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升阳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后勤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及意义,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保障机制,在后勤各项培训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过程中,后勤人员的工作水平与保障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这不仅促进了高校后勤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高校的建设发展。
实施后勤人员岗前培训,可以提升职业能力。以往的岗前培训往往侧重于培训基础和高级技能两方面内容,不过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拥有广博的知识,因此要重视培训后勤人员,使后勤人员养成知识共享的习惯,有效应用知识来对产品或服务进行调整。通过岗前培训提升后勤人员的工作能力,有助于业绩的提升,并利于其岗位的晋升。
实施后勤人员岗前培训,可以加强质量意识,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开展岗前培训来完善后勤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强化后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其工作质量;强化后勤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岗位意识,需对工作规程进行有效规范;岗前培训可以优化后勤人员的工作,减小成本;强化后勤人员安全操作知识,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准;强化安全管理意识,重视对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使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得到提升。高职院校需要强化对后勤人员的专业知识、安全意识以及敬业精神的培训。
实施后勤人员岗前培训,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将新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后勤人员,能够帮助其更好地接受并完成新的任务和工作,满足其自我价值和自我成长的需求,让其在物质和精神上获得满足。此外,有助于拓宽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学习现代化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管理知识与技能,实现其管理水准的提升。
根据高校后勤服务中心所在的区位优势,建立学校集中对接基地。这一举措确保了后勤人员的培训工作,降低了后勤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的成本。与笔者所在地浦口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和部队的现代农业新技术实验培训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供货关系,为学校师生提供充足的绿色新鲜蔬菜。
此外,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建立“超校”对接基地,开设金陵学院便民服务点,增加商品服务项目,延长服务时间,方便师生购物。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建立近2万平方米的校内苗圃基地,为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1]。
为确保后勤人员岗前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对后勤人员岗前培训的认识,转变以往陈旧的观念。这不仅需要注重短期的功效与利益,还需要正确认识到新型的职业劳动者是现代化高校的发展需求,职业劳动者素质偏低则必然会导致高校竞争力降低,制约其发展。
因此,必须要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对后勤人员岗前培训的观念,通过后勤人员岗前培训来提升整体素质,更好地为高校服务。高职院校领导人员需要具备强烈的岗前素质培训理念,只有积极完善后勤人员岗前培训,才能提升整体后勤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后勤人员更强的竞争力和更高的工作效率。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后勤人员岗前培训,采取有效、实用、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法进行岗前培训。实现因人、因岗、因地制宜地开展培训工作,确定培训内容与形式,做到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例如,技术培训、一事一训、应急培训以及转岗升级培训等。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实际学习的内容必须要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符,所以必须要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不但要包括必要的基础知识,还要能够与具体工作需求相适应,具有先进性。岗前培训需遵守两个要求:第一,需在岗前培训中增加思想政治、道德纪律教育的内容。要想转变以往后勤人员岗前培训过于侧重业务技能的情况,确保实际培训效果达标,则需要能由培训中最为薄弱之处着手,在岗前培训内容中增加纪律、职业道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以全方位提升培训质量;第二,需把学历教育当作岗前培训的基础来抓,充分结合岗前培训与学历专业证书教育。
在开展后勤人员岗前培训时要积极运用和挖掘各项培训资源。高职院校可将后勤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增加到年度工作计划当中,与教职工培训工作同落实、同考核、同检查,确保后勤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得以高效进行。若计划没有得到有效落实,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计划将会落空。部分岗前培训计划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导致难以真正执行,致使计划失败。高职院校还应当要积极研究岗前培训、使用、考核、晋级“一体化”的管理方式,针对没有完成岗前培训任务,考试不达标的后勤人员,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第一,不准予其晋升;第二,采取低聘的方式;第三,在实际聘用时需有所限制,通常都是要将其调离其专业岗位,从事低一级的工作。没有参与其中或是中途放弃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处理。还需科学制定岗前培训体系,选择对口的培训内容,采取新颖的培训内容,同时要落实好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和考核方式。
高校后勤中心在学生公寓管理中,制定了以推进公寓管理为重点的物业部的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积极推进后勤岗位人员的自治组织参与公寓管理制度[2]。后勤管理每年都会和学工处、团委、学生社团联合召开以“走进物业”为主题的文明共建座谈会,共同策划和组织开展以“共建平安和谐校园”“构建文明寝室,共享健康生活”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学生公寓开展“我最喜爱的宿管”“树新风,爱我寝”“宿舍美化大赛”。在教室开展“阳光教室、清除课桌文化”等活动。每年定期组织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消防演习,促进学生公寓安定有序、和谐融洽。2012年后勤物业部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授予“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后勤中心在校园内的经营性场所进行强化管理、规范经营,制定了“校园商业服务网点安全管理规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公布投诉电话,成立“金陵学院消费者维权服务站”,设置顾客“建议箱”,定期组织开展“文明诚信经营户”评比。建立教育超市、商业一条街,供应品种达一万余种,做到不出校门,就能满足学生的购物需求。此外,根据自有条件,改造建设了可接待119人的招待所,承担日常接待任务,每年假期会举办培训班,充分利用资源盘活了资产,使得学院资产保值增值。
创建一流高校必须要求有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后勤以及一流的后勤文化。在理论层面,高校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应该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工作和广大师生服务为正确方向,使高校教育、管理和广大师生员工生活学习正常进行得到了物质保障,维持了高校稳定,体现了服务育人的特色,促进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在实践层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和发展对后勤管理产生巨大压力。由于它在高校中所处的地位特殊,运作模式的企业化,使各种矛盾相对集中,有时还会出现比较尖锐的问题,后勤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后勤中心所推行的岗前人员培训管理模式,就是高校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探索“后勤服务育人”的大胆尝试和实践[3]。
针对高校后勤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做好高职院校后勤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相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岗前培训的重要性,通过有效措施来落实岗前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正确处理市场与公益的关系,坚持盈利性与公益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加强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