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新 华立君
(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近期全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问题非常严重。该研究希望通过篮球运动的开展来缓解当今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掌握篮球专项技能,响应国家体育发展规划中“加快青少年体育发展,促进青少年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多种体育技能”的号召。
该文中的“体质”是指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所固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它包括身体的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几个方面[1]。“健康”是指身体健康,还有精神健康、社会适应性强的特征。该文中将体质健康的概念表述为,人的身体素质、体育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处于相对稳定的良好状态。体质和健康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从国内的已有研究来看,与过去30年相比,虽然青少年的形态指数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学生的身体机能和体质健康水平却呈现出快速下降的趋势,主要体现为学生肥胖率的不断提高、耐力素质下降。姚小燕的研究,通过对比2010年和2005年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超重、肥胖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2]。
研究表明,自杀是15~29岁年龄组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导致自杀的原因是抑郁。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团队对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高学历学生和工龄青年中抑郁的高危人群比例分别为7.7%、6.6%和8.8%。与2008年的同类测试相比,青少年的抑郁问题更为严重。抑郁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社会交往功能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在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3]。
面对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肥胖、抑郁和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如何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篮球运动作为一项需要青少年全身心投入的体育运动,很适合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通过坚持锻炼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大有益处[4]。
篮球运动要求练习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五大素质。
在力量练习方面,篮球运动中长期的身体力量训练(如负重半蹲、借助阻力带的横向滑步、后跨步等)方法和比赛过程中身体的对抗,有利于青少年在面对复杂的条件下完成精准投篮,从而增强身体核心稳定性[5]。在速度方面,篮球的快攻和快速后防对青少年的速度有很高的要求,长期的训练促进了青少年速度素质的提高[6]。在耐力方面,篮球运动中的热身跑、耐力跑、折返跑等耐力训练方法有利于青少年的抗疲劳能力和疲劳后的快速恢复能力。在柔韧性方面,青少年长时间从事篮球运动,可以使肌肉的粘滞性大大降低,有效刺激肌肉组织,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使韧带和肌肉更有弹性,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在灵敏性方面,篮球的技术特点要求青少年具有保持短时间的跑、停、跳、冲刺的能力,并具备快速停、改变动作等能力,如传球或投篮时遇到对手攻击、防守等都需要青少年及时做出反应。青少年经常处于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有利于他们思维和动作灵活性的发展[7]。
综上所述,篮球运动中,机体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青少年身体各部位器官和系统的机能,如呼吸能力加强、血液循环加快、神经调节能力增强等,这种长时间的锻炼,可使青少年的各种身体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2.2.1 促进青少年的智力发展
《运动改变大脑》中的研究表明,仅仅运动就能提高青少年的注意力或活跃前额叶皮层,青少年不仅能获得更好的注意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完善青少年的思维模式。在篮球运动中,青少年根据场上的情况,准确做出判断,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灵活性和工作性。篮球攻防守双方的技术和战术运用,可以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拓展。当青少年在打篮球时,各种感官(眼睛看着篮球,手感受到防守队员的动向,耳朵听到教练和队员的呼唤,向队友大声提醒等)都在高度兴奋的状态下工作,互相配合、协调,篮球运动也因此成为最佳的感统训练之一。
2.2.2 促进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是预防与改善抑郁情绪的有效手段,通过运动能够促进内啡肽、多巴胺等的合成与更新来发挥抗抑郁作用。青少年通过参与篮球运动能够改善抑郁情绪,篮球运动让人有了目标感和自尊感,从而有利于未来的发展。一旦青少年有了积极的情绪,就会把这份热情迁移到其他事情中,在刺激身体运动的同时,也刺激大脑对生命的热爱。适度参加篮球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还能愉悦身心,缓解压力,这就是体育心理学中的“运动愉快感”。因此,青少年经常参与篮球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的抑郁情绪。
2.2.3 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和进取心
篮球运动独特的环境条件和高竞争性都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每次训练后的大汗淋漓和疲劳状态也是青少年必须面对的现实,通过家长和教练的指导与鼓励使青少年克服困难,坚持常年篮球锻炼,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克服主观和客观困难,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进取心。
2.3.1 有助于青少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篮球运动是培养和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篮球运动、人际关系和交往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通过在队友之间、对手之间、球员和教练之间、球员和裁判之间等体现出来。青少年通过篮球语言进行交流,团结合作,为共同目标竭尽全力。因此,参加篮球运动能提高青少年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能增加青少年之间的接触机会,帮助他们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改善和促进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
2.3.2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美国华人学者Angela Duckworth的研究发现,“韧劲”是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比智商和情商还重要,而篮球的训练就是对青少年“韧劲”最好的锤炼。“世上无难事,只怕肯攀登”,只要坚持就能成功。篮球运动是一项成功与失败相互交织的实践活动,面对竞争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败,青少年不能被一时的失败所吓倒,要及时从失败中寻找取胜之道,重新参与竞争并取得胜利。因此,通过篮球运动可以使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助于青少年走上社会之后,适应面临的竞争和挑战[8]。
2.3.3 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合作能力与意识
“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篮球本身就是项团队运动,一个人和一支队的成功,一定是这个队集体中的每个人(运动技能、技战术、性格等)的融合。1979年,美国NBA球队奇才队,他们队员的组成也是参差不齐,矮而快的后卫组织进攻,高而壮的中锋和快而准的前锋在比赛中轻易撕破对方防线,这个团队各有所长,合而为一。因此,只有团队精神和智慧的结合才能赢得冠军。篮球运动要求青少年调动个人力量来提升整体作战效果,最大限度提升青少年的团队合作意识,经常参与篮球运动有助于青少年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家庭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一方面青少年长时间久坐学习、放学后没时间进行篮球运动,经常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娱乐;另一方面,父母工作压力大,无时间陪伴孩子进行篮球运动。针对上述问题家长应增加孩子的日常活动,并采取激励机制引导青少年参与篮球活动,篮球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也是一项娱乐活动。奖励是吸引青少年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之一,父母不要吝惜口头表扬,偶尔也可用一些实物进行奖励,会收获极佳的效果。除此之外,家长应在空闲时间多陪伴孩子一起进行篮球运动。
篮球运动在学校方面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包括:学校坚持升学优先,而不是健康优先;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过于单一、评价方式过于陈旧、为了教学而教学,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坚持篮球运动的习惯没有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9];国内对青少年的篮球教学,很多时候同训练成人的训练方法相同,缺乏科学性和趣味性,对青少年没有吸引力。针对上述问题,体育教师在篮球课教学或训练中,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增加趣味性练习,提高青少年参加篮球运动的热情,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10]。
陆游说过:“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打篮球可以给青少年带来很多“诗外”的人生收获。现在的问题是,篮球专业人士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好处并把这些好处告诉家长和学生。篮球运动只是为少数专业从事篮球运动的青少年服务,忽略了校内外的大多数青少年,致使他们无法参与篮球运动。因此,从社会角度出发,相关组织和机构应发动全社会组织开展青少年篮球普及和推广活动,扩大参与范围。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的篮球场地应该对青少年免费开放,使青少年打篮球更加方便,通过举办各年龄和级别的1v1、3v3以及标准的篮球比赛,使广大青少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11]。
(1)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独具魅力的大众运动项目,对青少年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篮球运动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敏捷性等身体素质。
(3)篮球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篮球运动不仅能减肥、增强肌力、保持关节柔韧性、有效控制体重、改善体形和外表,还可以有效改善青少年情绪情感等心理,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身心健康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