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培娟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关庙中心学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性思维,将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点一项一项传输给学生。学生缺乏对知识点的主观理解,所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深且处于表面层次。合作学习则刚好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更加强调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学生能够在互动合作中,将个人思想充分的表达,真正将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
在小学教学阶段课堂提问是学生发表个人意见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对教师往往会存在一定的敬畏心理,再加上害怕回答错误,招到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所以很难在课堂提问中真正将个人主观思维表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打造轻松灵活的合作学习环境,利用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主动合作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卸下心理包袱,为学生都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乌鸦喝水》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为例,该阅读素材是一篇寓言童话,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抱着娱乐的心态去进行阅读,并没有深入挖掘故事所要传达的内涵价值。此时教师就需要为学生转变学习思维,更加深入的去挖掘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素材:“同学们,动物是大自然中的小精灵,聪明的动物会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同学们能够想知道吗?”利用引导性话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展开阅读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当学生阅读完素材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分享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感悟。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到过哪些聪明的动物呢?能不能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引发学生的生活思维,进一步调动学生与其他学生分享的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出来,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情感并没有加入其中。虽然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但是什么样的感情以及如何抒发个人情感教师并没有教给学生,学生只能够机械式的一字一句的展开阅读。甚至有的学生朗读完后并不知道自己的朗读内容是什么。此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合作朗读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以《陈毅探母》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去搜索不认识的字以便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朗读内容。随后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将不同的段落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展开朗读,采用小组朗读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朗读完后全班同学共同评选出读的最好的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学生为了朗读比赛就会深入研究主人公的内在情感,结合个人情感将阅读素材的情感更加充分的表现出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素材思想情感的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每一个学生对于阅读文本的理解与认识都有所不同,小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极为有限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桂林山水》教学中,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但是在课文中桂林山水特点的写作手法较为特殊,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学生缺少了自己探索的过程,也就无法品味作者用词用句的深意。为了能够让学生抓住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利用探索性问题来指导学生阅读。如“课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桂林漓江水的绿的特点、静的特点、清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全文展开探索,品味作者用词用句的用意,提高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深度。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偏小,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很难让学生长期保持注意力。学生这一学习特点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教学效率低下。但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那么将会快速把握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多学习情境,学生会针对阅读文本展开积极的思考。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阅读文本中的内容来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教学情境。可以结合阅读文本中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采用个人的理解去解读阅读文本中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形象。这样就为学生构建了具体的语言情境,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去感悟阅读文本,从而达到语言美与感受,情境美相统一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理念为学生建设情境模拟,学生需要佩戴不同的头饰去扮演小蝌蚪、鲤鱼、乌龟等不同的动物。学生还需要结合故事剧情的走向来分析不同动物的神态特征。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强化了对阅读文本的认识,又融入到了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从而保障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从而达到语文最优化教学。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打造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模式,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