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专业服务社会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改革的探索

2021-11-22 00:50郑玉亮
红豆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应用实践专业发展

【摘要】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正式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使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满足大数据时代会计业务和会计信息日益呈现海量数据处理、实时云计算化、会计智能决策等新型会计业务特征的需求。本文重点研究“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服务区域及行业经济的路径探索,通过专业服务社会检验智能大数据与会计应用技术的实践性,进而推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改革,实现培养掌握智能大数据与会计应用技术的管理实践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大数据与会计;服务社会;应用实践;专业发展

大数据应用技术已经促使会计行业产生的历史性的革新,原有的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知识体系构架、能力体系构架已经不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正式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与社会需求对接,但体系内容并未成熟,正处于探索阶段,“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成为专业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而通过加强专业服务能力建设能够更好地促进“大數据与会计”专业的发展改革。

一、以智能大数据与会计应用技术实现专业服务区域及行业经济的路径

1、构建专业服务社会产品体系

要实现专业服务社会职能,首先要满足社会对于专业服务的需求,并根据不同层阶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产品体系。

针对企业基本的核算服务需求,可提供以代理记账、代理报税为主的财务税务代理服务产品体系;针对企业财务管理服务需求,可提供以财务制度设计、财务流程设计、财务管理咨询为主的内控管理服务产品体系;针对企业业务管理服务需求,可提供以业财融合、供应链管理、税收筹划、筹资服务为主的企业大数据管理服务产品体系;针对企业发展管理服务需求,可提供行业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数据报告为主的行业大数据分析服务产品体系;针对企业职工职业技能提升需求,可提供包括职称培训、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为主的大数据与会计技术应用服务产品体系。

2、搭建专业服务社会平台

要实现专业服务社会职能,重点是搭建专业服务社会平台,充分调动可利用资源和广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发挥教师工作室的作用,积极开展以解决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具体财务管理、内控建设等方面具体问题的横向课题立项,通过实践性横向课题实现专业服务社会职能;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在孵化器内实践师生共创、专创融合型项目,通过专业教师指导专业学生从事专业业务,推动专业实现服务社会职能;要充分利用创新创业大赛推广作用,通过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检验专创融合项目的可行性,并争取各级“种子资金”等创新创业资金投入,在解决专创融合型项目部分实施资金的同时利用赛项的影响对于项目进行推广;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团队的技术支持作用,专业服务社会需要解决的都是个性的、具体的、系统性的专业问题,需要专业教学团队通力协作,发挥团队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形成系统性的最优方案;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解决专业服务社会所需的大数据会计应用技术、分析应用技术实践的软件和硬件问题;要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协同作用,可利用专业财务大数据处理软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可利用区域内代理记账企业提供客户资源并协同开发客户需求,可利用区域内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合作开发大数据与会计应用技术培训项目,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给予项目技术平台、客户开发、业务实施、技术改进方面的支持能有效地推动专业服务社会职能全方位实现。

二、通过专业服务社会推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改革

1、带动教师专业实践、推动“双师”型、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能让一线教师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业务,系统地掌握大数据技术在财务中的应用对于财会岗位工作的影响、以及在实际财务工作中探索出的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有利于一线专业教师更好地实践新的财务管理理论、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体系、促进专业能力符合社会实践需求,同时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进行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开展岗位工作能力探索、不断创新专业能力应用方法以适应资讯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变化的时代要求,进而推动即具备理论教学素质、又具备实践教学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2、打造企业课堂直通车、实现项目化情景教学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带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具体项目,可还原企业工作环境真实面貌,还原企业财会工作真实面貌,丰富教学方法及手段,消除完整、系统性教学提示带来的项目化教学弊端。通过完成个性的生产性企业项目、实现项目化情景教学,可实现学生的社会沟通、交往、组织和协调能力训练;可让学生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实现企业、行业管理能力训练;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创新解决问题的途经手段,主动探索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路径;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习,完成有目的、全方位、有计划的系统性业务实训和技能培养,学练结合,快速提升专业能力;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践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财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3、打造专业竞赛实训基地、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技能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将生产性实训与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技能培养相结合,可践行“行业主导、社会支持、企业和学校双主体育人的建设理念”,能够更好地实践技能竞赛内容,通过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打造高效能的专业竞赛实训基地。通过专业职业技能竞赛实训基地建设,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新时代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畅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坚持赛训结合,可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和学生会计职业岗位通用技术以及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财会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通过竞赛过程,可增强学生社会竞争能力,提高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以赛促教促学、以赛促建促改”。

4、对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开发实践型教学资源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能及时掌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共同打造智能会计人才培养高地、面向“智能+”产业发展升级所需,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产生的创新理论和成果与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广泛对接和深度融合。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设计,通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目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过程)、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结果)”的全流程思路变革,真正做到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产业升级所需、行业发展所需、职业岗位所需之上,真正做到把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主角的课堂构建,真正做到教学效果的评价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评价标准多元客观有效;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及专业服务社会项目,可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构建逻辑,构建包括立体化新型活页式或工作手册式教材、工作化视频资源为主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内容与会计行业标准、企业岗位流程、项目开发特色等岗位需求科学对接,以大数据技术革新项目为依托,密切结合专业岗位实际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5、建设产学研循环体、推动教学科研良性发展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在具体的项目中,以专业学生团队实施、专业教师团队支持、專业技术伙伴合作,实现了专创融合、产教融合,依托项目打造了实习实训、竞赛指导、专业实践、校企共建系列基地,践行了专业服务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的社会职能,打造了专业教学、实践教研、服务社会的“产学研”循环体。同时,形成产学研体系产出三循环系统:以生产实践型横向课题为依托,在解决企事业单位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企业实践转化为创新理论成果;同时围绕大数据在会计中的应用关键问题开展科研型课题研究,推动应用科学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和应用,更好地服务地方企事业单位以及行业财务管理工作;最后,校企联合开展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以理论和实践成果反哺教育,通过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职业技能培训、1+X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推广等手段提高地区人才竞争实力,促进人才技能、知识、能力升级。

6、实现多渠道就业服务、促进专业高水平就业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带动学生参与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可形成职业发展指导、多元化就业实践、实习就业一整套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从就业环境分析、职场角色转换、心理辅导、就业选择等多个角度帮助学生进行个人成长规划,提升学生自我规划能力和精准求职就业能力;通过专业岗位实践,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了重新的认知和理解,能因地制宜地发挥专业技能,实现了就业与上岗的无缝对接;通过生产性实践项目,能让企业了解专业学生的能力,通过项目考察收集项目单位意见反馈、并借助项目单位评定效果进行人才培养改进,良好的项目完成成效,有利于形成良好专业学生培养的口碑,并有可能被项目单位招聘及推荐,即拓宽了就业渠道又确保了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同时,学生通过专业岗位实践,对于专业技能应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实现专创融合,将项目实践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平台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各层次种子资金项目的洗礼,将成长为推动区域行业经济发展、促进产教融合、推动专业高水平就业的重要力量。

三、结语

通过专业服务社会促进“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发展改革,是深化专业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专业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是检验专业办学是否符合经济发展中的行业、岗位需求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实现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服务社会也推动了专业发展改革,通过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职业素质培养、教学资源开发、产学研循环体建设、促进高水平就业创业,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作者简介:郑玉亮,男,汉族,籍贯:江苏省句容市,生于:1983-04,职称: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职业教育。

项目编号:该论文为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财务云技术推广及应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GZY2020152。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应用实践专业发展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