己以“我的心爱之物”为主题的写作中。如,以“一只银杏叶的标本”为书写对象,则分“从何而来——样子(颜色、形状)——‘我’和它之间的故事”此三部分进行表现。
一篇好的文章讲究“文质兼美”,也即讲究对内容深刻性与形式艺术性的兼具。“真挚的情感”与“清晰的逻辑”使“质”高,而对“文”之水平的提升则需“独到的技法”来加入。但同时,此“文”亦影响着文本“质”的水平,因为“意”始终需要“辞”来达。而在“以读促写”的理念及单元习作教学的背景下,便是对单元文本写作技法的学习、总结与迁移至单元习作中的运用:为突出白鹭“身段大小的适宜性”,《白鹭》一文即引入了白鹤、朱鹭和苍鹭,运用了对比衬托法: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同样的手法还见于《落花生》一文中,为突出花生“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的品质,引入了桃子、石榴、苹果: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学生对此类写作技法的观察、分析和表达效果的鉴赏,将促其在同主题写作中的模拟运用。
总之,上述在“以读促写”理念下的单元习作教学“三原则”是使学生习作得以“文质兼美”的有效保障,亦契合学科新课标针对对应学段的习作教学所提要求,具有对学段写作教学及单元习作教学的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