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1-11-23 01:36:43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朱德银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情感心理

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朱德银

积极心理暗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在掌握学生不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完善对应的教学方案,把心理暗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作用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一、心理暗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协助者

心理暗示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正确接触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情感体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心理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表浅的条件反射,但是由于每个人成长环境与受教育程度不同,在接受心理暗示时,每个人的基本条件反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知识学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拒性,更加讨厌语文教师开展的应试教学活动。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古代白话小说或早期现代白话文作品,其中含有大量的文言虚词,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和理解文章含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具象化讲解,并同时引导学生去阅读同类型的文章,鼓励学生自主开展深入了解,增强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动力。此外,一些教材中还有着丰富的图画,能完美地刻画出文中的重要情节,因此教师也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让小学生接受心理暗示,切实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由此可见,心理暗示能充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是小学语文教学强力的协助者。对小学生来说,也能在不知不觉之间接受心理暗示,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更全面地了解文章内容。

二、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对心理暗示应用的错误情况

1.心理暗示应用范围较小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将心理暗示应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暗示的应用较为单一,没有做好相关引导工作,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无法发挥出心理暗示的实际价值。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并不是一堂课或一天之内就能完成的教学引导活动,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引导学生熟悉教师对其的期盼之情,使学生与教师之间情感逐渐提升,促使学生能了解教师的眼神、动作,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心理暗示活动。若教师在某一堂课突然对学生太过于热情或太过于亲近,反而会激起学生的抵抗情绪,对教师充满戒备之心。

2.心理暗示局限性较大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心理暗示教学时,常常会抱有一定的教学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学生未必能达到教师的要求,他们需要进行阶段性探究,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后,没有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反而进行了批评打击,从心理暗示再到批评打击之间具有较大落差,致使学生对自身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产生怀疑,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自信心。

三、深入探究语文课本中的暗示要素

语文课本都是编委根据学生的特征而精心编制的,因此每篇课文都具备很强的典型性特征。教师在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要首先针对课本中包含的暗示要素进行深入探究。只有将上述暗示要素运用得当,才能体现出语文课本内容的魅力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依赖课本中的暗示要素来进行教学,还需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学引导,再辅以暗示要素来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解《狼牙山五壮士》的过程中,就应该首先简单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有作者的生平经历。在介绍时,学生容易对这样的情境展开想象,从而产生学习兴趣。这样的权威暗示形式,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展开有更好的推动作用。此外,文章中有十分直观的插图,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课本内容与本文插图的暗示中,学生能在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科学采用语言展开暗示

教师的课堂语言在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展现出自身的课堂教学特征,而且可以对学生学习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运用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去感染学生,例如,语调高低变换、语速的快慢转换。学生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力较强,因此这种语言特点运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充分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切实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来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例如,《安塞腰鼓》中有很大的篇幅都是针对打安塞腰鼓的热情画面展开的叙述,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最快的语速和很高的语调开展朗诵,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安塞腰鼓带给自身的乐趣,和作者、教师形成一定的共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又如,在讲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前,需要对学生展开具体暗示,现阶段,地球环境逐渐变得不好,尤其是近年来世界极端气候经常出现,引起世界各国充分重视。一名合格的学生,需要形成更好的环保意识。罗布泊以前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因为人们的不断破坏,目前已成为荒漠。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会存在一定的体会和思考,去分析当前世界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人民群众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这种思考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将环保意识赋予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五、科学采用动作展开暗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用语言去影响学生,教师的动作姿态也容易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采用积极心理暗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科学采用语言暗示,而且应该科学利用动作暗示,指导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

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主动提出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加以鼓励,如给予微笑的表情,或为学生竖起大拇指。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不断提高自信心。学生回答问题时,若存在回答思路不正确的状况,教师需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紧锁眉头思考的表情,提醒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动作暗示不但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宽容和体贴,让学生和教师的情感更近。可以看出,科学采用动作暗示,可以让学生积极和主动地掌握知识,从而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六、科学使用情感暗示

积极心理暗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最显著的形式就是情感暗示。这样的暗示策略可以逐渐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进一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而这样的情感暗示策略需要遵循事实规律科学采用,才可以把教和学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现一些蕴含亲情的图片与短视频,使学生在视听感受的引导下,得到真实强烈的情感体验。情感暗示策略的科学采用,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暗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教和学都有好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思考和探究,探索出更多暗示策略,并应用到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把指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使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道路更加顺畅。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情感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