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艺颖
每年9月份,高校都会涌入各种各样的新面孔。对大学生来说,快速完成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使学生更加顺利地适应大学的生活与环境,才可以使其今后更好地学习与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本文研究了大一新生对大学的心理适应和环境适应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具体的情况帮助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具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为医学事业努力学习,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医学人才。
对大一新生来说,由于他们刚刚进入大学,对周边的环境较为陌生,因此通常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与其他专业相比,医学院校的专业具有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一些学生由于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在与新环境进行磨合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这对其学习、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精英人才的培养[1]。
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来看,大一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其角色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大一新生将改变自己青少年的身份,成为一个成年人。对于这一阶段新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内心大多具有一定的矛盾冲突。在以往的高中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由家长照顾自己的生活,学校老师安排自己的学习,但在大学生活中,远离了家长,由自己安排学习计划,这导致学生无所适从。从当代大学新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其中很多学生受到政策的影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过于疼爱孩子,一手包办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这些学生缺乏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2]。进入大学后,由于需要个人对学习和生活作出安排,部分学生会比较茫然、不知所措,同时因失去家长和教师的庇护而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除此之外,很多入学新生原本的成绩都较为优异,或者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长,但在进入大学之后,许多新生发现自己是普通的,名次被甩在了后头,使学生产生了恐惧心理和挫败感,影响心理健康,无法很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进而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部分新生存在环境适应障碍的问题,首先是因为现实与理想有较大的落差。比如,有些学生在高考中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正常发挥,进而与自己期望的大学失之交臂,所上的大学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就会导致这些学生感觉郁郁不得志,进而精神颓废。其次是在进入大学之后,有些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这会导致他们经常处于痛苦与冲突之中,而且由于医学课程内容繁重,如果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容易导致医学专业学生出现精神过度紧张、压力大等问题。最后,由于家庭对这些学生的过度保护,导致他们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从而产生心理障碍[3]。
就大一新生交际困难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其具有独立生活的困难上,不知道应该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有些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有的同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缺乏真心,没有真诚待人,还存在一些交往陋习。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新生大多是“00后”,而且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深受互联网影响,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由于对其教育缺乏合理性,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大学入学前,由于家长负责学生方方面面的内容,导致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并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学生整日沉迷于网络,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更不愿意与现实中的人进行交往。新旧观念的碰撞,对多元价值取向的无所适从,这可能使新生原有的心理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形成更加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利于医学生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更不利于精英人才培养[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在大学期间对学生的学习生涯和以后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但相对于医学教育改革的新环境而言,医学生的培养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就目前其培养模式来看,以“5+3”为主流模式,即医学生必须接受5年的院校教育,随后还要接受三年的全科医师规培。相比较其他专业的学生,医学生从走入校园到进入社会就职的时间是更长的。因此,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同时又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与医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能会决定医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而医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其影响着我国的医学事业,甚至对我国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也具有一定的间接影响。
医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能够更为清楚地掌握、了解和评定自身的特点,根据本身的特性,确立自身实际的优点,那样能够使其恰当地设计职业发展规划,并设定相应的计划,使自己的潜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进行合理安排,明确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的重点,增加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根据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医学生能够充分剖析整体规划本身的具体情况,对自身勤奋的方位开展调节,能根据具体的规划内容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增强自身优势向职业目标奋斗,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医学生的潜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实现最后的目标。
市场竞争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伴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系的持续改革创新,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就目前医院的具体情况来看,医患关系十分严重,同时医疗改革环境也十分复杂。因此,需要医学生具有职业目标,并且为之而努力。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大讲堂上提出以“四新”引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以新思想策划医学发展趋势,以新精准定位推动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加强医学生塑造,以新医科大学引领医学教育创新。医学院在医学生的教学中应该将其作为理论指导,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精英人才。
在医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应该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充分分析自己的特长与特点,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对自己错误的学习观念进行纠正,引导他们明确正确的奋斗目标,使其可以快速地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更加积极、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就医学生以后的就职情况来看,大多都是必须与病人开展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可是,从我国现阶段医院门诊的详细情况来看,医患矛盾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医改中的自然环境也是十分复杂,需要寻医学生具备较高的零距离沟通交流的工作能力。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医学生能够更为深层次地掌握将来职业总体目标,更清楚地了解大学生活,然后根据参与院校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使自身能够更好地与别人开展沟通与交流,搭建良好的人际交往,从而在以后工作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新生入学教育尤为重要,不但有益于新生能迅速地融入校园自然环境,而且对其发展也发挥着关键功效。职业生涯规划训练对医学新生的适应能力文化教育特别重要,它不但与学生校园内的文化教育相关,而且也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乃至影响着医学精英的塑造。将医学院校新生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状态融入其中,根据新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和顾虑,有目的性地开展一系列心理状态有关的主题活动和专题讲座,可以协助新生更为深层次地掌握心理卫生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使学生能够开展有效的沟通,有益于学生迅速地变换人物角色,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学习培训、人际交往等;另外,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使医学新生清晰认识自己的职业生涯总体目标,从而根据总体目标不断提高自己,使其能够合乎职业规定,让自身具备更强的职业胜任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变成医学高层次人才。提升对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水平,提升相应老师的专业能力,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辅导内容,能够更好地对医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不断促进医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努力学习,成为未来的医学精英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